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君
(菏澤市國土資源局 山東菏澤 274000)
論述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創新
于永君
(菏澤市國土資源局 山東菏澤 274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對地質中的礦物質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那么在競爭愈演愈烈的礦物市場中,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所以地質找礦勘查技術也在逐漸朝著現代化、技術化和創新化的方向發展,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找技術含量,增強自身的找礦勘查能力,進而提高我國在地質界的發言權。創新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原則和方法不僅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極大地滿足了我國對地質礦物質的需求量,促進我國緊急平穩快速地發展。本文從我國地質礦物質開發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創新技術原則與方法創新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關于如何創新的若干條策略。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方法創新
礦產資源是一種寶貴而且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對國家經濟長期穩定的增長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礦產資源豐富時,國家不僅可以大力發展各種工業促進經濟發展,而且還可以作為昂貴的出口物品為國家帶來一筆可觀的財政收入。我國是世界上礦產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在我國已經發現了171種礦產資源如釩、鐵、鈦和鎳等,在這171種已探明的資源中已經探明儲量的有168種,居世界第三位[1]。我國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時間較長,但是我國的礦產利用率很低,由于人民在開發時不注重技術和開發方法,長期以來都是粗放式開發礦產資源,缺乏綜合利用意識,故大多數共生礦幾乎沒有得到利用。除此之外,人民在開發過程中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如植被受損嚴重、水土流失等。
(1)統籌規劃原則:雖然礦產行業競爭激烈,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礦產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寶貴能源,在其開發利用時要有全局觀念,應該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開發與利用。我們不能只看到礦物質為我們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更應該認識到其長遠的效益。我國的礦產資源分布有以下特點:①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重點優勢的礦物質含量不多,不能供應像我國消耗量如此巨大的國家的支出,甚至某些礦物質常年依賴進口;②單一礦種的礦床少,混合型礦種的礦床居多[2]。這些特點要求我們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時要因地制宜,對于混合型礦種的礦床的開發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用更完善、更專業的技術提取各種礦物質。
(2)詳細分析,合理開發: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國礦產分布的特點所言,我國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礦物質的分布雜亂,如四川、云南的錳含量豐富,但湖南、湖北的磷含量豐富,這就要求我們在礦物質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3]。對于即將要開發的礦區,在開發之前要請相關技術人員勘查并分析礦物的分布情況,然后再制定詳細合理的開發方案,在開發過程中要注意適度原則,不能過度開發,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3)合作原則: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應秉承著合作原則,包括技術合作和應用合作。技術合作是指地質找礦勘查工作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取得相應的進步,及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傳統勘測模式可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如衛星定位技術等,既可以提高地質找礦勘查的準確性,又可以節約部分人力和物力。應用合作是指地質找礦勘查工作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其發展方向應跟隨時代的進步方向。
(1)現代技術的綜合應用。傳統的質地找礦勘查模式是從地表面出發,朝地球內部探索開發,局限于地下探測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地質找礦勘查活動的方法也越來越多,運用的原理也越來越復雜,而且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技術,往往是多種技術聯合使用,如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等。
(2)“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就目前的礦產勘查技術而言,“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是應用最廣、發展前景最大的方法之一,尤其適用于難以開發的深山內部的礦產,其不但能夠準確定位,而且還能探測礦場周圍的物質分布情況。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其的工作住狀態容易受到周圍磁場和電場的干擾。如果能夠克服這個缺陷,無疑又大大推進了我國地質找礦勘測工作的進步。
(3)x射線熒光技術:x射線熒光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礦物質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為地質工作者的工作指明方向。x射線熒光技術利用的原理是礦物質受到刺激后會發出特定的光線,該光線在特定的波長范圍內會發出熒光,該方法準確度高,操作簡單方便。
在這個科技時代,先進的科技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而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所以在地質找礦勘查業中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精密的勘查儀器,發揮技術合作和應用合作的力量,更好更快地開展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同時,要注重對傳統方法的突破,將創新技術和理念不斷地滲入到日常的勘查工作中。總而言之,注重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與方法的不斷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保證我國礦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法寶之一。
[1]穆仕坤.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10(04).
[2]王華政.地質勘測中的綜合物探技術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08(03).
P624
A
1004-7344(2016)14-0158-01
楊建國.綜合物探技術及工程應用[J].公路交通技術,2009(05).
201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