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理鳳
(泉州市體工隊 福建泉州 362000)
擊劍戰術的探討
何理鳳
(泉州市體工隊 福建泉州 362000)
在我國擊劍運動所取得的經驗基礎上,對我國擊劍發展的戰術打法,從擊劍的開展,后備力量培養等。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綜合分析法對擊劍戰術的特點、內容和類型以及擊劍戰術與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扎實的基本功;戰術;技術;身體素質;心理素質
擊劍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1896年首屆雅典奧運會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擊劍比賽中世紀歐洲武士的決斗演變而來擊劍比賽在14m長、1.5m寬的場地內進行。選手們除了佩帶護具之外,還要在身后系一條傳輸電子信號的電纜,通過計算機系統打分確定輸贏。奧運會擊劍比賽分為花劍、重劍和佩劍。
花劍用劍最輕,劍身為長方形,劍尖刺中對方軀干即可得分。在重劍比賽中,劍尖刺中對方的面罩、四肢和軀干時得分。佩劍比花劍稍重,劍身觸及對方身體的上身、面罩及手臂都可得分。
項目設置(分男子項目和女子項目):花劍個人、團體;重劍個人、團體;佩劍個人、團體。
擊劍比賽分為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采用小組循環制和直接淘汰制,團體賽直接采用單敗淘汰賽制。團體賽每隊4名隊員,3人參加團體對抗,一名隊員作為替補,每場3min打5劍,共9場。先得45分的隊獲勝。
法國隊曾經在奧運會擊劍比賽中獨領風騷,但是近年來,俄羅斯、意大利、匈牙利等國呈現群雄爭霸的局面。中國擊劍隊在最近幾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8年仲滿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男子佩劍個人金牌的突破。2012年雷聲在英國倫敦奧運會上實現了男子花劍個人金牌的突破,同時女子重劍團體項目也取得了金牌的突破。
在擊劍比賽中根據雙方的情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限制對方的長處,為戰勝對手而來取的合理有效的計謀和行動,這就是擊劍戰術。
在激烈對抗的一對一的擊劍格斗中,始終貫穿著發揮與反發揮、限制與反限制的激烈斗爭,比賽的雙方為力爭主動,爭取實現勝利的目的,總是通過合理有效的戰術行動來實現。一方面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即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另一面仰彼之長、攻彼之短,即限制對方的長處,擴大其弱點并利用之。擊劍的戰術是擊劍運動的靈魂。
戰術實際上時一種詭詐,或交詭詐行動。古代兵法家孫武講過:“兵者,詭道也。”在擊劍比賽中,總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擊劍動作來欺騙對手,使其在判斷上受騙上當,誘發對手暴露弱點,出現破綻,然后抓住機會攻擊對手。
戰術能把運動員獲得的身體、技術、心理等方面的能力,根據比賽情況合理運用和充分發揮。在于身體、技術、心理等能力基本相當的情況下,戰術常常在取勝中有重要作用。但不同年齡和不同水平的運動員情況有所不同。初學者、兒童少年,在比賽中技術的作用就大得多,因技術水平低的情況下,還顧不上戰術問題。隨著年齡和身體、技術、心理水平的提高,戰術就會隨之加強。戰術有利于運動員思維水平的提高,在這種斗智過程中有利于促進智能的發展。一個合理正確的戰術,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身體、技術、心理的潛能,抑制對手技術的發揮,擾亂對手心理狀態,分散對手的注意力,破壞對手的戰術意圖,削弱其斗志,喪失其戰斗力,導致其錯誤而最后失敗。
2.1 具有獨立性
