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斌
灌區渠道工程施工及管理探討
夏云斌
(黔南州大中型灌區管理局 558000)
本文在分析了灌區渠道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測量、防滲渠道開挖和回填、防滲混凝上澆筑等內容的質量控制管理技術要點后,探討了工程的相關管理措施,希冀對類似工程帶來一些借鑒和參考。
灌區渠道;工程;管理
項目的質量是以農田水利工程質量發揮功能的一個通道的影響,同時,水資源的利用率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渠道工程質量的控制和管理不到位,那么當該工程投入使后,難以保證農業生產的需求,并會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很難發揮其防洪與水資源調配的作用。
在灌區的渠道工程建設中經常出現一些漏洞問題,最終會影響工程的質量,一部分問題來自于工程環節的欠缺,另一部分來自于施工環節中的不足。
1.1 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通常在灌區的渠道工程中會出現一些漏洞,不符合實際施工的條件,并且會出現施工設計超出工程造價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設計的工作人員方面。前期的渠道工程設計中,目標地區的環境指標勘察不到位,對水文特征以及地質特征勘查不細致,因此這些工程設計就會出現與實際施工條件不符的情況,造成施工進度緩慢、施工質量下降。此外,對于水資源的季節變化考慮不到位,沒有進行科學的分析,導致渠道的設計不能滿足灌溉需求,甚至可能影響農業的正常生產,威脅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設計人員不能從全局出發,成本控制意識不強,缺乏有效成本預算,導致成本超出了項目預算范圍,影響工程施工。
1.2 施工環節常見問題
目前,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普遍遇到的質量問題含括搶工期、趕進度、令工序施工不徹底、隱形轉包,以及一部分技術性質量問題等。趕進度、工序施工不徹底所指的是因為工期過緊,水泥混凝土所需要的固結時間太短,并且缺少了一定得養護,最終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出現質量隱患。隱形轉包是指水利工程在隱形轉包后。質量監督與控制不能得到保障,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問題。技術質量問題主要是由于建設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合理,加上施工技術落后,以及施工技術操作的不規范、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的施工人員,較低施工水平等因素所造成。
工程質量很大程度上暴露了質量控制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漏洞,由于缺乏對渠道建設的每一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加之陳舊的管理模式,對于施工中的各種變化缺乏靈活的應對,人員管理不到位,設計和施工缺乏必要的檢驗和審核工作,導致管理混亂,難以發揮工程質量管理的作用。
2.1 施工測量
應首先在項目施工前進行施工測量,以進行復核設計單位提交的工程建設區的高程系統和坐標系統。附合測量法來復核交樁點的坐標、高程數據工程是實際應用中通常所采用的方法。當復核完成后,施工單位將依據復核結果,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沿渠線布局指導工程施工所用加密樁。為了保證加密樁的施工過程不受施工影響,使工程施工順利進行,需要將其盡可能布置在堅實的地面區域。在布置設計用于軸線控制的加密樁時,應采用前方交會法形成相應的小三角網,保證軸線點的精度的前提下,保證軸線點的系統布局。在布置設計用于控制高程時,主要采用閉合式的測量方法,加密樁的布置應按照每50m的密度設置一個進行,不僅可以方便現場測量和控制施工現場,還可以快速的對相鄰點間施工的誤差進行快速核對,可以提高施工的綜合水平質量。
2.2 防滲渠道開挖和回填
工程進行大斷面開挖時,先用相關的土方開挖機進行粗挖掘工作,直到基本形成開挖斷面。在進行渠道斷面混凝土的澆筑時,為了預留的開挖土層達到標準斷面時,人工的精削就必不可少,這樣可以使渠道土膜的表面在光潔的基礎上,確保土膜中的水分不被過量蒸發,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澆筑質量。在開挖渠道的過程中,人工精削土膜間距應嚴格控制在10m,10m段兩側按設計標準的要求,挖出標準澆筑斷面,然后在其間拉緊橫線作為開挖的參考線。在開挖過程中,要同步用坡度尺進行逐段檢查,反復修整,直至滿足相關規范或設計要求,以提高渠道開挖工程的綜合質量水平。
2.3 防滲混凝土澆筑
2.3.1 混凝土定型模具
灌區渠道防滲工程常采用的措施是坡底混凝土防滲。在設計渠道斷面時,由于不同渠道的水力特征、工程地質條件不同,因此,為了提高灌區渠道的綜合利用效率,不同渠段的斷面結構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渠道坡底混凝土防滲結構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傳統的建筑定型模板不符合多形斷面的要求,按照混凝土結構形式。
