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丹
(貴州送變電工程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0)
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模型的研究與應用
蒲丹
(貴州送變電工程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0)
人力資源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戰略決策中要考慮人力資源規劃與改造要求,提出符合經營機制改革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結合人力資源“5P”模型體系,本文研究了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與發展的有效對策。
人力資源;戰略性;模型;應用
新時期國家對企業人力資源建設提出新要求,積極引入先進理論輔導人力資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帶動人力資源規劃與發展的有效方式。針對早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要建立更加穩定的人力資源規劃模型與理論體系,為人力資源改造提出科學的指導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的“5P”模式:“識人(Perception)、選人(Pick)、用人(Placement)、育人(Professional)、留人(Preservation)”,為企業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借鑒意義。一個企業的正常運作,需要各種資源按照一定的結構和流程構成的系統正常運行。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說到底是資源的爭奪、重新組織和利用,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企業的眾多資源中,人做為一種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重視,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優秀的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如何為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為組織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如何構建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性任務。
與此同時,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造成市場競爭力度加大,企業不僅要面臨國內本土企業的競爭壓力,也要與國外企業共同搶占市場。企業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將人本管理模式用于人力資源管理,體現出了多方面的價值意義。
(1)效益原則。調整內部管理模式是為了創造收益,帶動企業營運效益水平上升,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人力資源是服務于企業規劃改革的對象,只有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價值觀念,發揮其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才能體現出人力資源規劃模型建設的意義。因此,切眼要堅持效益優先原則,把人力資源規劃與發展作為戰略重點,提高人力資源的主體與企業地位。
(2)統一原則。員工是管理主客體的融合體,堅持主觀與客觀雙向統一,能夠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競爭優勢,增強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盈利能力。人力資源模型規劃建設中,要綜合考慮戰略決策發展要求,發揮人力資源項目規劃與管理的作用,幫助企業挖掘與利用各項人力資源,這些都是提高人力資源規劃與發展的實質性測量,可進一步改進人力資源戰略體制的有效決策。
(3)民主原則。鼓勵員工參與組織的民主管理,尊重每一位員工對企業發展提出的意見貨看法,通過民主選舉方式晉升領導干部,這些都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本質要求。為了提高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建設力度,要堅持人力資源規劃與改造的科學性,幫助企業構建科學化的利用機制,提高人力資源建設與改革的合理性,這些都是優化資源建設機制的應用要求,實現了人力規劃與發展的本質意義。倡導民主原則本質是肯定員工的主體地位,認可崗位員工對企業決策的影響力與指導力。
人力資源是企業可持續戰略實施的根本保障,為了適應新市場經濟體制變革要求,企業必須重新調整人力資源戰略模式。基于傳統人力資源模式下,要懂得如何調整現階段人力資源利用模式,進一步改進人力資源的可利用價值。
(1)激勵制度。鼓勵崗位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公共參與企業現代化建設,發揮每一位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這些是人本管理中激勵制度實施的關鍵。未來,企業人力資源模型建設要考慮各種制度的靈活應用,從激勵角度實施戰略規劃方向,為經濟體制建設做好充分的準備,體現出人力資源模型的調度功能。對崗位員工執行激勵制度,體現了人本管理的思想內涵。
(2)開發制度。須重視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參與經營活動的積極性,體現不同崗位員工人才價值,才能增強企業內部經營實力,為市場決策規劃與執行創造有利條件。因此,轉型期需以固有人才模式為中心,在此基礎上挖掘員工的能動性潛能,讓每一位員工實現其職業價值,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改革建設活動。考慮社會實際環境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建立人力資源方案,這也是奠定人才價值觀念的基本要求。
(3)開發制度。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人力資源具有廣泛的挖掘空間,也是決定企業能否長期經營的關鍵因素。重點開發現有人力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企業要做好多方面的調度與控制工作,把人力資源規劃模型控制在可調度范圍內,這樣才能實現戰略新規劃與發展意義。
(4)團隊制度。人力資源是企業戰略決策的一部分,人力資源改造必須依賴于各項模型建設,才能體現出人力資源改造的綜合利用率,這些都是戰略決策改革的有效方式。例如,針對某一個項目實施管理過程中,企業可以建立專項團隊組織,根據崗位人員情況把目標進行分解,使每一部門、每一個人都能在企業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是人力資源規劃模型建設的最終目標。
基于人力資源轉型發展趨勢,企業要注重戰略轉型模式的優化調整,結合實際經營情況擬定科學的戰略方案。現階段,人力資源戰略模式轉型需從多個方面開展,主要包括:
(1)保持模式。為了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其在規劃發展中要考慮人力資源改革建設,盡可能保持現有人力資源模式,共同參與企業改革建設活動。人力資源對企業規劃與發展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保持固定人力資源對戰略決策改革意義重大。因此,必須深入貫徹人力資源戰略模式,提高人力資源改革與轉型趨勢,才能體現出人力戰略決策的可行性。
(2)評價模式。定期對人力資源結構進行綜合評估,及時發現人力資源戰略存在的問題,對模型結構實施優化改造,這也是企業戰略性改革的重要對策。新時期國家對企業人力資源革新提供了諸多要求,重點強化人力資源結構改造是不可缺少的,這對于人力資源規劃與發展具有實質性意義,也是奠定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基礎。在評估體系支撐下,員工價值也能進一步得到實現,體現了人才戰略的科學化。
(3)戰略模式。一個企業由多個部門共同組成,每個部門又分為不同的崗位員工,設計整合模式是為了全面發揮出人才力量。有效整合部門人力才能實現戰略轉型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現代人力資源轉型的內在要求。新時期中國市場經濟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應對經濟全球化創造的發展環境,企業要把握機遇執行新的戰略決策。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企業不僅要注重市場戰略決策調整,更應該重視內部文化事業建設。
總之,“人力戰略”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堅持人本思想是管理活動的基本準則,為企業樹立先進的人力資源戰略。對于戰略原則來說,其應當堅持人力資源戰略為經營目標,通過發揮人力資源價值,為企業構建良好的人力資源戰略模式,體現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主導優勢。
[1]劉力鋼,隋鑫.人力資源的價值鏈理論與企業績效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11).
[2]程德俊,趙曙明.資源基礎理論視角下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J].科研管理,2004(05).
[3]張一弛.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與所有制類型之間的關系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4(09).
[4]樊宏,戴良鐵.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09).
[5]許小東,孟曉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實踐范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09).
F272.92
A
1004-7344(2016)14-0003-02
2016-4-29
蒲丹(1979-),女,侗族,貴州萬山人,經濟師,本科,主要從事人力資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