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 楊方興
通過校企合作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馬平 楊方興
(廣西機電工程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1)
職業教育的興衰從很大程度上說,師資隊伍的素質是一個重要因素,而職業教育的教師與普通教育的教師有著一個本質區別就是職業教育的教師在具備普通教育教師的素質外,還應同時具備相應行業有關人員的相關素質,如何讓從高校畢業直接進行職業教育的教師們具備這些素質,如何加快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本文進行了一些探索與研究。
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
自“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中央和各地的關注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再上新臺階,職業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已大體相當,而職業教育也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成為我國平行的四大教育類型之一,但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相對于其規模的發展仍處于滯后狀態,本文通過校企合作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探索,提出幾點見解。
區別于其他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有著其特殊性,它是與工作世界、與人們所從事的職業密不可分的。職業教育的專業,不像高等教育是學科體系知識結構演繹的結果,而是對社會職業崗位工作任務歸納的結果。正因為如此,職業教育的教師工作也有著其特殊性,即教師必須“跨界”,一方面,職業教育的教師本身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而另一方面,由于職業教育對于促進勞動力技能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職業教育的教師還必須跨界到具體的職業崗位,了解并熟悉最新的操作技術,成為一名技術能手,從而完成其他技能傳播的使命。
眾所周知,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路徑。筆者認為,提高教師素質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讓我們的教師在“教育工作者”與“技術能手”之間能隨意“跨界”。職業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企業需要的、滿意的勞動者,這意味著,職業教育必須關注企業、行業的需求,因此加強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每一所職業學校的首要工作,而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來加快師資隊伍的培養則是提高教師職業能力素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從2009年開始,我校在通過校企合作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一直在進行積極的實踐與探索,提出“職業化、標準化、表格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積極打造三支隊伍(教學骨干教師隊伍、品牌教師隊伍、教研教師隊伍),而無論哪支隊伍的打造,“走出去,請進來”都是我校教師培養的主要原則——“走出去”的目的地是企業,“請進來”的則是從企業來。
目前,絕大部分職校教師是高校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缺乏職業工作的經歷,尤其動手能力不強。而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從以專業學科本位向就業能力本位轉變,為完成這個轉變,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讓老師們“走出去”。我校的做法是出臺《教師企業鍛煉管理辦法》、《專業帶頭人培養與使用辦法》等若干制度,對教師明確提出到企業參加培訓與鍛煉的要求。近幾年,學校每年派出教師深入到企業,形式多種多樣,派出的教師有專業課教師,也有班主任,時間從一周到半年不等,而學習的內容從專業技術到企業文化,方方面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教師的“雙實踐能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與職業教育相關的教學實踐能力。
參與企業頂崗實習是促進專業課教師成長的一個很直接、很有效的途徑,有利于專業課教師及時了解與掌握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有利于專業課教師開展項目課程改革、校本教材開發、技能教學改革,從而促使技能教育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更切合市場與企業的需要,所以普通中專學校必須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專業課骨干教師定期參與企業頂崗培訓。而事實也證明,老師深入企業學習鍛煉讓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我校近幾年技能大賽得獎的指導老師80%以上有過企業培訓經歷。老師們普遍反應,通過在企業與企業生產實踐等職業情境保持緊密接觸,能夠讓他們及時全面掌握關于工作過程、技術和職業發展等專業知識,并及時把這些職業知識融入到教學實踐當中,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除了要讓老師們“走出去”,我們還更應把企業技術能手“請進來”。“請進來”的做法其實是對實踐教學策略的改善。當前,各校都在積極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都試圖通過實踐教學幫助學生搭建一座橋梁,以溝通學校和真實的工作場所,使其學會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學生角色與工作角色、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相結合,從而適應真實的工作環境。既然要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就有必要從企業請進來真實的工作者,告訴學生在真正的工作當中,我們是如何做的。我校近幾年先后開辦有“富士康女子班”、“緯創電子班”、“潤建網絡班”、“鴻準模具班”、“鴻準數控班”等校企合作班,每一個與企業合作的班,都要求合作企業派出技術能手與學校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以實訓基地為平臺,支持和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參與項目建設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推動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教學的水平。
以我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的“烙鐵手”實訓基地為例,要求企業方在建立實訓生產線的同時,對該實訓室的授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企業必須完成對授課講師的選拔、培訓及認證工作,包括提供參訓教師選拔標準、培訓課程,派資深技術人員擔任授課講師,負責參訓教師的考核及認證,包括烙鐵手資質等級考核與認證、參訓教師教學能力認證等相關內容。學校積極鼓勵和支持專業教師參與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掌握“烙鐵手”必需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掌握專業資格證書的認證程序和步驟,使電子類專業教師真正融入項目的訓練活動中去,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崗位能力要求;以崗位工作能力為導向,以企業典型產品的生產過程為依據,重新設計工學一體的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
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師的專業教學技能偏弱和實踐教學能力不足是一種很普通的現象:在具體職業領域的教學活動中,不善于按照職業教育的本質規律進行教學活動(突出表現在其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上);不善于結合工作過程開發職業教育課程;不善于有效進行與職業有關的,符合學習遷移規律的教育過程的設計與實施。而這些所有的不善于皆因為從高校直接進行職業教育行業的老師們缺乏企業工作經歷,因此,讓老師們了解企業的工作過程,基于職業崗位要求和行業標準,和企業人員共同參與課程設計,按工作崗位的流程和職責,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建設模塊化課程體系。突出職業素質、崗位技能、就業能力的培養,把素質教育、專業知識教育滲透到教學全過程,從而構建“基于崗位無縫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進一步推動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教學的水平。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興衰從很大程度上說,師資隊伍的素質是一個重要因素,而職業教育的教師與普通教育的教師有著一個本質區別就是職業教育的教師在具備普通教育教師的素質外,還應同時具備相應行業有關人員的相關素質,如何讓從高校畢業直接進行職業教育的教師們具備這些素質,如何加快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如何更深度的與企業合作,我們也還在不停地探索當中,而我們的目的,最終我們要讓老師們從無經歷到有經歷,從不善于到善于,只有師資隊伍的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我們的職業教育的水平才能提高。
[1]吳全全.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問題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
[2]菲利普·葛洛曼(德).國際視野下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外語考研與研究出版社.
[3]姜大源.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理論、策略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G715.1
A
1004-7344(2016)31-0037-02
2016-10-21
馬 平(1974-),女,回族,江西南昌人,高級講師,研究生,主要從事教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