擊劍是一對一的攻防格斗,其戰術是個人戰術,是由自己獨立戰勝對手而采取的各種計謀和行動。以自己的智慧和強烈的戰術意識,運用自己的技術、身體、心理能力與戰術結合,快速有效地戰勝對手。個人的一切行動必然受到對手的抵抗,進攻與防守要能轉換,行動要快速積極,領先主動,要知己知彼,攻于心計,思于謀略,捕捉戰機,善于應變,才能克敵制勝。
2.2 具有敏捷性、靈活性、應變性
根據彼我情況制定出來的戰術,在臨場運用時,要能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如情況發生變化,就要作相應的調整。這就是戰術的機動靈活性,決不能刻板地、機械地去執行,這樣的戰術才能有可靠性。無論進攻和防守都要靈活,隨機應變。這就必須不斷地了解對手的弱點和破綻。適時掌握攻防時機,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突擊。才能取勝,這種靈活和應變,要在瞬間快速進行,決不能有猶豫和遲緩,否則就會貽誤戰機,導致失敗。
2.3 具有預見性,隱蔽性和欺騙性
擊劍戰術是根據彼我情況做出的合理、正確的預測,所才采取的計謀和行動,智慧的較量。有了預測和判斷才能有相應的行動。也就是一切要立足事先的準確判斷和預見的基礎上,這種行動才能有的放矢。而這種判斷和預見不是憑空的,是根據擊劍運動的規律,彼我攻防特點,臨場發生的情況,進行推測判斷得出的。見微知著,才能做出攻防或應變的行動。隱蔽性和欺騙性,就是把真實的目的、行動意圖和規律及打法隱蔽起來,不暴露給對手,而以詭詐的打法,隱蔽或假的行動手段,去擾亂、迷惑、欺騙對手,給對手造成假象和錯覺,使其難摸測,防不勝防,誘騙上當,落入圈套,也就是虛實結合,真假相濟,聲東擊西。
3.1 擊劍戰術的內容
擊劍戰術的內容是由戰術是的指導思想、戰術意識和行動等四方緊密聯系共同組成的。因此,戰術是以制定的戰術指導思想為基礎,靠掌握的戰術知識和根據比賽過程中場上出現復雜情況所產生戰術意識來支配,按一定技術要求產生的有的行動加以體現。
3.1.1 戰術指導思想
戰術指導思想是根據彼我情況,確定是作戰思想方針。是制定戰術行動方法所依據的準則,是整個戰術內容的的核心。采用的戰術能戰勝對手,關鍵在指導思想是否正確。如在第23屆奧運會的女花個人決賽中,我國選手欒菊杰以變化節奏、引蛇出洞;使用新招突破防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三種不同的戰術指導思想,戰勝了三個強硬對手,最后過三關而獲得金牌。我國古代兵法家孫武說:“勝兵先勝而后求戰”。就是戰前了解對手的情況,而后求出制勝的道理,作出求勝的計劃,然后再打。
3.1.2 戰術知識
戰術知識是指運用戰術的基本原則:各種攻防戰術形式及基優缺點和作用;戰術的發展、演變和趨勢;對付各種對策和其有效范圍;運用戰術的條件原則;規則對戰術的限制與要求;對手在技術、戰術、身體、心理、習慣、訓練特點等有關理論知識。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掌握豐富的擊劍戰術理論知識,是制定擊劍合理戰術的需要,有助于戰術意識的提高,有助于迅速掌握多種戰術及迅速提高戰術質量,有助于合理選擇戰術、靈活、機動、有效地運用戰術并形成絕招和新戰術。戰術知識豐富,戰術意識強,在比賽的戰術行動中才能心明眼亮,成竹在胸,不會誤入歧途,陷入圈套。
3.1.3 戰術意識
戰術意識是指運動員在復雜、多變和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及時準確地觀察、判斷對手的情況,隨機應變,迅速而有預見地決定對付對手策略的思維活動。戰術意識總是和戰術行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術意識支配戰術行動,行動結果的好壞又反過來評價戰術意識的強弱。戰術知識的豐富,有助于戰術意識的提高。戰術意識是戰術能力最基礎的、最重要的內容。戰術意識是不能用其他方法來代替或彌補的,只有隨著運動員擊劍理論知識的豐富,不斷積累比賽經驗,才能提高戰術意識。戰術意識強,思維、觀察判斷和隨機應變能力就強,采用攻防動作方法也就多,容易達到取勝的目的。
3.1.4 戰術行動
戰術行動是指為完成預定的戰術計劃、意圖,取得最佳成績的一種活動。或者指定戰術的具體動作、打法,就是在與對手交鋒中具體的內容手段。它依賴于戰術指導思想、戰術知識、戰術意識、技術、身體、心理等方面的水平。它不是一種無目的單純的身體活動,而是一種具有特定的技術、身體、心理等要求的有目的的行動。戰術行動中要以指導思想為準則,在戰術意識的支配下,運用戰術知識,選用攻防的具體打法。
