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
職業院校語文課程與校園文化建設
王野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省遼源市 136201)
職業院校的語文課堂對于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和影響,同時也為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起到了關鍵的帶動作用。對于職業院校的長期建設和發展來說,語文教學能夠很好的提升院校的文化內涵。本文將通過分析對優化語文教材、改進教學方式、加強課程建設、開展文化活動等多個方面,來探討語文課程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職業院校;語文課程;校園文化建設
作為我國教育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教育環節,職業院校的社會意義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現階段,職業院校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上都有了很明顯的轉變,其中職業院校的語文課程對校園文化建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
政治本位、知識為本、技術為本的核心價值觀都曾經影響過我國職業院校的階段性發展,這幾種價值觀對職業院校技術化、工具化的追求都曾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院校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效果,都是為了滿足社會對職業院校的單一需求,大大降低了職業院校學生的文化素質和生活品質的培養效果。而當今職業院校教育理念的轉變,要求職業教育應改變僅僅重視知識與技能培養的目標,關注于“人的可持續發展”,使每一個職業教育的接受者都能實實在在地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不是在社會進步中被裹挾著前進。
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除了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外,還要加強學校整個文化氛圍的建設,而語文課程正是實現校園文化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來源。通過這種職業教育價值觀的改變給校園文化及語文課程以更大的發揮空間,但與此同時,也對發揮二者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語文教學作為職業院校的基礎教學課程,其能夠對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的能量是巨大的,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也是學生完成自我認知、自我成長的過程,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對文化素養的向往與追求,為學生實現個人理想、追求自我價值都有著促進性的積極作用。同樣,語文課程這種傳播人文精神,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精神境界的作用正好與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一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語文課程為校園文化內涵的凈化提供力量。面對那些因為在中、高考中失利而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缺乏的往往是對今后生活的追求和對自我成功的渴望。在人生歷程的關鍵階段,如果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就很容易造成氣餒、消沉的情緒,嚴重打擊他們的奮斗欲望和思想進步,學生們產生的這些負面情緒也必然會影響整個校園的文化氛圍,給校園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負面的作用。
(2)把語文課堂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主陣地。學生對知識系統的構建是通過外在活動引發內在化的過程。通過在語文課堂中對優秀文學作品以及文化內涵的引導,讓學生去接觸作者的心靈世界,感受作者的切身體會,用閱讀理解、角色帶入等多種手段去觀察、感悟、體會語文課程內容中所展現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養。
(1)由于對語文課程功能認識的減弱,很難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職業院校的首要條件還是培養出熟練掌握生產技巧的一線人才,因此對于學生的專業課和實踐操作都比較重視,占去了大量的課程資源,對語文教育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語文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又需要漫長的時間熏陶,短期內無法取得明顯的收獲。因而在許多職業院校中,語文課程都得不到該有的重視,甚至都無法保證課程的課時,還有一些做法極端的學校干脆不開設語文課程。這樣的舉措對于職業院校的語文老師來說,也有著非常負面的影響,由于在學校的教學體系中被忽視,往往缺乏工作熱情,無法對語文教學做出有創造性的措施和思路,進一步限制了語文教學該有的效果。在校學生也收到就業壓力的影響,對語文學習也不夠重視,總是著眼于專業課和實習機會。這些情況都是導致語文課程在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及人才培養中功能被弱化的原因。
(2)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先天缺陷,無法在人才培養中發揮應有作用。職業院校由于一些現實和歷史的原因,導致其在教學基礎設施上明顯落后于普通高校。無論是在校園環境還是設施建設上,都無法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加上一些院校的校園文化管理缺乏系統性規劃,缺少建設校園文化內涵的基礎,隨意對校園的文化活動進行安排,導致在文化建設的認知上只局限于文藝演出等單一的活動形式和組織手段,學生們大多也對此類活動興趣寥寥,最終活動也都流于形式。
語文課程是職業院校課程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也直接影響著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然而,目前職業院校語文課程及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現狀差強人意,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認識,重視語文課程及校園文化建設。職業教育不光是就業教育,也擔負這創業教育的職責。這就要求學生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夠不斷創新,懷抱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和諧的理想與愿望,而語文課程及校園文化建設正式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條件,職業院校應該重視起語文課程及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
(2)優化語文教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語文教學及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物質保障。
(3)開展語文活動,延伸語文課堂,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文化之魂。要實現職業院校語文課程及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僅僅依靠語文課堂是不夠的,還要開展語文第二課堂,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綜上所述,作為企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校園文化的建設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對于語文課程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和角色,都非常值得職業院校進行思考。只有不斷推進語文課程的發展,將語文課程的發展與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實現新時期職業教育的人才目標。
[1]盧潔瑩,馬慶發.論職業教育觀嬗變的哲學基礎[J].教育發展研究,2006,24.
[2]金雁.職業性與高等性:高職人文教育開展的兩個向度[J].現代教育管理,2011,7.
[3]楊文欽.高職語文與校園文化建設探討[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4]劉 玉.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高職和諧校園文化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0,23.
G633.3
A
1004-7344(2016)31-0032-01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