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昊廷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510900)
基于JAVA WEB服務數據交換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謝昊廷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510900)
通過對WEB服務的技術研究,并根據現有的數據特點,針對原有的電子政務資源進行整合的需求,在進行數據分析模式的原有基礎上新提出了一種基于JAVA WEB服務的技術數據交換中心的設計方案。詳細介紹了數據交換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過程并對其實現做出了比較詳細的描述,并針對數據交換中心的方案做出詳細介紹。
數據交換模式;JAVA WEB服務;設計與實現
目前為止,我國數據的交換以及信息的共享基于WEB服務的分布式集成系統已經在很多領域取得了相應的成功,在進行這種類似的系統開發時多數會直接在數據層中進行框架支持的方法進行數據交換,但是此種方法很容易發生一些常見問題,比如業務邏輯同數據耦合度較高以及數據映射難以得到實現等,采用基本的數據交換不能夠達到集成新舊系統的目的,因此需要通過屏蔽數據底層的操作從而提高數據訪問的可移植性、可擴展性。
通過對WEB服務和數據交換技術的研究,在不改變系統內部信息的前提之下,實現數據交換系統。異構數據訪問接口就是其標準之一,主要的方法有兩種:①雙向中間件方法;②中間件數據庫方法。
1.1 雙向中間方法
雙向中間件方法的基本含義就是在兩種各不同的異構數據庫之間建立一個聯系二者的中間件,雖然提升了聯系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開銷比較大并且代價是非常高的。
1.2 中間件數據庫方法
中間件數據庫方法的基本含義是建立一種中間數據庫,根據字段以及關系的不同定義在每一個數據庫同中間數據庫之間建立一種中間件,為二者的數據交換使用提供渠道。這種方式的中間模塊少,可擴展性強,但是轉換所需要的時間也非常長,并且實現的難度比較大。
2.1 WEB服務的具體結構體系
WEB服務體系是基于WEB的分布式產生的計算模型,其結構體系采用了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模型,其中具體包括了服務注冊中心、服務提供者、服務請求者等三個不同角色。服務提供者是將它所能夠提供的接口用不同方式描述出來,例如WSDL和WSFL等,然后在注冊中心使用UDDI進行注冊;并且服務代理需要接受服務請求者的查詢工作;服務請求者進行查詢之后得到所需文件,將文件進行服務綁定最終完成調用。
2.2 WEB服務的較為關鍵的技術
2.2.1 SOAP
SOAP是基于XML的一種通信協議,其與平臺并無關系,SOAP使應用程序可以被應用于被稱為SOAP消息的XML文檔在互聯網上進行通訊,SOAP屬于輕量協議,可以在比較松散的分布式環境中進行信息之間的交換,并且對WEB服務調用機制進行了相應的規范。
2.2.2 XML
XML是使WEB服務得以實現的一種語言基礎,即為“可擴展語言標記”,其優點是能夠迅速擴展成為一種與廠商、平臺都無關的數據格式標準,XML具有跨平臺的特性,所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平臺無關性這個問題,并且快速的使數據之間的相互訪問成為現實,另外XML具有簡單規范的特性,所以查詢非常簡單,XML通過文本儲存方式使得H1TrP的傳輸更加容易。
系統結構采用擴展B/S/D結構模型,以XML為基礎。其中包括表示層、中間服務層以及數據庫,各層的主要作用是:
(1)表示層主要負責信息之間交換系統的客戶端數據的顯示,通過瀏覽器向各個服務器發出請求。
(2)中間服務器包括WEB服務器、代理服務器以及應用服務器等。中間服務器進行內容定義和商業邏輯XML模式的同時完成商業規則上的表示等。在不需要進行轉換時,其處理過程就會通過解析器對XML文檔進行解析和存儲。在經過轉換與解析后,能夠對文檔實現動態創建,并且可以對文檔內容進行增刪和修改,以達到信息交換的目的。
(3)數據層主要是對各種商業信息進行保存,通常來講可以是XML文件格式、關系數據庫形式等進行儲存。
信息交換系統的組成分為三部分,主要是客戶端對電子商務內容進行定義的XML文件、數據庫模式文件以及服務器端信息交換代理程序等三個模塊。其中電子商務內容分為三部分:在客戶端使用XML描述需要交換的文件,其數字簽名包括數字簽名法、數字簽名轉換法、數字簽名參考以及數字簽名值等。其加密的元素包括定義加密算法、提供加密文件以及提供密鑰等。數據庫模式文件是針對一些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因用戶需要而改變的數據,將其存儲于模式庫中,在進行數據請求更新時首先用Castor讀入數據模式文件然后根據文件形式完成XML文檔的處理。信息交換代理程序主要包括監聽部分、主體部分以及激活部分。監聽部分主要指監聽端口進行消息的接收,主體部分主要之對于收到的消息進行處理轉換,激活部分主要指對信息進行邏輯化處理。其中信息交換代理主要充當服務器的角色,接收消息后對消息進行主要的分析處理,包括是否加密以及簽名、識別貨單來源以及目的地、類型等并將消息發送至目的地進行保存,成為XML格式,再將消息反饋給終端用戶,從而實現交易自動化。
信息交換系統集成了比較良好的數據儲存模式、高度結構化的特點、可擴展性以及JAVA語言的跨平臺性等優點,并且同時具有便于使用、高效性、開放性、靈活程度高、適應性強等優點,比較適用于企業之間跨平臺計算機應用系統間的商務信息交換,通過對JAVA WEB服務的數據交換的核心技術的研究,建立起數據交換系統,該系統統一為用戶提供試圖以及數據,并隨著不斷發展進化,其適用范圍在不斷擴大,是一種值得推廣完善的方法。
[1]向昌成,周相兵.一種基于WEB服務的數據交換組件設計實現.開發研究與設計技術,2007(06):427.
[2]李艷春,李新,焦文彬.分布式信息系統中數據交換平臺設計與實現.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2(07):2640~2645.
[3]王峻松.基于JMS和WEB服務的數據交換系統研究與實現.工業控制計算機,2013(11):119~123.
TP311.5
A
1004-7344(2016)17-0226-01
20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