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全
(無為縣安鑫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238300)
房屋墻體裂縫的成因及處理措施分析
周安全
(無為縣安鑫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2383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屋工程施工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各種房屋工程的建設逐漸增多,然而隨之而來的一些施工質量問題也開始得到關注,其中的一個難題就是墻體裂縫問題。本文就主要針對房屋墻體裂縫成因問題進行探究,并對裂縫進行有效的防范和處理。從而促進我國工民建施工的可持續發展。
房屋建設;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隨著建筑市場的日益擴大,建筑領域內各種制度的逐步完善,工程竣工文件備案制、工程質量終身制等制度的實施,建筑工程的質量逐漸引起各參建部門的高度重視,建設工程質量得到大大改善。然而,當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著管理問題和質量通病問題有待逐步提高。
建筑工程的主要結構形式,按材料劃分: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砌體結構、木結構;按結構類型劃分: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無論哪種結構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縫開裂現象存在,下面就主要分析建筑工程中最常見的剪力墻結構形式墻體裂縫的產生與控制措施最后略作論述。
墻體裂縫的出現會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以及使用性能,但是墻體裂縫的種類千差萬別,有些墻體裂縫只會影響建筑物的美觀性,不會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但有的墻體裂縫卻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擴大,最后導致建筑物的門窗變形,最終出現外墻滲透的現象,還會破壞建筑內部的房屋裝飾效果,最終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同時社會經濟在不斷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對建筑物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建筑物的施工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時候出現的墻體裂縫問題就會讓建筑物內部的使用者感到極度的不安全,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產生質疑,同時還會影響到他們入住的心理感受,盡管一些墻體裂縫不會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安全問題,但是使用者并非有專業的知識,會對結構有深入的了解,對工民建施工質量產生不信任,最終造成不良后果,同時出現不美觀的墻體裂縫也會給人們造成視覺沖擊,引發人們的情緒,產生不好的印象,當然,我們也必須清晰的認識到一些工民建施工中出現的墻體裂縫是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的,嚴重時會出現墻體和建筑倒塌,所以需要及時地進行處理和控制,維護好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1)材料本身的收縮(如常用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為例)是由多種原料經磨細、攪拌、澆注、養壓、養護而成,其特點吸水率大、收縮大,特別高層建筑墻體裂縫現象尤為突出,當砌塊隨著含水率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
其它墻體砌塊自身收縮也是如此。抹面砂漿收縮是引起墻面裂縫最常見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化學減縮、干燥收縮、溫度收縮和塑性收縮。所以,材料本身收縮早期較快,如果砌筑好后放置28d,干縮率將達到50%左右,待干縮變形基本穩定后再刮膩子,可以較好地防止干縮產生的裂縫。
(2)溫度和設計原因也是裂縫重要成因之一。混凝土制品在溫差20℃時,其體積變形量為萬分之二,外墻和屋面線性變化和體積變化比內墻要大,另外,框架住宅頂層大都數為平屋頂,其保溫隔熱性能不佳,因此頂層房屋出現裂縫大而多,再者,設計構造措施不合理也能產生裂縫,還有墻體的熱脹冷縮,在砌塊和抹灰層之間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溫度裂縫,后砌墻體與混凝土框架結構之間,因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而存在溫度變形差異產生裂縫。
