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昌
(赤水市葫市鎮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赤水 564700)
羊規模化養殖場的疫病防控措施
黎思昌
(赤水市葫市鎮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赤水 564700)
國家經濟戰略指導下,畜牧養殖業開始走多元化轉型之路,引入新品種養殖項目成為收益增長的關鍵。“肉羊”規模化養殖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不僅拓寬了養殖行業收益路徑,也為畜牧養殖業改革提供指導方向。疾病防控是保障養殖場經營收益的基本要求,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可降低羊群的患病率、死亡率,為養殖戶帶來更為豐厚的經濟收益。結合肉羊規模化養殖現狀,本文分析了肉羊養殖場疾病防控方法。
肉羊養殖;規模化;疫病防控;對策
新農業經濟轉型階段,國家對畜牧養殖業給予調控指導,要求各地區建立科學的疾病防控體系,避免疾病隱患對養殖業造成的經濟損失。肉羊規模化養殖場內,要不斷完善現有的疾病防控體系,解決傳統養殖模式存在的疾病隱患。同時,從飼養管理、廠內消毒、綜合防控等方面,為疫病防控及產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肉羊”養殖是鑒于市場需求的新項目,近年來,國內對羊肉食品需求量不斷增多,刺激了農民參與肉羊養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農業經濟轉型帶動了畜牧養殖業發展,貴州省也逐漸開發了肉羊養殖項目,主要品種包括:貴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波爾山羊等,這些都預示著羊規模化養殖產業發展趨勢。由于肉羊品種的特殊性,實際養殖階段依舊面臨著諸多技術性難題,影響了養殖戶的最終收益水平。“肉羊”是畜牧養殖中的特色品種,市場需求量龐大,掌握高效養殖技術是不可缺少的。
我國對畜牧養殖行業出臺諸多優惠政策,鼓勵養殖戶開發新的畜牧養殖項目,實現產業多元化轉型與發展。面對傳統養殖技術存在的不足,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引導養殖戶學習新技術,采取更為先進的山羊養殖模式。
2.1 科學飼養
肉羊養殖場的疾病預防,加強科學飼養管理,增強整體波爾山羊群的健康水平,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如果是集約化飼養,必須做到大、小、公、母分群飼養,按品種、年齡、飼養目的、體質強弱等分開飼養,專人管理.定期對羊舍、用具和運動場等進行預防消毒。這是消滅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防治疫病發生的必要而又重要的措施。此外,除了一些常見病的診治外,還要重視夏季養殖場內的環境管理,控制好養殖區域的病菌感染問題,為肉羊繁殖與生長創造更為穩定的環境。
2.2 加強免疫
季節變化對養殖業是不可忽略的影響因素,不同季節牲畜的生長情況不一樣,關注多發性疾病防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肉羊養殖是風險與效益并存的項目,為了擴大畜牧養殖業的運營規模,必須要掌握市場需求及發展動態,調整現有的養殖技術模式,才能帶動行業收益的可持續增長。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的主要措施,免疫接種可分為預防接種和緊急接種兩類。生產實踐中,應根據本地區(場、群)的傳染病發生的情況和規律、抗體水平、肉羊年齡結構、疫苗性質,靈活掌握和制定一個適合本羊群情況的具體的免疫程序。
2.3 疾病防控
近年來國內畜牧養殖行業快速發展,為農業經濟建設提供了產業結構支撐。實際養殖階段,養殖戶面臨著諸多潛在風險,疾病是影響畜牧生長質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傳染病高發期更需重視肉羊疫病防控處理,積極減少疫病引起的經濟損失,才能建立更加安全穩定的疫病控制計劃。肉羊養殖期間常遇到各種疾病風險,若不及時診治則會造成大范圍死亡,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結合肉羊養殖業發展現狀,掌握夏季肉羊養殖常見病的病因,提出切實可行的診療與管理方案。
“病毒感染”是羊群患病的主要原因,各類病蟲菌易導致養殖區病害率上升,大量羊群出現不同程度的疾病癥狀。因此,重視養殖場消毒管理,對疫病防控與建設具有廣泛的保障作用,也是養殖場內管理工作改革的重點內容。
3.1 消毒設施
羊場應設有消毒室,室內兩側、頂壁設紫外線燈,地面設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墊浸4%氫氧化鈉溶液,入場人員要更換鞋,穿專用工作服,做好登記。場大門設消毒池,經常噴4%氫氧化鈉溶液或3%過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將消毒液盛于噴霧器,噴灑天花板、墻壁、地面,然后再開門窗通風,用清水刷洗飼槽、用具,將消毒藥味除去。
