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
(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郭帥
(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現代城市居住區是人們生活和發展的基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區逐漸擴大,推進現代城市生態居住區建設,發展園林景觀設計建設至關重要。對此,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基本原則,然后對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規劃作用進行了分析,并具體探究了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居住區;園林;景觀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居住環境以及居住的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城市居住園林規劃不僅需要滿足人們基本的居住需求,而且還需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也是目前建筑工程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2.1 以人為本原則
居住區的主體是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相關項目工程施工方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前,應該充分尊重和了解小區內居民的基本需求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整個居民小區進行整體規劃,制定出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在設計、施工管理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和強調“以人為本”的指導理念,切實照顧到小區內絕大多數居民的基本要求。
2.2 生態性原則
在進行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時,應該盡量保持已有的良好生態環境,改善不好的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先進的生態技術來進行景觀規劃設計,使其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2.3 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原則
在選取植物綠化時,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選擇植物,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居住區綠化設計的植物配置應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條件,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栽植一些引種成功的外來樹種,起到豐富景觀的多樣性作用,增加景觀層次感。
2.4 整體美觀性原則
園林景觀不僅是居民區內的一種觀賞景觀,更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園林景觀也會因為居民區的規模以及建筑等相關設施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是,其設計的主要內容還是保持整體的美感,盡量做到園林景觀與居民區之間相互協調、互相襯托。
3.1 美學功能
利用園林植物的種類、色彩、形態等特征來進行園林植物的配置,例如各種喬灌木、草皮、花卉等的搭配來營造一種富有季相變化、一年四季皆有景色可觀的環境,不僅可以使當地的居民身心愉悅,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視覺享受。在城市居住區中,配置的植物還可以與居住區內的建筑相協調,融入到景觀中,從而可以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3.2 為居民提供娛樂與休閑場所
居住區綠地是居民游憩休閑的場所,居民們不僅可以在此鍛煉身體、消除疲勞、觀賞景色、放松心情,還可以從事社交活動,例如下棋、聊天、打牌等。
3.3 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3.3.1 具有降溫增濕的作用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繁茂的樹木能夠遮擋住51~91%的太陽輻射。80%左右的太陽光線可以被草地上的草木所遮擋。植物的蒸騰作用也能釋放大量水分,增加濕度。另外,植物的根部能夠保持一定的水分,地面上的大量熱量可以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從而起到降溫的作用。
3.3.2 具有降低噪聲的作用
在居住區綠化中,利用喬木和灌木的密植搭配,從而形成一道綠籬聲障,采用常綠樹種的效果更加明顯。一般來說,綠化植被可以減弱噪聲20%,9m寬的喬灌混合綠帶可以減少噪聲9dB。
3.3.3 具有阻滯煙塵和吸收廢氣的作用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夠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據統計,每公頃綠地每天能夠吸收900kg二氧化碳,產生600kg氧氣。綠化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起到自然凈化空氣的作用。綠化還能夠阻擋風沙,防止水土流失。
4.1 沒有整體把握居住區景觀設計
居住區景觀設計是一個整體,包括與本小區建筑、道路、周邊環境的協調,還包括景觀內部在功能、形式、美化上的劃分。許多設計方案沒有整體把握上述各方面的因素,設計的時候考慮不周全,跟風設計,沒有自己的特點,內容上缺乏生活氣息和家的感覺。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主要以亭、廊、花架、綠植、水池為主。有些居住區一味追求使用的耐久性和管理的方便性,大量修建混凝土花架,不利于環保。過于求形式,忽視了功能性,過分強調視覺的美化性,追求裝飾性、異域性,缺少實用性。休閑設施不足,忽略了居民休息和娛樂最基本的行為心理。
