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莉
現代財務管理制度下供電企業的資金安全管控
李亞莉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利辛縣供電公司 安徽省利辛縣 236700)
資金安全控制問題關系到了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是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從供電企業實際情況入手,分析了在現代財務管理制度背景下,供電企業如何進行資金安全管控。
財務管理;資金安全控制;供電企業
資金在現代化企業發展中的應用,滿足了企業日常生產需要,也可以促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自身的發展能力。可以說,資金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一旦資金斷鏈,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毀滅性的危害。在新的發展時期,供電企業發展面臨著較大的壓力,日益增長的供電需求,使供電企業必須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供電能力,才能夠滿足人們對電能的需要。但這一目標的實現,資金起到了關鍵作用。資金安全管控是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其基本職責,在實際管控過程中,就需要從細節入手,進行全過程的管控。
供電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紛紛加強了財務管理制度創新,在規章、制度、發展機制方面進行完善,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為資金安全管控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現階段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局限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體系、制度建設仍需進行完善。資金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對組織體系的把握不足,并未設置專門的管理體系。供電企業資金安全管理主要有財務部門負責,但是涉及到資金使用的部門包括了運維部門、生產部門、營銷部門,供電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較差,不單單給財務部門進行資金管理帶來一定困難,也導致資金監管不完善,遺漏環節較多,導致資金去向不明。
(2)資金安全管控過程中,預算管理體系缺乏,或是設置的預算管理體系落后,與實際需要不符。資金預算缺乏考核機制,對資金預算的監控不嚴,導致資金預算隨意性較大,并未有針對性的提高切實可行的計劃,導致資金浪費現象較多。同時,資金預算管控較為松懈,資金預算并未進行評價和考核,導致預算人員不能夠對這一問題提高警惕,使資金預算工作效果較差[1]。
(3)人員素質問題也成為制約資金安全管理面臨的一個重點問題。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包括了業務處理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影響到了工作效率,職業道德素質則關系到了工作態度,也關系到了資金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財務人員的專業性一般,工作時,針對于資金管控力度不足,影響到了資金安全。
供電企業在進行資金安全管控要立足于現代財務管理制度下,其前提應該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出發點,能夠為資金安全管控提供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資金安全管控工作的發展和進步,也才能夠保證資金安全。結合實際情況,資金安全管控需要針對于問題進行設置,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考慮:
2.1 制度建設擺在第一位
現代財務管理制度的應用,是供電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依據和出發點。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結合了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也考慮到了自身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資金安全管控工作,要立足于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礎上,在有足夠的保障時,相關工作才能夠無阻礙的開展。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要將資金安全管控擺在一個突出位置,對財務管理人員予以明確告知,使其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認真負責的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以制度為保障的資金安全管控工作,減少了工作阻力,獲得了供電企業內部的支持,其管理效果勢必會大幅度提升[2]。
2.2 加強資金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供電企業資金安全管理體系構建意在發揮各個部門的協力作用,能夠從整體角度出發,統籌兼顧,對資金安全管控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資金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管理體系建設需要協調管理制度,從管理制度層面考慮,構建完善的管理組織,并對工作制度予以安排,保證資金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資金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協調管理機制,采取正確的管理辦法。這一過程中,需要對資金管理崗位進行設置,并且在業務辦理時,能夠對其予以監督。同時,將對賬機制進行應用,對明細賬進行查閱,避免資金流失問題出現。
2.3 提升人員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定期培訓,能夠對新知識、新技術進行認知,提升供電企業資金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注重加強職業道德素質建設,使工作人員能有高尚道德,認真、負責的對待管理工作。人員素質提升,還需要配備對應的考核機制,利用績效考核對工作人員進行獎懲,對其工作予以有力督促。
供電企業資金安全管控問題必須從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層面入手,分析資金安全管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二者之間的差別,使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能夠為資金安全管理創造有利條件,促進這一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加強人員素質提升,構建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
[1]黃述.淺議現代財務管理制度下供電企業的資金安全管控[J].中外企業家,2016,04:175~176.
[2]周 梓.供電企業資金管理研究[J].經濟師,2016,07:98~99.
F406.72
A
1004-7344(2016)31-0250-01
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