常用于灌區渠道澆筑混凝土中的定型模件,一般包括:襯砌分塊的四周擋板、伸縮縫定型夾板、支架以及澆筑邊坡用的外模等。底板和邊坡沿水流方向的擋板應全部采用承插式結構,且混凝土檔板材料槽鋼的選用應當與混凝土厚度相匹配,然后在槽鋼按照設計自制成承插槽口。
2.3.2 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在灌區渠道的底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了符合相關的規范要求,使用常規的混凝土澆筑方法即可。對于邊坡混凝土澆筑,邊坡由于受水力影響較大,混凝土的比例是二級配粗骨料,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多次在試驗段進行現場的同步試配。邊坡的混凝土配比建議如下:粗骨料20~40mm石子和10~20mm石子,二者2:8的混配比例;水泥用量為380kg/m3配料。這不僅能保證外模澆筑混凝土時,在進行振搗密實取模后,還可以使混凝土得到一個良好的定型結構,同時只需要通過人工用原漿進行微平整修飾即可。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提高灌區渠道工程質量的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只有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使得灌區渠道工程更加高效穩定的進行。在進行管理機制的完善中,首先就要對原有的管理#JL制進行研究與分析,找出其中缺少的內容,并根據現階段我國灌區渠道工程發展的現狀來進行必要管理內容的添加,使得我國灌區渠道工程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完善的管理機制在工程的進行過程中起到明確的引導作用,對于灌區渠道工程的高效快速完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3.2 提高工程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
工程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對于灌區渠道工程的進行有著嚴重的影響,只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才能使得工程中的各項工作完成得到保證,對于工程的順利完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提高灌區渠道工程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中較為重視的內容,想要提高工程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就要從選拔以及培訓中進行。在灌區渠道工程工作人員的選拔中要有嚴格的標準,只有具有一定學歷以及工作經驗的人員才能進行培訓過程,在培訓中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工程工作注意事項的提醒,保證工作人員在日后正式工作中減少發生錯誤的概率。
3.3 加強后期工程檢驗工作
提高灌區渠道工程的控制與管理還有一個主要的措施,就是對后期工程檢驗工作進行加強。在進行灌區渠道工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被及時的發現與處理,這就需要在工程后期的檢驗中對這些問題進行最終的處理,使得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在灌區渠道工程完成后,相關檢驗工作的工作人員就要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的檢驗,找出影響質量的問題并進行合理的解決,使得灌區渠道工程質量的控制與管理得到較好的保證。
我國灌區渠道工程是現階段農業水利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提高與發展對農業水平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在現階段中灌區渠道工程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相信在我國的努力下這些問題在下階段的發展中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我國灌區渠道工程也會有會更好的提高,從而我國經濟水平也會有顯著的發展。
[1]張官珍,王為然,李超峰.南陽盆地膨脹上工程特性研究[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0(09):14~15.
[2]黃占明.舊灌區節水改造存在問題及對策[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0,46(03):54~55.
[3]李順軍.御河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施工管理[J].山西水利科技,2006,162(04):91~92.
S274
A
1004-7344(2016)31-0169-02
2016-10-24
夏云斌(1987-),男,漢族,貴州都勻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大中型灌區前期和灌區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