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電
(宿州市埇橋區桃園鎮林業工作站 安徽宿州 234000)
鄉鎮林業站在生態工程建設中的建設研究
張志電
(宿州市埇橋區桃園鎮林業工作站 安徽宿州 234000)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不僅增加了對生活質量的追求,還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其中,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環節,而鄉鎮林業站對林業生態工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順利進行生態工程建設,要加強對鄉鎮林業站的重視。
鄉鎮林業站;生態環境;建設
林業工作開展的基礎建設就是鄉鎮林業工作站,鄉鎮林業站不僅是林業部門中的基礎管理部門,還是林業部門和群眾之間聯系的紐帶,不僅如此,它還有助于林業建設在鄉鎮農村的建設。我國一直提倡退耕還林政策,并且在一些鄉鎮進行了試點建設,經過十幾年的悉心工作,我國的退耕還林政策初見成效,對森林結構和資源的分配進行了合理的分布,從而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改善了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鄉鎮林業站響應退耕還林的號召,通過質量把關、政府兌現、后期管理等方法對生態工程建設進行規劃。
鄉鎮林業站在生態工程中的建設中要堅持以下原則,以生物措施的人工營造為主,以生態工程進行措施為輔,堅持服從政府的領導、支持農民的意愿,堅持管、封、造相結合的原則,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以科學和法律為依據,對生態工程進行分類設計,分類經營,對喬灌草進行合理的搭配,適時地種植樹木,進行全面的規劃,逐步進行施工,突出生態工程建設的重點,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穩步前進,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鄉鎮林業站生態工程建設的規劃分為內業整理和外業整理兩部分。在外業調查之前,鄉鎮林業站會與本鄉鎮的領導還有知情居民要一起去確定該鄉鎮超坡地和重點水土流失的具體位置,并且以調差的具體位置為依據,合理安排調查順序,制定調查的路線,以防檢查中出現遺漏和重復檢查的現象。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要仔細對每一塊退耕還林的土地面積所在的地名、坡向、坡度、坡位等土壤狀況進行調查記錄。除此之外,還要以村為單位,調查規劃中包括農民居住徒弟的具體情況,主要方面包括家庭總人口、主要勞動力和規劃情況等等,規劃情況是指書中要和所在退耕還林區域規劃造林的樹種一致,和造林面積以及退耕面積一致。
在調查過程中,可以使用GPRS技術對計劃調查的退耕還林地點進行確切的定位,落實在清晰的地圖上,便于地點的找尋,節省時間。在外業調查進行結束之后,鄉鎮林業站的工作人員要對調查中記錄的資料進行整理和登記,建立以村為單位的記錄檔案。與此同時,鄉鎮政府和參與退耕還林項目的人民要簽訂《退耕還林合同》,該合同要放入檔案中,其中一份交由鄉鎮林業站的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和保存,另外一份要交給市內的退耕還林的相關部門進行存檔。
鄉鎮林業站做好了對生態工程建設的規劃后,要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中做好對質量的把關,主要包括造林質量、技術指導、驗收三個方面,下面就介紹以下這三個方面:
2.1 造林質量
鄉鎮林業站在退耕還林建設中,要對造林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質量的監督主要包括苗木質量、整地和栽植三個方面。苗木質量是指造林苗木堅持一級苗上山,堅決杜絕二級以下的苗木上山進行造林。整地是指在退耕還林之前要事先進行整地,然后再進行還林項目,按照不同的造林地塊進行不同的整地方式,便于更好地進行植樹項目,有助于樹木的培育和生長。栽植是指在植樹的過程當中要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進行種植,對待那些容易發生干旱的地塊進行帶水栽植。
2.2 技術指導
鄉鎮林業站在進行還林項目之前,要積極開展還林前的培訓班,對植樹的農戶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包括栽植是指在植樹的過程當中要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進行種植,對待那些容易發生干旱的地塊進行帶水栽植等,達到鄉內培訓重點的農民,村內培訓全部農民的效果。