3.2 擊劍戰術的類型
擊劍戰術總的說來屬于個人戰術。從攻防性質來劃分,可分為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另外還有特定情況下的特殊戰術。
進攻戰術:指利用掌握主動權的機會,通過個人的努力,采用各種攻擊的動作方法,對對手發動主動進攻的有目的的戰術行動。
防守戰術:指在個人防衛的情況下,通過個人努力,采用各種防衛的動作方法,為達到阻礙和破壞對手的進攻,奪回主動權,并進行有效的還擊的有目的的戰術行動。
擊劍比賽始終處于發揮與反發揮、限制與反限制的激烈競爭之中,這就迫使雙方盡可能采用進攻戰術,達到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或用防守戰術來限制對方之長,阻礙和破壞對手的進攻,并進行還擊,以奪取比賽勝利。進攻和防守戰術,是根據擊劍的特點和規律,比賽實踐的經驗,為了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而采用的各種攻防動作和打法。隨著擊劍運動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擊劍領域的不斷滲透,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以及結合個人的特點和風格,戰術的種類會不斷發展,絕招、創新戰術也會不斷涌現。
特殊戰術:指在擊劍比賽中,為了對付出現的某種特定情況所形成的戰術。如最后一分鐘、最后一劍的戰術;近戰戰術;用左手持劍和對付左手持劍的戰術;利用場地的戰術;利用規則的戰術;適應裁判員的戰術;矮個對高個和高個對矮個的戰術;換人戰術等等。
擊劍的競技能力是由擊劍技術、身體、心理等能力組成的戰術能力的作用十分突出,在取勝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比賽中戰術的作用于把已獲得的身體、技術、心理等的訓練水平,根據比賽雙方的水平具體情況,合理、正確的運用和充分發揮。所以戰術、身體與心理有密切的關系。技術是戰術的基礎,身體是提高技術、戰術實施戰術的主要先決條件,心理是技術、戰術發揮保證。同時,戰術的提高必然促進身體、技術、心理的更快發展。
4.1 技術與戰術的關系
在擊劍運動中戰術保護和技術是緊密相關的,技術是戰術行動的手段。技術是運動員、拿著劍完成擊劍的動作方法,戰術是比賽中把平時學到的動作方法給予合理運用,就是讓運動員知道技術在什么時候怎么用,對付什么樣的對手用什么技術。所以戰術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技術是戰術的基礎,考慮戰術時應以技術基礎為出發點。運用一種戰術要有一定相應的技術能力,兩者是相互依靠的。沒有技術就沒有戰術,沒有戰術,技術就沒有生命力,戰術是技術的生命。在比賽中考慮的戰術不能超出他本人的技術能為范圍和熟練程度的限度。運動員不能做擊劍的某一種技術,就不可能運用有關這個技術。運動員掌握技術愈全面、愈多樣、愈精確、愈熟練、愈實用,對實現戰術方案就愈有保證,才會有多樣化戰術,才會做出變幻莫測的戰術行動來。
戰術比技術難掌握,需要根據運動員本人特點和對手特點來變化,要提高戰術能力需在練習技術時多理解每個技術動作本身所包含的使用意圖。多與戰術知識相關結合起來學習,以便更快的掌握具有戰術性質的技術,這樣可以豐富運動員的技術能力與戰術知識。從這一角度出發,練習技術就要動腦筋分析所練習技術的效果和優缺點,使它朝向戰術方向發展。練習戰術時需要考慮當時具體情況,對所實施的技術做出具體針對性的變化,因此戰術與技術是可相互促進的,運動員最初的練習是技術的做法,是純技術性質的,在不斷重復練習進入到鞏固階段以后,再練習的技術就帶有一定的戰術性質。要練習動作節奏,選擇動作時機以及動作組合配合,這就帶有戰術的意圖。所以豐富多彩的戰術需要有堅實牢固的技術骨架為基礎。
4.2 戰術與身體素質的關系
