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平
(榮縣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站 四川自貢 643100)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
鄒德平
(榮縣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站 四川自貢 643100)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小型農田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發展、農民生活、抵抗洪水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農村建設背景下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現狀及對策進行了深入論述,以期對提高我國小型農田水設施建設質量有所幫助。
新農村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導方針在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影響下,發展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全面展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數量、分布廣,作為農村水利工程的基礎,已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力量,洪水和抗旱性,糧食生產的發展,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逐步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受到許多客觀因素,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逐漸出現,不清楚責任,投資不足,落后,管理不善,它已成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嚴重危及國家糧食安全。在這里,我們迫切需要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和管理,以確保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水利工程是農業的命脈,為農業生產提供堅實的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好壞決定了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在農村工作中,要把農田水利工程作為重中之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有利于提高農業灌溉效益,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因此水利工程建設有助于我國新農村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農田水利的建設,早在秦朝時期,就建成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鄭國渠、靈渠水利工程;新中國成立之后,又掀起了水利工程建設的高潮,現在大部分水利工程始建于20世紀50、60年代。2011年,中央頒布了相關水利建設文件,要求各地區結合當地的灌溉條件,因地制宜地興建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提高地區的灌溉效率。
近年來,部分省份出現了嚴重的旱情,嚴重暴露了我國農田水資源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勻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部分地區存在著農田水利工程的不完善現象,造成了農業經濟的極大損失,因此,水利建設部門要把握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要點,有針對性地完善水利系統。
長期以來,我國黨中央、省、市、各地政府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作為工作重心,其逐年加大關注、投資力度,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我國農業供水嚴重失衡。此外,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缺乏合理性、規模性,其的利用價值不高,導致局部地區出現重大干旱現象,對當地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具有極消極影響,甚至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由此可見,建立、完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筆者以同江市為案例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以窺見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現狀。黨中央于2009年投資30余億以對全國重點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扶持。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各地政府亦給予重點縣60余億元扶持,每個重點縣可支配的建設資金約為2000萬。較2009年而言,2010年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總資金量上漲71.3%。
2010年,我國興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重點縣數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啟動了加固、除險重點小型水庫工程,這對落實大中型水路加固、除險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實踐證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為廣大農民謀福祉,有利于推動新時期農村農業發展進程。經過多年建設,我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重點縣發生了巨大轉變(不再重建設輕管理,而是建設、管理并重;重點建設取代形式建設;集中投入取代分散投入;整體推進取代單項突破),通過降本增效以提升農民經濟效益,極大改善了重點縣水利設施的狀況,創新了農田水利建設模式,有效提高了項目區農業綜合生產質量,然而,小型農田樹立設施存在著很多令人擔憂的問題。
4.1 工程質量差,不能達到標準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于農民自建、自管工程,盡管在灌溉、防洪區域中指定的規劃或地區水利工程規劃建設和維護保養標準,但缺乏必要的施工組織、監督檢查和驗收的建設和維護維修管理措施,比如,加上農民自己的施工人員,施工單位本身沒有質量意識,相關建筑標準執行不到位,沒有專門的質量檢驗部門和人員,工程建設質量和維修維護以滿足標準的要求。
4.2 管理機制不健全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產權不明,不進行維護和管理責任,困難操作和組織滯后,傳統的組織不匹配與當前形勢下,新的機制尚未建立。家庭聯產承包制后,鄉鎮集體的功能逐漸下降,大多數由集體管理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不明、責任不明,一些建筑、無人管理的現象很常見。近年來,盡管拍賣、合同、租賃、轉讓、股份合作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改革,但仍然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一些地方,主要由水用戶協會建立了農民自己管組織,但協會發展操作不標準,低水平的管理,工作缺乏資金、工程維護維修資金保障,影響項目效益。
4.3 建設投資
主要是平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更加緊張,可以節省省、意識,嚴重限制了小型農田水利項目。新農村建設以來,雖然國家大力支持農村水利建設和管理、規劃布局、項目進度和預算大傾斜。
5.1 加強質量監督,建立監督制度
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工程設計和投標過程需要嚴格的管理。從的角度大小的審批項目,提高工程資格認證制度,確保招聘人員有一定的資格,沒有資質的單位和個人禁止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程序水利工程設計、施工設計圖紙必須密封資格徽章使用;任何水利建設項目,應當由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公開招標。招標組織建設單位和在這里至少有三個或三個以上企業或建設單位,以引入競爭機制,以確保項目的公正和公平。
(2)工程建設訪問系統和監督系統。建筑公司聘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必須在這里建設相關證書,在這里建設行政部門負責發放和檢查,在項目的開始是在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需要配備合格的質量檢測項目的各個部分,填寫檢驗記錄,特別是一些可能影響建筑材料、施工質量的相關權威部門檢測和識別,它可以成為法律材料工程。在仔細填寫測試記錄,甚至同時驗收和項目管理必要的基礎準備充分測試。
5.2 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審批流程
必須根據應用程序審批的規劃、建設、交付驗收的原則,加強宣傳,科學的管理,使周圍的農田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不斷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農村中小工程內容廣泛,農田水利項目包含應該統一管理,合理規劃和布局。同時,需要建立系統的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相應的批準。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前,完善規劃體系至關重要。在進行編制、規劃時,須遵循統籌安排原則,將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需求納入考慮范疇,并將工程、非工程措施有機結合及全面開展各類型工程建設,以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協調發展。在縣級農田水利規劃基礎上,將有關部門水利項目資金進行有效整合,以確保統一規劃、使用資金,從而提升資金使用的有效性。此外,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法律尤為必要。不論是國家還是省級政府,皆應制定、出臺相關法律,以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值得注意的是,法律還應對農田水利的各方面內容進行詳細規定,例如:建設體系、各級政府權責、投資機制等。
5.3 多元化,提高建設標準
根據大量的建設資金,對項目進行全面高標準設計和施工。因此,深化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執行計量,增加水費的強度,增加水費,改善水的能力到小型農田水利項目,促進水權制度的改革,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在水利社會籌資機制中,增加政府投資,各級政府應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使這些專項資金用于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和維護,并確保項目順利。
綜上所述,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在促進農業發展、確保農民日常生活用水,在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因此,規劃、建設和發展這一系統性的工程,必須要保持長遠的發展眼光,不僅要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抗洪抗旱,節約淡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還需要為以后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與城鄉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強有力的基礎,促進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1]郭德宏.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價值,2010,29(12):154.
[2]王冠軍,胨獻,柳長順,張秋平,戴向前.新時期我國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村水利,2010(5):10~14.
[3]張延福.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農技服務,2012(4).
F323.213
A
1004-7344(2016)20-0107-02
201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