2.3 驗收
鄉鎮林業站實行責任制管理。以“誰造林、誰受益、誰管護”為標準,簽訂退耕還林的撫養管護責任書,把各項責任落實到每個鄉鎮工作人員、每個農戶,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就不會去兌現政策。在外業調查進行結束之后,鄉鎮林業站的工作人員要對調查中記錄的資料進行整理和登記,建立以村為單位的記錄檔案。與此同時,鄉鎮政府和參與退耕還林項目的人民要簽訂合同,該合同要放入檔案中,其中一份交由鄉鎮林業站的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和保存,另外一份要交給市內的退耕還林的相關部門進行存檔。鄉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在還林結束之后要對退耕還林的區域進行逐步的檢查,測量每一塊土地,測試退耕還林區域樹木的成活率,進行驗收。
政府提倡的政策兌現主要分為兌現各類補助金、兌現對農戶的教育、醫用補助金和兌現糧食等等。在鄉鎮林業站政策兌現之前,要堅持鄉鎮林業站依據的原則,以生物措施的人工營造為主,以生態工程進行措施為輔,堅持服從政府的領導、支持農民的意愿,堅持管、封、造相結合的原則,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以科學和法律為依據,對生態工程進行分類設計,分類經營,對喬灌草進行合理的搭配,適時地種植樹木,進行全面的規劃,逐步進行施工,突出生態工程建設的重點,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鄉鎮林業站的相關工作人員和參與退耕還林的農戶簽訂退耕還林的相關責任書,在簽訂的合同上對雙方的責任和權利進行明確的說明。鄉鎮林業站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具體的政府兌現工作。在培訓、各類補助金、醫用和糧食方面的兌現是由農發行直接調撥到鄉里的財政所和鄉鎮的糧庫,鄉鎮林業站要按照退耕還林的登記表進行底冊的兌現。兌現底冊的內容主要包括編號、退耕面積、姓名、各類補助金、經辦人、領取時間和領取人等等。兌現底冊需要分為三份,鄉鎮糧庫、鄉鎮林業站和市退耕辦分別保存一份。
鄉鎮林業站有著“三分造、七分管”的理念,依據這個經營理念,鄉鎮林業站對退耕還林的建設注重后期的管理,為了確保還林成功,狠抓造林后的管理撫養工作是重中之重,積極解決重造輕管的問題。對森林結構和資源的分配進行了合理的分布,從而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改善了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鄉鎮林業站響應退耕還林的號召,通過質量把關、政府兌現、后期管理等方法對生態工程建設進行規劃。根據生態工程建設的造林要求,對造林實行三步的撫育模式。如果林地出現了持續干旱、造林成活率下降的現象,鄉鎮林業站要積極主動地對林地進行澆水,也可以動用消防車對新的幼林區域進行全面的灌溉,從而保證樹木的存活率。除此之外,退耕還林建設還要保證“穩得住,不反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鄉鎮林業站實行責任制管理。以“誰造林、誰受益、誰管護”為標準,簽訂退耕還林的撫養管護責任書,把各項責任落實到每個鄉鎮工作人員、每個農戶,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就不會去兌現政策。
經過對鄉鎮林業站在生態工程建設中探討,我們得知鄉鎮林業站是林業部門最基本的管理機構,鄉鎮林業工作站在林業生態工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事關生態工程建設的成敗,直接影響到生態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有了鄉鎮林業站的支持,才能夠使退耕還林政策有更好的實施與發展,做好生態工程建設規劃、監督并且保證質量和做好退耕還林的后期管理,確保還林的成活率,從而提高農戶與國家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趙喜全,尹哲.林業工作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林業勘查設計,2014(03).
[2]張佩生,鐘全林,程棟梁,伍伯研,孫曉媚.鄉(鎮)林業站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的職能定位[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
[3]吳冬川.新形勢下林業工作站管理對策[J].中國林業,2006(17).
F326.2
A
1004-7344(2016)20-0185-02
20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