擊劍比賽對運動員身體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身體條件是高水平擊劍比賽取得勝利的前提,是掌握、提高技戰術的物質基礎。戰術選擇不適當會限制身體能力的發揮,有時會大大地消耗身體能力。而沒有相應的身體條件,技、戰術得不到最佳的實施和發揮。擊劍比賽經常是在相對靜止和突然快速起動的反復過程中發揮技、戰術能力的,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有極為靈活、快速移動的能力。國外有材料稱,僅僅在一劍的爭奪過程中,最多的要做20~50弓步出擊和回收動作,這樣就對運動員的兩腿要求有很大的負荷能力,如后腿的后蹬作用力、前腿伸擺腿落地時要克服前沖的阻力。據我國對女子花劍優秀運動員技術研究的統計資料看,原地出弓步為1051N,由此對腿部的力量素質要求:向前一步接弓步為1051N,由此可看出對腿部的力量素質要求是很高的。
速度素質也是擊劍運動員所需的主要素質,突出在爆發式的快速能力上,國外有過對擊劍動作的速度做過計算,運動員做簡單防守還擊的速度為0.1s,做簡單的弓步直刺進攻速度為0.11~0.13s。
耐力素質是運動員在長時間運動中抗疲勞的能力。它一方面表現在心血管及物質代謝系統的持久工作和延續的高溫下持久的運動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長時間的非周期性的、腿部和持劍臂肌肉的痙攣情況下堅持完成比賽。
上述這些身體素質對擊劍戰術的實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是提高技術、戰術能力的重要先天條件和物質基礎。
4.3 戰術與心理的關系
心理是戰術意識的基礎,是戰術形成的條件之一,是技、戰術和身體能力發揮的保證。同時心理本身就是一種戰術。在擊劍對抗中,當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戰術水平不相上下,心理素質將會起到決定作用,這時比賽的勝負往往取決于心理優勢。從某種角度來說比賽是比心理水平,比心理優勢。比賽場上取勝愿望、成就意識、比賽場地、氣氛等一些因素的刺激和影響,都會引起運動員心理的變化,因此要注意自我調控,排除干擾,才能保持最佳心理狀態,保證技術、戰術、身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5.1 結論
(1)擊劍的戰術跟技術、心理等不同,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戰術又具有敏捷性、靈活性、應變性的特征;此外,擊劍的特點還包括預見性,隱蔽性和欺騙性,運動員能根據這個特點在比賽中占據優勢,獲得比賽的勝利。
(2)擊劍戰術的內容包括戰術指導思想、戰術知識、戰術意識以及戰術行動;擊劍戰術分為進攻戰術、防守戰術以及特殊戰術。
(3)技術、身體素質以及心理是戰術的基礎,戰術是技術、身體素質及心理的有益補充。
5.2 建議
(1)建議擊劍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要掌握基本的戰術內容和策略,努力在比賽中跟對手的戰術對比中獲得勝利。
(2)建議擊劍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強心理、身體素質以及技術的訓練,為戰術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1]李富國,張澤偉.談擊劍戰術的運用[J].山西體育科技,2006(3):33~36.
[2]王偉新.淺談擊劍運動中的戰術意識[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3):56~58.
[3]張東明.戰術心理與心理戰在擊劍運動中的運用[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1(1):61~65.
[4]姚 勇.淺談擊劍運動員心理應變能力的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6):14~16.
[5]薄海,李維仁.對擊劍宏觀戰術指導思想的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3(6):46~54.
G885
A
1004-7344(2016)14-0035-02
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