4.2 缺乏專業景觀設計的復合型人才
居住區景觀設計范圍面寬,綜合性比較強,在整個知識體系、實際操作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尤其缺少復合型人才。在考慮整體設計方案時,缺少對建筑、景觀的融合。大部分城市居住區的景觀用建筑綠地率來進行控制,導致景觀設計單位介入項目時間晚。另外,缺乏復合型人才還表現在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窄,例如,學園藝的人在做設計時,一般就是把一些素材做簡單的拼湊,制圖水平差,效果不佳。學美術專業的人在進行景觀設計時,他們的設計缺乏生態化,只重外表美觀而不重功能。學習建筑的人,雖然了解一些風景園林規劃知識,但是對植物了解不透徹,在植物品種、生態多樣性搭配上處于劣勢。
4.3 忽視地域風格和文化特色
每個地方的氣候不同、地形不同,生態系統自然也不同。不同居民區的景觀設計都應該具有不同的地域風格和文化特色,但是很多設計中,有些景觀設計師一味追求新穎,卻忽略了生態性和舒適性,沒有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環境功能。有的北方居住區設計選擇了熱帶風格,盲目引進了很多種熱帶植物,違背了適地適樹、適地適栽的自然規律,結果栽培的植物因環境不適,成活率不高,從而導致后期養護費超高。甚至有些設計師為了提升效率,直接把國外的一些經典作品不加分析的搬到國內應用,出現了一批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設計前,沒有充分挖掘當地歷史和文化底蘊,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功夫,使設計沒有了自己的創新特點,缺少了地域風格和地方特色。
4.4 植物配置方面不合理
植物配置方面沒有長遠規劃,不考慮速生、慢生樹種的搭配,以及常綠樹種、落葉樹種的搭配,對喬木灌木草坪花卉的組合也沒有統一進行規劃,植物種植結構不理想。不考慮植物自身的生長特點,喜陰喜陽、需水量多少,盲目的栽培一些不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的植物,造成生長環境的不適應、植物生長發育不良甚至是死亡,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上盡量選擇鄉土樹種,不僅成活率高,而且養護成本低。
5.1 協調居住區設計整體布局
在進行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時,應該從整體布局出發,在充分考慮居住區整體風貌、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來進行綠地規劃設計。這就要求設計人員要有整體設計的思想,在進行綠地規劃設計時統籌兼顧,考慮到整體的結構風貌。
5.2 加大設計人員師資隊伍建設投入
我國的園林環境景觀設計起步比較晚,在這方面缺少大量的專業性人才,遠沒有國外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能力強。對此,必須多開展學術性交流與討論活動,多引進這方面的專業性人才,加強設計人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我國設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5.3 滲入優秀傳統文化
在園林規劃中,可以深入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增強園林設計的藝術性。尤其要注重與城市歷史文化的結合,這不僅能夠美化環境,而且能夠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傳播優秀的歷史文化。另外,也可以在小區園林建設中設計假山、水景以及涼亭等,在假山上刻古代文人的名作,增強藝術氣息,而且涼亭等設計不僅可以作為觀賞的藝術建筑,兼具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
5.4 體現園林設計功能性
城市居住區的范圍往往比較廣泛,在對道路進行規劃設計時,一方面要能夠滿足人們出行、車輛出行的需求,而且要規劃合理,根據居住區的設計情況進行道路規劃,車輛行駛道與人行道要明確劃分。可以利用線性分割對道路功能區進行區分,不僅具有線條美,而且便于人們出行。在居住區園林道路的周圍,可以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環境、吸收噪音,不僅能夠給人賞心悅目之感,而且體現了一定的功能價值。
5.5 加強立體綠化模式設計
立體綠化就是指平臺、陽臺、屋頂、墻面等地方的綠化。立體綠化有利于解決綠化面積和建筑用地之間的矛盾以及容積率與綠地率之間的矛盾。在國外,立體綠化應用相當普遍,許多居住區除了有地面綠化以外,其走廊、陽臺、屋頂以及空中平臺也幾乎全部被綠色所覆蓋,有的還甚至出現了空中花園、屋頂花園等園林綠化環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居住的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居住區的綠地景觀進行設計,不僅可以滿足居民對綠地的需求,而且還能提升居住區的美觀、景觀文化,對于改善城市的綠化、生態環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李鳳國.淺論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不足和對策[J].文摘版:工程技術,2015(19):136.
[2]余曉佳.淺論居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03):36.
[3]吳陽平.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0):16~17.
TU984.12
A
1004-7344(2016)14-0289-02
2016-4-28
郭帥(1980-),男,云南昆明人,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園林景觀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