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宣傳信息中心(12365舉報處置指揮中心) 830004)
以先進標準引領發展
——關于企業產品標準質量的思考
陳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宣傳信息中心(12365舉報處置指揮中心) 830004)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較之于國外企業,由于發展水平的差異,我國企業在面臨同樣的市場與競爭時所所承受的市場壓力明顯更大。然而,作為企業組織生產的依據,產品標準儼然是企業開創市場、占領市場、引領發展的重要武器之一?;诖?,為了生存與發展,我國企業理應對產品標準質量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對我國企業產品標準質量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對策。
標準化;產品標準質量;問題;對策
毫無疑問,標準化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提升經濟效益的前提基礎。然而企業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產品標準的制定無疑是最為關鍵的內容之一,產品標準是其他技術標準以及企業生產與質量檢驗的根本依據,只有具備了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產品標準,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產品的檔次與市場競爭力。當然,產品標準的制定不僅要符合國家標準化要求,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國際相關技術法規的要求。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部分企業現行的產品標準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嚴重影響著標準質量水平。
1.1 編寫過程缺乏規范性、完整性、準確性
(1)格式的編寫缺乏規范性,編寫細節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沒有標注圖號與表號、計量單位漏標或不符合法定要求、質量指標與產品規格系列數值有效數字位數不統一、書寫(格式、代號、字體、符號、字號等)不符合標準規定等。
(2)編寫內容缺乏完整性。一方面,部分企業雖然有針對產品標準質量的質量指標規定,但并沒有相應的試驗方法;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缺乏針對產品標準的檢驗規則,并沒有對如何進行出廠檢驗、型式試驗以及合格判定等做出明確規定。甚至還有部分企業的產品標準嚴重缺乏相關于產品包裝、貯運、標志等方面的規定,直接導致出廠后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嚴重缺乏質量保障措施,存在質量隱患。
(3)“規范性引用文件”的編寫缺乏準確性。這方面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引用排列的順序不恰當。部分企業的產品標準習慣于按照頒布的年代號為順序或者以正文中的先后順序為序來進行排列,這樣的排列方式明顯缺乏科學性,會直接影響到規范性應用文件的使用效率。②缺乏對查驗時效的重視,在引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已經被替代的舊版。③名稱以及應用好的表達不當。部分企業連續引用了幾個產品標準,但在表達上并沒有將這些具體的名稱、引用號等表達出來,僅僅寫了主名稱、主號[1]。
1.2 企業產品標準質量不一,同行業間存在不公平競爭
在制定企業產品標準的過程中,一旦沒有嚴格把關,質量指標上必定就會存在寬嚴、高低之分。部分企業在產品標準的制定上相當嚴格,質量指標的定位也較高,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任何變化,即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質量監督檢查,將指標檢驗不合格的產品糾察出來。但部分企業在制定產品標準時并沒有做出嚴格要求,質量指標的定位較低,這就使得部分質量指標并不合格的產品在質量監督檢查中順利通過檢驗。因此,如果僅僅按照企業產品標準來判定各個企業產品的質量的話,是存在不客觀、不公平的。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企業在制定產品標準的過程中,有意規避產品的安全性指標(如涉及到人體健康、財產安全、人身安全的指標等)。諸如塑料筐這類型的產品,由于其主要的用途是運輸新鮮食物(如新鮮水果),因此其原材料不僅要符合產品標準中的相關規定,同時還要符合《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等相關衛生指標。但部分企業所制定的產品標準中僅僅對外觀、箱重、尺寸偏差等簡單的指標作出了明確規定,有意規避了這些安全性指標[2]。
2.1 進一步提升編寫質量
①加強標準人員的培訓工作。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如生產、銷售、質量、科研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產品標準的編制人員、審差審批人員等)開展培訓活動,不斷提升他們的標準制定業務能力。②充分借助標準的編寫工具。在實際的企業產品標準編寫工作中,完全可以充分參考《標準的編寫》(中國標準出版社)一書,并上網下載相關軟件(如中國標準編寫模板等),充分利用這些標準的編寫工具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編輯性錯誤以及人為操作的失誤,從而讓標準文本的編寫效率與質量得到極大提升。③查新引用標準。之所以在引用標準的過程中要查新,其根本目的在于:a.核查標準名稱、代號是否有變化以及產品標準是否是現行的等。b.針對新標準中有改變的內容及條款,應重新考慮是否適用,是否繼續引用。
2.2 進一步加強企業產品標準的審定工作
眾所周知,企業產品標準必須在地方質監部門進行備案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诖耍a品標準備案前的審定工作對產品標準實效性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具體來說,在審定企業產品標準的過程中,標準文本的規范性(即編寫標準的格式與細節)并不是審定的重點內容,而應對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強制性標準規定等實質性內容才是審查的重點對象。在實際的審定過程中,始終應該以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以及《標準化法》的立法宗旨與精神為出發點,將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全部性能指標充分引用到企業產品標準中,絕不能夠降低指標。與此同時,企業在制定同種類產品標準的時候,可以對推薦性的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中的主要性能指標進行充分引用,并將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中涉及到特性和安全性的指標規定完全引入到其中。然而,針對一般性的指標來說,企業則應該嚴格依據產品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性引用。
總之,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是一門交叉綜合的知識,提升產品標準質量的手段并沒有固定模式,只要不斷加強標準化意識,以提升產品檔次、產品市場競爭力、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走“標準興企”、“技術創新”的發展之路,企業產品標準質量必定就會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1]黃德利.關于企業產品標準中檢驗規則編寫若干問題的探討[J].上海標準化(上),2010(11):30~35.
[2]張勇.制定企業產品標準要提高質量意識[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0(09):66.
F273.1
A
1004-7344(2016)14-0314-01
20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