(3)施工技術原因更是產生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方案制定不周密和施工組織設計缺陷,寒冷天氣里,大風和雨天施工多,原材料質量控制不嚴,養護及成品保護措施不利,砌體本身質量不合格,砌塊到場后成熟時間不低于28d,砌塊砌筑砂漿必須是專用的。設置拉結筋、構造柱、圈梁等構造措施,還有施工隊員素質低,缺乏施工經驗,對砌筑高度、材料濕度控制缺乏經驗等產生的砌體質量問題,這又是引起墻體裂縫的三大原因之一。
墻體裂縫的存在會削弱墻體截面,破壞墻體整體性,降低構件承載能力及抗震性能,較嚴重的裂縫引起墻體滲水、灌風,以致影響建筑物使用功能。
3.1 溫度變化引起裂縫控制措施
(1)混凝土平屋面應同時設置架空隔熱層和保溫層并設通風屋脊、分隔縫,架空板適宜做成淺色,采用鋁銀粉涂料、刷石灰漿或鋪鋁箔,提高熱量反射,降低頂板溫度。
(2)伸縮縫間距控制在規范規定范圍內,頂板應增設伸縮縫,房屋端開間附近及隔15~20m左右設置一道,屋脊分水線及兩端第一間屋面板設伸縮縫,內填柔性材料,上嵌防水油膏,頂板伸縮縫需一直做到結構層,房屋兩端開間橫墻處各設一道;屋面保溫層滿做,屋頂宜做屋頂挑檐,采用屋頂挑檐的做法要比女兒墻屋頂效果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時,應適當增加構造柱。
(3)特殊部位裂縫控制措施。由于兩種材料的線膨脹系數不同,混凝土與砌體接觸處易形成裂縫,因此在兩種材料交接處范圍內,外墻增設一層鋼絲網,再抹灰抹面2~3道,內墻滿鋪纖維網格布,再抹灰抹面2~3道,可有效改善局部應力不均勻狀況,減少裂縫。
當梁跨度L<4.2m,可灌實一個皮孔,當4.2m≤L≤4.8m,可灌實三個皮孔,如果孔內填補三皮后砌體局部承壓強度仍不能滿足要求,應在梁底設置鋼筋墊塊或增設芯柱,當L>4.8m時,其支承處宜設壁柱。
3.2 施工技術缺陷產生裂縫的控制措施
(1)保持原狀結構:基礎施工開挖不得破壞基底原狀土結構,超深應采用人工地基且地基承載能力大于原天然地基承載能力;內外墻須同時砌筑,相鄰部位砌體不得高差過大(不易超過3層),當存在荷載差異時,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重后輕、先高后低、先主體后附屬,減少沉降差。
(2)冬季施工遵照冬季施工方案,按冬季驗收規范、標準進行驗收。
3.3 墻體材料自身收縮引起的裂縫控制措施
(1)在某些部位設置灰縫鋼筋,為了防止產生明顯收縮裂縫需設置灰縫鋼筋。墻洞口上、下第一道、第二道灰縫,每側長度≥600mm;樓蓋標高以上,屋蓋標高以下第二或第三道灰縫和墻頂部位;灰縫鋼筋間距≤600mm,宜通長設置,允許搭接時,鋼筋搭接長度≥300mm;兩端錨入相交墻或轉角墻中,錨入長度≥300mm,可進行灰縫鋼筋的防腐處理。
(2)合理設置控制縫,控制縫是通過減少約束和允許產生變形消除墻體的水平拉應力,在墻中可能產生應力集中的部位設置垂直分隔縫;墻高或墻厚變化處設置豎向控制縫;門、窗洞口一側或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對于3層以下的房屋,沿房屋墻體全高設置,3層以上房屋,可僅在1~2層和頂層墻體適當位置設置;基礎施工縫處,墻、柱聯接處;控制縫在樓、屋蓋處可不貫通,縫寬不大于12mm,縫內填彈性密封材料。
(3)建筑物墻體中設置配筋帶。配筋帶宜設置于樓蓋和屋蓋處的墻體頂部,其間距不應大于2400mm,不宜小于800mm。
綜上所述,在進行房屋墻體裂縫處理過程中,相關措施的應用,必須要注重結合實際情況,從房屋建筑的實際出發,對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這樣一來,才能夠保證房屋建筑質量。
總之,墻體裂縫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建筑物的美觀性,還會影響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可以說在房屋施工的過程中墻體是關鍵的項目,它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建筑的結構。因此,施工單位的相關技術人員都要掌握各種墻體產生裂縫的原因,且認真仔細的分析,并采取有效可行的預防措施,積累經驗、不斷改進完善就能有效地減少結構和構件的各種裂縫,有利于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提高建筑質量,減少小業主與開發商的矛盾,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蔡泉源.工民建工程施工問題及科學管理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9).
[2]曹健.論工民建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的提高[J].科技與企業,2014(01).
[3]謝 淼.針對工民建施工技術的常見問題討論[J].中華居民(下旬刊),2012(10).
TU746.3
A
1004-7344(2016)14-0320-02
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