3.2 土壤消毒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爾馬林或10%氫氧化鈉溶液。停放過芽孢桿菌所致傳染病(如炭疽)病羊尸體的場所,應嚴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噴灑地面,然后將表層土壤掘起30cm左右,撒上干漂白粉與土混合,將此表土妥善運出掩埋。
3.3 糞便消毒
羊群糞便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若不及時清理會在羊舍內形成劣質循環,繞指疫病發生率上升。養殖人員要定期進行糞便消毒,為羊規模化養殖創造良好的環境。疫病來說,糞便消毒最常用方法是“生物熱消毒法”,即在距羊場100~200m以外的地方設一堆糞場,將羊糞堆積起來,噴少量水,上面覆蓋濕泥封嚴,堆放發酵30d以上,即可作肥料。
3.4 污水消毒
隨著國家對農業出臺的扶持政策,許多養殖戶開始熱衷于山羊養殖投資,帶動了地區畜牧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消毒是降低發病率的有效方式,最常用的方法是將污水引入處理池,加入化學藥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劑)進行消毒,用量視污水量而定,一般1L污水用2~5g漂白粉。
3.5 定期清掃
夏季屬于高溫氣候,肉羊養殖要注意多方面的疾病防治工作,才能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以免疾病風險對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定期清掃是夏季養殖不可缺少的工作,一般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進行機械清掃;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運動場應每周消毒一次,整個羊舍用2~4%氫氧化鈉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殺帶羊消毒。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肉羊養殖產業,倡導各地區開展肉羊養殖項目,實現了經濟效益增收。無論是從產業發展角度,或者人類健康角度,做好肉羊疫病防控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環境,加快畜牧養殖產業結構升級,必須積極構建現代疫病防控中心。
4.1 技術創新
畜牧業是農業經濟的主要構成,我國近年來大力發展肉羊養殖產業,為農村地區養殖戶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收益。肉羊養殖是畜牧業中的重點項目,規模化養殖可以形成多個產業鏈的融合運營,帶動了養殖戶、地方經濟的協調化發展。肉羊養殖是未來農業經濟建設重點,各地區要落實肉羊防疫管理機制,為肉羊養殖行業可持續運營提供保障。
4.2 法律監管
為了更好地促進肉羊養殖行業發展,要重視肉羊防疫過程管理與監督,確保肉羊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避免有害產品流入市場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從未來發展決策角度考慮,要充分肯定法律機制的管理作用,通過設定相關法律監督畜牧疫病防治工作,解決傳統養殖模式存在的不足。例如,落實定點防疫機制建設標準,借助法律條例實施防疫管理改革,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肉羊防疫發展體系,解決防疫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總之,畜牧養殖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項目,通過養殖業規劃與改造可建立多元化產業體系。其中,疫病防控是極為關鍵的工作,在規模養殖階段建立科學的疫病防控體系,有助于實現養殖效益的可持續上升。廣大養殖戶要樹立正確的疾病防控意識,從多個方面開展疫病防控與管理工作,確保肉羊養殖業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1]周云.江西省生豬腹瀉疫病防控工作簡介[J].中國動物檢疫,2014(10).
[2]謝飛.棗陽市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當代畜牧,2016(12).
[3]井紅蕊,王安靜,陸雅娟.氣溫下降時養殖場動物疫病的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6(04).
[4]王勇.基層動物防疫的改革措施及效果分析[J].當代畜牧,2016(02).
[5]劉 進.動物防疫工作現狀與深化發展思路[J].當代畜牧,2016(02).
S858.23
A
1004-7344(2016)17-0180-02
2016-5-31
黎思昌(1975-),男,漢族,貴州赤水人,畜牧師,本科,主要從事畜牧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