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義 顧瑞卿
智能變電調度中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
徐程義 顧瑞卿
(國網浙江云和縣供電公司 浙江麗水 323600)
智能電網改造趨勢下,配電自愈控制技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價值,可以為地區供配電構建智能化平臺,實現了電力資源穩步調度與發展。結合自愈控制技術內涵,本文介紹了變電調度中自愈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方法。
變電調度;智能化;自愈控制;技術
配電網改造運行機制下,配電調度必須堅持智能化原則,以智能技術為中心實施綜合改造,設計符合地區供配電要求的自愈控制平臺。因此,供電公司需編制一套完整的自愈控制系統,及時解決傳統供配電模式的不足。
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是基于自愈控制理論,設計了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保護、控制、監測終端與自愈控制系統一體化,系統高級應用軟件,智能調度等方面研究了配電網自愈技術,并結合示范工程給出了實例。例如,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架構,配電網智能調度與自愈控制高級應用軟件,新一代配電網繼電保護,配電網設備監測管理系統,自愈控制技術的實現等。配電網工程改造引入信息化技術是行業趨勢,利用自愈控制系統構建配電網改造體系是不可缺少的,這將成為配電網調度作業的新方向,推動了工程改造建設可持續發展。新時期配電網改造建設階段,利用GIS、GPS、RS技術等為手段,構建新型配電網調度服務系統,為配電網工程建設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
2.1 智能電表
新時期國家對配電工程改造方案提出新要求,建立符合線路運行狀態的檢修體系,可以保障輸電作業模式的最優化。農村低壓配電網改造中,積極采用智能電表作業模式,進一步促進配電網結構性能升級,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取代手工操作,進而實現地區用電一體化發展。針對配電網調度控制控制方式存在的問題,要注重配電網數據智能化控制與處理,構建符合高科技的配電網調度系統。
2.2 動作保護器
設置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具有綜合性的防范功能,對農村配電網運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降低各種因素對配電網運行產生的不利影響。輸電運檢公司要結合區域輸電作業條件,編制符合配電工程作業狀態的管理方案,為變電站運行創造更為穩定的工作環境。從配電工程改造實況分析,低壓配網智能化改造市必然趨勢,可以全面保障電網運作的穩定性。
2.3 線路控制器
配電工程承擔著電能供輸的重要功能,保持線路運行狀態良好是不可缺少的。隨著現代電力建設理念不斷改進,運行維護工作受到了行業的普遍關注,以高壓電作業環境設定線路運行方案,可從多個方面創建新型電網運行平臺。基于配電搶修中心模式下,必須設定綜合防護體系,解決傳統配電網結構存在的不足;同時優化安全防護系統,避免各種用電事故發生,進一步強化農村配電系統作業安全力度。
2.4 遠程監控器
當前,我國提出了農村電力規劃方案,尤其在電力調度問題改革方面,提出重點解決農村供配電運作問題,倡導構建和諧的農村用電環境。配電工程是影響電能分配效率的關鍵因素,維持線路運行狀態對區域配電調度有多方面影響,搞好配電工程改造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村配電網設置監控器系統,可及時發現配電網平臺潛在的風險隱患,設置遠程監控器作為安全防護狀態,為低壓配電網改造提供安全保護。
3.1 電網監測
與監測測向有關聯的項目內容主要有關鍵屬性頻率的保護、未知波段的查詢、系統定制頻率的監管、固定位置的管理方面、信號沖擊、工作環境信號強弱度的檢測以及特定信號的檢測等內容,這里面的項目種類很多,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較多,流程也相對復雜,所有的項目內容和特定的關聯內容的分配在不同時間,安排的地點也不相同,所監控的頻率也是不相同的。現在擁有的檢測測向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達到相關任務的標準并且能夠形成相應的報告。
3.2 數據處理
伴隨著無線電信息技術的進一步運用的相關發展,關于無線電外部環境的情況也逐漸變得繁復。將平常相關工作之中收集的檢測方面的具體數據進行較為科學化的管理并且進一步運用,這一部分尤為重要。收集在檢測方面的與每項監測任務相關的數據。經過數據的統計和分析,進一步較為科學的運用并且保存到相關的數據庫當中,進而累積,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容易了解每一種無線電工作業務對于電磁外部環境產生的相關影響,更好的知道現在的電磁外部環境。
3.3 調度管理
隨著國內信息科技快速發展,以及配電網調度在社會群眾中的認識度越來越高,設計高科技配電網調度系統是比不可少的,用其作為智能化控制中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價值。無線電監控系統在一定程度能夠更好的對于無線方面電波進行便利的監督管理,與此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為無線電行政方面的相關管理提供較為安全的技術層面的支撐。通過使用這方面的類似頻率的內容為主線,與系統臺站管理體系、信號波段控制系統、臺站管控系統以及相關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密切的聯系,沒有使數據積極性充分發揮作用。通過使用各種掃面實現不同的功能,對智能變電調度作用進行指示,提高了電網運行效率。
3.4 風險管理
配電網工程建設前期必須經過多方面調度,掌握區域配電網規律及特點,才能更好地構建工程方案。基于信息技術發展下,配電網調度信息化建設成為行業主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構建信息調度平臺,體現了新技術在配電網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價值。考慮到調度人員數據操作處理要求越來越高,必須要對配電網調度控制功能進行優化改造,強化原始數據結構運行的總體效率。由于調度人員人數越來越多,地理數據處理中心承受的風險系數更高,小容量數據庫無法滿足大量數據同步處理要求。配電網調度控制是CPU和I/O設備之間交換信息的中轉點,配電網調度控制出現問題會影響數據處理效率。
本質上,配電網自愈控制是利用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變電調度系統智能化平臺,實現了電能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體化建設。基于自愈控制平臺下,要做好配電網調度、保護、監測、改造等工作,全面提高智能變電系統運行效率,提高電能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1]董旭柱.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的內涵及其應用[J].南方電網技術,2013(03).
[2]唐明躍,郭力.配電快速仿真與模擬[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4).
[3]賈東梨.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體系框架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1(02).
[4]劉 健,趙樹仁.配電網故障處理關鍵技術[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24).
[5]章旺.光纖通信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25).
TM76
A
1004-7344(2016)31-0077-01
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