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華
(國網三明供電公司 福建三明 365000)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探討
林志華
(國網三明供電公司 福建三明 365000)
隨著電力企業的逐步發展,電力信息通信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電力信息通信是由電力信息與電力通信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構成,二者存在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矛盾關系,完善優化電力信息通信系統,使其成為一體化的運行模式,對提高電力信息通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還能滿足當今社會不同的信息通信需求。通過深入分析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的建設基礎與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從中不斷優化技術,以推動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發展。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人們對智能信息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長,電力企業進一步加快了改革創新,逐步發展網絡智能化的電力信息通信系統。在電力信息通信系統中,其主要核心為電力企業運營和運行狀況,而網絡智能化的電力通信系統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全面的深入了解電力企業的運營和運行狀況,并且不斷融合信息通信業務,深入優化電力企業管理措施,以達到合理分配信息通信資源的目的。為了提高客戶的服務能力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推進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還需要不斷優化完善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
1.1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本質和目的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是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建設發展需求而衍生的,結合實踐需求,不斷的融合現代化科學技術,綜合統一電力企業的生產模式、管理方法、規章制度等,促使系統一體化運行,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管理體系和能力體系是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關鍵構成,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相關管理要求執行任務命令,將資源整合后再開展運維程序,科學合理的分配職責、分工組織,這對規范電力企業的安全標準、提升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
1.2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電力信息通信網絡中,信息與通信各自呈現獨立狀態,缺乏統一性、系統性,嚴重阻礙了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的發展。其次,由于當前應用普及的通信方式較多,缺少固定的通信模式,導致無法充分利用信息與通信方面的資源,造成了資源大量浪費的情況,無法為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信息資源環境。因為電力網絡和通信網絡的監控系統未能統一,各自獨立運行工作,無法通過實時監測的數據來分析評估信息通信運維的運行狀態,也就代表無法準確定位故障點,分析故障原因等,無法為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提供科學準確的支持。當前落后的電力通信網絡嚴重制約著智能電網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由于信息與通信的獨立性,導致電力信息通信網絡未能較好的優化完善,制約著電力信息通信對智能電網的支持與發展,阻礙了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行體系的發展。其次,缺乏科學有效的統一管理模式。無法規范多樣化的電力信息通信形式,信息與通信資源大量浪費,且安全穩定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這對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2]
隨著當前電力電網建設腳步逐步加快,以信息通信為主的平臺主要用于連接電能各個環節,如用電、發電、輸電、變電、調配等,是電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當前,許多電力企業為了深入改革創新,加快企業發展,廣泛應用信息通信技術,并不斷促進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革新,不斷提升電力信息通信的地位,使其從被動地位變成主動地位,原本的單一模式逐漸發展成為多種模式并存,通過不斷的優化創新電力信息通信網絡,可以全面提升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性能,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
3.1 優化革新電力資源信息模型
資源信息模型是支撐電力信息通信業務的基礎,通過深入分析了解資源信息的概念、定義與分類,為優化革新資源信息的模型提供科學依據,保證資源信息的安全性、穩定性。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需要可以從物理條件和業務內容等方面對資源信息的模型進行優化改造,使其能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電力行業與電力技術。[3]
在電力企業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相對于其他行業較早,但是一直未能得到較好的創新發展,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已逐步呈現落后狀態,對電力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對舊的資源信息模型進行反復調試和檢驗,不斷優化革新資源信息,重組資源信息數據模型,增強電力資源信息模型的綜合功能,以滿足電力行業發展需求。
3.2 融合檢測數據
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發展,必須使原本互相獨立的信息監測系統與通信監測系統能夠融合統一。信息監測系統和通信監測系統在獨立運行的狀態下,造成了傳感器主體數量增加的現象,導致控制程序變復雜,面臨龐大的數據量和數據種類,當前信息監測系統的準確性較為欠缺,造成了基礎工作難以快速、準確、有效的開展。將信息數據與通信數據進行融合,可以在保留原始警報信息的前提下減少警報發生的次數,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更全面的收集整理數據資料,為電力企業基礎工作提供便利。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力度創新相關技術,比如接口集成、數據實時監測和顯示、數據推送、物聯網環境下智能標簽高效接入等,提高各個技術環節之間的兼容性,以最大化合理運用資源,實現準確定位。[4]
3.3 配置科學合理的預警設備
在電力通信系統中,不同的網管系統管理著不同的設備,這些網管系統分散存在于物理空間中,導致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通信系統的故障和隱患,對于統一調度全網系統十分困難,造成了無法科學準確的評估預判全網系統的實時運行質量、負荷承載能力、負荷承載趨勢等,限制了整個系統的宏觀調控,這不利于電力信息通信系統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技術人員準確了解檢測報警系統的規則設置,通過深入分析報警信息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系統應用接口的兼容性,優化重組更加科學化的預警設備和設施。比如適當調整預警系統的內部結構體系,在系統中通過模擬代理等方式添加新的代碼,并對新添加的代碼內容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使電力測評能夠適用于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下,達到提高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水平的目的。
3.4 革新技術
高新技術支持著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諸如云空間、虛擬技術等,這些技術促使電力信息系統與電力通信系統呈現統一化模式不斷發展。隨著電力信息通信系統越來越廣泛應用眾多高新技術,高精度的技術含量、強大的技術支持在電力信息通信系統中越來越為重要,傳統的現場人工作業的運維方式逐漸被打破,新的集約型遠程操控方式取而代之。通過加快建設完善橫向、縱向等全方位覆蓋的信息運用和監管平臺,促使操作系統和控制系統形成橫向集成,并且能夠上下聯通,成為了一種新的簡便的運維管理結構,打破了傳統信息管理和監管運維系統的局限性。這種全面的運維管理結構主要將主機、網絡、軟件、設備、終端等構成一體,形成綜合基礎架構,在良好的控制局面下,能夠按照統一標準規定進行實時監控、全面管理、控制閉環、合理分析規劃等工作。[5]
這種運維管理結構主要是將管理面與運維面進行融合后,同步研究改進,在原本的安全網管、智能監測機房、信息系統等前提下,在設備和軟件中加入成熟的集成信息化管理技術,形成一個包含了資源運用情況、業務承載現狀、實體運行狀態的管理結構體系,使其綜合功能更全面、更準確、更快速。同時,該系統的集成度越高,也就必須預留接口,便于后續擴充,提升一體化運維系統的數據分析與評估能力,以推動電力信息通信的發展。
綜上所述,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建設是為了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是當前電力行業發展的首要目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下,電力企業逐漸加大了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的建設,以實現更高效、更準確的梳理電力信息化建設與電力通信網絡系統的關系。針對當前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通過革新技術、優化資源信息、融合檢測數據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決了問題,為建設現代化智能電網以及整合電力通信資源提供有力的支持,促使電力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推動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智雨,李剛,彭博.淺析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J].通訊世界,2016,09:78.
[2]郝文娟.電力通信運維體系建設研究[J].科技資訊,2015,31:45~46.
[3]徐亭亭,馬建生,李明明.淺析市縣供電企業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模式[J].科技風,2016,05:96~98.
[4]趙子巖,張書林,李揚,鄭蓉蓉.電力通信運維體系建設的思考[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3,12:58~61.
[5]周彩霞.電力信息通信中運維管理系統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1:99.
TM73
A
1004-7344(2016)20-0049-02
201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