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德 熊雪蓮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02地質隊 四川成都 611743)
激發創新驅動活力 實現快速轉型發展
張勇德 熊雪蓮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02地質隊 四川成都 611743)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面對形勢的變化,地勘單位只有搶抓市場先機,順勢而為求突破,牢固樹立大地質理念,增強憂患、責任和創新意識,抓好產業結構調、經營策略調整、技術人才培養和質量、服務水平提升,主動激發創新驅動活力,才能實現快速轉型發展。
創新驅動;快速轉型;發展
在國家宏觀政策背景下,國家重點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開放戰略,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多點多極支撐、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創新驅動”戰略,國家、省(市)相繼出臺加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持意見,以及省國土資源廳出臺支持“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十條措施等,為我們地勘單位提供了舞臺空間和平臺。因此,作為處于經濟發展前端先行性、基礎性、支撐性特點的地勘單位,就必須樹立“大地質、大作為、大服務”的新理念,主動觀大勢、懂大勢、明大勢、順大勢,有效破解自身發展中的難題,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
2.1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中國經濟發展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是一次歷史跨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從起基礎性作用到起決定性作用更是一次質的飛躍。現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已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地質工作就必須按照“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兩個要求,就必須更加主動走向競爭激烈的市場,主動作為,有所作為。
2.2 質量在經濟效益中的根本性作用
在新形勢下,不論是發展增速、發展方式,還是結構調整、驅動要素都對質量的要求更高、更嚴。地勘單位工作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就要體現在地質勘查成效好和產業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好上,不能局限在固有的傳統單一地質,要大力拓展附加質高的現代大地質,既算總量賬,又算成本賬、收入賬、環境賬、綜合賬。
3.1 增強憂患意識
地勘單位經歷了發展-壯大-輝煌-低谷-轉型-輝煌這-艱難曲折歷程。2003年以來,特別是200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和“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勘行業發展較快,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大多地勘單位年產值過億。但從這發展歷程和地勘單位自身看,發展方式卻為規模速度粗放型,質量不高,效益較差,科技創新不夠,設備、設施落后。新形勢下,降速提質,市場竟爭更加激烈和殘酷,迫使我們務必增加憂患意識。
3.2 增強責任意識
地質找礦涉及到國家的長期戰略發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資源的持續供給和專業技術服務支撐。建國以來,毛澤東、江澤民等中央幾屆領導親自為地質工作題詞,鼓勵地質工作者為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對我們地勘單位和地質工作者來說,那就是鞭策,那就是責任,那就是無尚榮光的使命。在新形勢下,經濟要發展,民族要振興,國家要更強大,需要更多、更優的礦產資源和技術服務,我們的責任更大,擔子更重。
3.3 增強創新意識
緊緊抓住“新常態下的中國仍然處在極為珍貴的戰略機遇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①關注國家發展規劃和各時期不同層面政策,及早介入和參與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游地質、環境地質等,為其提供技術和安全服務,從單一、傳統地質走向大地質、現代地質。②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機遇,實施“走出去”戰略。③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地勘單位,并根據風險投入難尋,找礦成果難變現,地勘服務項目不足等自己的痛點找到接入口,提升其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④積極探索員工持股計劃、體制改革、股份制改造、風險投資找礦、非地勘項目投資占股等改革和實施措施,更新自身造血功能,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4.1 注重產業結構調整
402隊自建隊以來,通過幾代地質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創業,主要形成了以區域地調、地質勘查為主的基礎產業、以集找礦、開發、加工為主的支撐產業、以地質災害勘察、施工為主的輔助產業。新形勢下,不僅要“三大產業”齊驅并進,更要拓展大地質。①抓主業不放輔業。在做好國家地勘基金項目,搞好區域地質調查和地質勘查的同時,全力參與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做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測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資源、水文水資源調查等工作,占牢基礎產業領域里一席之地。②抓支柱不放支撐。盡力推動丹巴楊柳坪鉑鎳礦山開發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支撐產業,促進持續發展;積極推動開發丹巴老基地,出租老辦公樓,租售新辦公樓副樓,對貴州平壩項目股份變現或承包經營,推進銅爐房礦權市價轉讓,盤活閑置資產,務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③抓延伸不放拓展。近年來,國家對有關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生態地質、民生地質等項目的投入有所增加,除抓好這些項目外,還要積極在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游地質、環境地質、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等領域有所作為,甚至更要拓展到水利、環境等領域,爭取在非地勘領域分一份羹。
4.2 注重經營策略調整
古人云:謀事在天,成事在人。如果說調整產業結構是謀事在天,那么調整經營策略則體現的是成事在人。①要整合資源,在做好單位現有資質維護和升級管理的同時,爭取新辦資質,實現資質共享;②要全力開拓市場,分管領導和各實體負責人要深入經營一線,在積極參與招投標項目同時,對省外、境外優質項目要安排專人關注;③要主動出擊,放下架子主動上門聯系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爭取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搞好后續服務;④要注重價格競爭策略,適度讓價,放眼長遠,互惠共贏;⑤要適度與他單位合作,強強聯合,加強監管,實現利益共享;⑥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廣泛搜集各類項目信息,及時發布經濟快訊和科技動態,對有價值的信息實行有償使用,綜合協調、分工負責、形成合力。
4.3 注重技術人才培養
市場的竟爭終究是人才的竟爭。①單位要從發展戰略高度重視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用人觀念、育人觀念。把那些品德好、能力強、既有吃苦耐勞精神又具堅忍不拔性格和強烈團隊協作意識的人才首先引進來;各級管理層要有識才之能、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育才之識、護才之短,常懷寬容之心用其所長,窺其不足而勵之;②要創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環境和條件。古有“良禽擇木而棲”、“筑巢引鳳”之說,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應用環境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要給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骨干發揮才能提供平臺和施展才能的舞臺和機會,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模式,破格提拔使用;③要建立科學的人才考評機制、問責機制和竟爭機制,斗硬績效考核,獎罰分明。對單位發展作出突擊貢獻的優秀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要獎得心跳,對“庸、懶、浮、托”等工作不負責任、思想不思進取的職員要懲得心痛;要從生活層面關心、體貼優秀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在住房分配或補貼等方面重點傾斜,讓平庸無能之輩產生強烈的“嫉、妒、恨”。
4.4 注重服務水平提升
一直以來,402隊在地質找礦、礦山開發、等方面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為實現長遠發展,更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①實行項目竣工回訪制度,即每個項目不論大小,在項目竣工后,跟蹤回訪勘查(察)設計及服務質量,不斷總結完善和提升業務水平,進一步增強與業主方之間的溝通和友誼。②實行項目前期免費咨詢服務,不論新老客戶,只要是項目前期咨詢,都提供免費服務。③不斷更新設備,以硬件設施提升服務質量,以硬件設施搶占市場份額。
要發展,就必須激發活力;要發展,就必須轉型創新。通過觀念更新,思路拓展,落實有力抓手,塑造并展現出其對市場有應變力、產品有競爭力、技術有創新力、資產有增值力、班子有向心力、員工有凝聚力的全新企業形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顯身手,在新常態地質工作中再創輝煌。
[1]趙蘭香.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根本要靠人才[J].科學學研究,2011(12).
[2]李學勇.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J].求是,2011(22).
[3]唐善茂.做好新常態下廣西地礦工作的思考廣西日報,2015,3,6.
F273.1
A
1004-7344(2016)17-0001-02
2016-6-2
張勇德(1971-),男,四川巴中人,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經濟和工程管理工作。
熊雪蓮(1966-),女,重慶萬州人,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經濟和人事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