◎特約記者 陳國慶 通訊員 陳方圓
?
重管理 嚴責任抓創新 求實效
——永煤集團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掠影
◎特約記者 陳國慶 通訊員 陳方圓

作為河南省最大的工業企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的下屬骨干成員單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集團”)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認真貫徹執行《礦產資源法》《河南省礦產資源動態管理暫行辦法》及國家相關煤炭技術政策,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煤炭資源。一方面,不斷強化管理和科技攻關,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提高資源回收率,近年來集團所屬生產礦井平均采區回采率均達到了90%以上;另一方面,結合自身資源特點,積極開展煤炭洗選加工與產品研發,優化產品結構,科學控制產品質量指標,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實現了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可持續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發展速度與質量相統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路子。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永煤集團上下深諳此理。為此,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為副組長,有關部室人員為成員的礦產資源儲量管理領導小組,選配專業地質、測量、采礦、選煤等技術管理人員,開展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為有效提升儲量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公司定期聘請專家開展儲量管理培訓,組織人員到資源回收工作較好的單位學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規定》《生產煤礦回采率管理暫行規定》及國家煤炭相關技術政策,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煤炭資源,不斷提高回采率,結合永城礦區煤炭資源自然條件、開拓布局方式、技術管理狀況和生產、經營特點等,公司制定了《永煤集團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暨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的管理規定》,對儲量管理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
在此基礎上,永煤集團還通過現場、內業兩手抓,切實做好儲量管理基礎工作。一方面,注重現場管理。公司要求地測人員經常深入現場,從掘進工作面的地質素描到回采工作面的煤量測算,收尺(每個工作面每月不少于5次)、丈量(包括采高和浮煤,炮采工作面每10 m測一組點,綜采工作面每15 m測一組點),做好原始記錄(井下要有專用收尺記錄本,升井后填寫井下收尺基礎臺賬)、井下素描和探煤厚工作,并將采動煤層小柱狀(煤厚、采高)及損失量數據標繪在損失量圖上,作為計算回采率的依據。當發現已丟煤或即將丟煤時,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并及時填寫“預防丟煤通知書”,報礦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必須在丟煤通知書上簽署意見,并迅速采取措施。另一方面,細化內業管理。公司開發運行了地測信息管理系統,下屬各生產礦井都配有專職儲量管理人員,應用先進的計算機制圖和數據庫管理,建立健全地礦部門要求的各種儲量管理圖紙及臺賬,并按填表規定按時填繪與編報,做到內容齊全,數據準確。
為了加強生產地質勘探工作,永煤集團生產部及各礦地測部門積極采用鉆探、巷探、物探及三維地震勘探等先進地質勘探技術,探清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開展地質預測預報。并與科研機構合作,進行三維三分量地震勘探,開展精細化地質研究,查明落差5 m以上的斷層。對發現的異常區再進行鉆探、巷探等,使勘探程度大大提高,并精準指導礦井采掘活動,為優化采區采面設計提供準確資料,減少了開采中的盲目性和資源、資金浪費。

公司從設計源頭開始,各工作面、巷道布置盡量沿構造防水煤柱線或巖漿巖侵入邊界布置,并根據生產過程中地質條件的變化不斷優化采區采面設計,減少面積損失。另外,生產、設計部門對礦井、水平、采區、工作面開采設計的先進性、合理性負責。因設計不當或措施不力,未按要求進行生產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生產、技術部門負責人和審查批準者負責。
創新無止境,追求不停步。近年來,永煤集團不斷加強煤炭回采技術科技攻關,破解安全生產技術難題,先后完成了“綜采工作面不規則回采”“扇形開采”“邊角塊段布置綜采工作面”“薄煤層綜采開采”“跨巷回采”等綜采回采技術項目,攻克復雜地質條件下布置綜采工作面及綜采技術開采難題,大大提高了資源回收率。
為了解決礦井接替緊張問題,提高資源回收率,改善工作面通風條件,永煤集團通過考察、調研,在所屬礦井積極推廣適合永城礦區的沿空留巷技術。2015年,在車集礦成功實施高水充填沿空留巷,在城郊礦成功實施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全年合計沿空留巷(少掘煤巷)1000多米,多回收煤炭資源8.5萬噸。目前所屬礦井均開始實施沿空留巷回采工藝。
為減少掘進巷道,提高煤炭開采率,永煤集團大力推廣對拉工作面回采工藝。對拉工作面實行共用一個軌道順槽,中間不留區段煤柱,這樣不僅減少了一條沿空掘進巷道,并多回收1條順槽之間的煤柱。自2013年以來,在其所屬城郊煤礦成功實施了2703、K2101、22002、21105工作面背拉開采工藝,減少掘進工程4200 m,多回收資源6.3萬噸,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
結合永城礦區實際,永煤集團推廣應用超高水材料充填回采技術,有效解決了三下壓煤問題。超高水材料充填技術是在水中添加超高水材料,配制成兩種以水為主要成分的具有高流動性的漿體(水含量95%以上),在即將進入充填區之前進行混合,使流入采空區的混合漿體在可控時間內膠結、凝聚,達到設計強度,以實現充填采空區、控制圍巖變形、避免地表下沉的目的。2013年以來,城郊煤礦在C2401、C2405工作面實施超高水充填開采,解放煤炭資源9.7萬噸,不但緩解了礦井采掘接替的緊張局面,同時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永城礦區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受煤層底板太原組灰巖含水層承壓水和工作面老空水影響較大,特別是在構造異常區域,對一部分煤炭資源實行限制性開采。為了在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提高回采率,集團在所屬各礦積極實施工作面底板注漿加固及探放老空水等防治水技術,每年解放被地下水威脅的煤炭資源約1302萬噸。
煤炭生產實施機械化、自動化及智能化是煤炭企業的發展趨勢。2015年,永煤集團多次組織人員外出學習井下千米定向鉆機、智能化無人開采、切頂短臂梁理論及“110”工法等先進技術,推動礦產資源儲量回收工作。目前,公司已經在城郊礦試驗切頂短臂梁理論指導下的110工法沿空留巷新工藝,在陳四樓礦試驗井下千米定向鉆機技術,將為公司更好地綜合利用煤炭資源拓展新的空間。
(作者單位:永城市地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