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云芳 袁登富 顧先敏
(貴州省凱里市農業扶貧工作局動物衛生監督所)
探討凱里生豬屠宰管理現狀及未來發展
補云芳 袁登富 顧先敏
(貴州省凱里市農業扶貧工作局動物衛生監督所)
近年來生豬養殖成為農業投資的熱門項目,對地區畜禽養殖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力。“屠宰”是生豬產品生產與形成的主要過程,也是影響產品質量標準的核心環節。為了更好地促進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要重視生豬屠宰過程管理與監督,確保生豬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避免有害產品流入市場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結合凱里生豬養殖發展現狀,本文總結了生豬屠宰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管理工作改革提出規劃性建議。
生豬養殖;屠宰管理;問題;對策
我國畜禽養殖業尚處于改革與規劃階段,很多生產環節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足。2008年8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對生豬屠宰及產品安全實施綜合管理,確保人民食用生豬產品的安全性與質量性。為了貫徹這一條例,凱里市開始廣泛實施生豬屠宰管理改革工作,對現階段生豬屠宰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結合地區發展實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對策。
目前,凱里市共建有生豬養殖小區13個,規模養殖場9個,生豬養殖大戶22個,年出欄商品肥豬10萬頭,生豬自給率將從以前的20%左右提高到60%以上。鑒于生豬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未來要重視生豬屠宰管理模式改革,提出與養殖業發展相配套的屠宰管理機制。
隨著凱里生豬養殖業規模日趨擴大化,如何控制生豬產品質量是行業發展重點,也是廣大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凱里生豬屠宰管理依舊存在不足之處,限制了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生豬屠宰管理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管理機制缺失。生豬定點屠宰場、鄉鎮生豬定點屠宰點存在著明顯的不均衡性,尤其表現在管理機制缺失方面。例如,鄉鎮生豬定點屠宰場監管薄弱,機構、人員、經費不到位,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生豬屠宰技術管理水平不高,檢驗人員,相關設施配備不到位。管理機制是生豬屠宰控制的關鍵,若缺乏正確的管理模式,生豬屠宰過程也失去了固定性,屠宰流程、產品質量等難以保障。
(2)屠宰市場混亂。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生豬屠宰必須設定固定的宰殺區域,這樣便于各地區實施屠宰管理制度。現實情況中,凱里市某些鄉鎮有生豬定點屠宰點,大多數鄉鎮還沒有建立生豬定點屠宰點,上市肉產品的質量安全難以保障。
(3)執法力度薄弱。生豬屠宰管理必須依賴于法制建設,法律歸整制度下可提高生豬屠宰規范化水平。目前,屠宰管理科屬于動監所內設科室,動監所有些人員占編不在崗,無法組建一支精干的專職執法隊伍,導致生豬屠宰執法力度薄弱,限制了屠宰管理活動的有序進程,這必然會影響到生豬屠宰執法成效;此外,相關部門對生豬屠宰管理意識薄弱,工作重點未能集中于此類管理,也是影響管理水平的關鍵。
(4)硬件投資不足。硬件設施決定了生豬屠宰管理水平,對生豬產品質量標準也有諸多影響。目前,凱里生豬屠宰管理設施不足,硬件投資缺乏,尚未構建標準化屠宰管理體制,這必然約束了屠宰管理效率。例如,定點屠宰設施條件差,無害化處理設施和肉品品質檢驗設備不健全;產品質檢錄入系統缺乏,相關屠宰數據收集不全面,限制了后期屠宰管理流程的有序進行,這些都影響了屠宰管理機制的可持續性。
新時期國家要求各地區加強生豬屠宰管理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條例,為生豬養殖行業發展提供綜合性保障。結合《貴州省牲畜屠宰條例》及凱里發展需求,要嚴格落實屠宰地點、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提出符合區域屠宰管理需求的營運方案。針對凱里生豬屠宰管理存在的問題,要從政府調控與管理角度出發,進一步細化生豬屠宰管理流程,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決策。
(1)領導機制。以政府參與生豬屠宰管理為中心,不斷調整原有的生豬屠宰管理方案,為生豬養殖與產品開發提供指導性。現階段,凱里生豬屠宰管理機制建設必須加強領導,積極成立專項的生豬屠宰領導小組,為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例如,對定點屠宰領導小組有人事工作變動的,需及時安排專項人員作為補充;不斷落實現有的生豬屠宰管理制度,維持管理工作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
(2)法律機制。堅持法律管理對生豬屠宰市場的調控作用,為地區生豬養殖業發展提供法律援助,進一步懲治非法屠宰、非法銷售等行為。當前,凱里正繼續加強生豬屠宰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①執法人員要加強業務法規的學習。②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工具采取多種方式加大政策宣傳的影響,尤其要加大鄉鎮定點屠宰的政策宣傳,讓城市居民和鄉鎮村民了解生豬定點屠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定點機制。按照定點機制發展要求,落實生豬屠宰管理與改革工作,避免屠宰管理缺失造成的不利影響。通常,要把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規劃、頒證、日常監管責任落實等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進行規范明確;增強實施意見的針對性和操作性,規范部門職能職責;強化執法手段,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推動生豬屠宰工作順利開展;這些都是生豬屠宰管理實質性突破的關鍵,維持了屠宰管理機制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4)監督機制。倡導“管理為主、監督為輔”的營運機制,不斷完善生豬屠宰管理監督體系,為生豬行業發展提供可行的指導方向。鑒于生豬屠宰市場混亂及監管缺失等問題,可從多個方面完善監督機制,例如,對批發商實行嚴格的合同監管考核,鼓勵養殖戶進入市場直銷及屠商批零結合等方式,進一步放開肉品批發市場,支持冷鮮肉專賣經營發展,并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大型超市平抑物價的作用。
(5)執法機制。“依法整治”是生豬屠宰管理的核心理念,只有在國家法律規定范圍內實施屠宰操作,才能實現生豬養殖業、屠宰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則顯得格外重要,可請求市政府組建一支生豬屠宰執法隊伍,從機構性質、人員編制、經費來源等方面給予明確,建立一支專業化、年輕化、高效率的執法隊伍。
總之,生豬養殖是未來農業經濟建設重點,落實好生豬屠宰管理機制是為生豬養殖行業可持續運營提供保障。目前,生豬屠宰管理面臨著諸多問題,管理機制缺失、執法力度不足、屠宰市場混亂等是主要問題。從未來發展決策角度考慮,要充分肯定法律機制的管理作用。落實定點屠宰機制建設標準,借助法律條例實施屠宰管理改革,這樣才能不斷完善生豬屠宰發展體系,解決屠宰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1]許國銀.金平縣生豬屠宰管理的現狀及建議[J].云南農業,2010(11).
[2]王鑒,周玉琨,陳仁紅.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抓好生豬屠宰——淺談農牧部門主抓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的體會與思考[J].中國動物檢疫,2007(01).
[3]張基明.加強生豬屠宰管理的對策[J].中國牧業通訊,2006(07).
[4]賀榮健.徐州:扎實推進生豬屠宰管理,確保豬肉制品消費安全[J].肉類研究,2005(03).
[5]許 芳.基層生豬屠宰管理人員有“兩盼”[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4(01).
S851.43
A
1004-7344(2016)20-0189-01
20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