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
(重慶市開縣渠口鎮鎮村建設管理所 重慶開縣 405434)
小城鎮規劃與建設管理分析
余萍
(重慶市開縣渠口鎮鎮村建設管理所 重慶開縣 405434)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城鎮規劃建設的腳步也在不斷的加快。小城鎮規劃建設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在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中,必須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促進小城鎮規劃建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內容。
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資金
小城鎮作為連接農村和城市的重要橋梁,其作用已經顯得非常的重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城鎮規劃建設的腳步在不斷的加快,各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但是在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小城鎮規劃和建設的進度,必須加強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不斷的促進小城鎮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
1.1 小城鎮定位不夠明確
一個小城鎮沒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就等于沒有靈魂。據調查,一些地區由于缺乏對縣(區)情、鎮情的深入調研,沒有根據當地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經濟發展、人口規模及城鎮體系等因素來選擇發展方向,造成小城鎮建設缺乏固有特色和文化內涵,也缺乏進一步加快發展的產業支撐。
1.2 規劃起點不高
目前大部分的小城鎮總體規劃由有一定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但受規劃經費制約,修編詳細規劃的很少,這是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因規劃經費缺乏,未能聘請高層次的規劃設計部門和高層次專家進行小城鎮規劃,造成規劃起點較低,質量不高。
1.3 規劃執行難
從調查情況看,小城鎮總體規劃執行較差,存在不按規劃使用土地和進行建設的情況。其原因除個別領導對規劃權威性認識不足、隨意變更規劃設計外,也有由于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編制不到位,致使規劃實施過程中缺乏操作性強的規劃依據等方面的原因。四是規劃協調不夠。突出表現為城鎮規劃與交通、土地、水利、生態環境等規劃協調不好,影響規劃執行。
1.4 投入機制不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一些縣(區)財政困難,是典型的“吃飯財政”,可用于建設的財力十分有限。同時,由于歷史欠賬多,城鎮基礎設施不配套,功能不齊全,阻礙了城鎮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調查情況來看,目前小城鎮建設投入渠道單一,主要靠國家建設項目,多元化投人機制尚未真正形成。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對社會資本投向小城鎮建設的吸引力不強,存在不少困難。
1.5 管理體系不健全
從調查情況看,一些地區雖然都設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機構,建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隊伍,但是很多地區存在建制鎮小城鎮建設管理缺位和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無人員、無經費的問題。城鎮管理“政出多門”,土地、城管、交通、社會治安、社區管理及流動人口管理未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綜合管理體系。規劃區內特別是縣城周邊和城郊農民建房隨意性大,管理不到位。
1.6 城鎮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小城鎮沒有建立或完善城鎮建設管理制度,沒有嚴格依法辦理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手續,為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2.1 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思路
①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不同小城鎮的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發展程度各具特點,對小城鎮建設不能等同要求,同步發展,而應按照規劃超前、規模適度、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要求,突出發展重點,立足產業特色,進一步明確小城鎮的定位和發展水平,把小城鎮建設成為布局合理、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和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②堅持產業支撐、特色帶動。堅持小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并舉,立足小城鎮區位資源和產業基礎,培育壯大城鎮支柱產業發展。③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要避免走均衡推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進,有選擇有步驟地優先發展重點小城鎮,進而帶動一般鄉鎮加快發展。④堅持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注重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大力推進小城鎮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共同發展。
2.2 完善城鎮規劃體系,加大規劃修編力度
①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指導,盡快完成小城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搞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環境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等的協調銜接工作,同時,要做好市與縣區規劃的協調銜接工作。②加快城鎮詳細規劃編制。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方向,高起點編制工業、商貿、住宅、文化等小區詳規,以及近期建設規劃和重要景觀設計,提高城鎮建設水平。③市、縣(區)安排專項補助資金,保證重點規劃編制費用,確保小城鎮規劃修編如期完成。④積極培養和引進規劃編制專業人才,切實改變目前縣(區)規劃專業人員緊缺的狀況,為小城鎮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人才支持。⑤加強規劃管理和執法。要保持規劃的連續性,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對規劃的實施管理一定要嚴格,對不遵守規劃的建設行為一定要認真查處。
2.3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①積極爭取國家建設項目。認真做好小城建項目篩選儲備和申報工作,把城鎮規劃落實到項目中,通過項目建設實施城鎮規劃。特別是要通過重大項目的實施,形成支柱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吸納農村人口,壯大城鎮規模。加大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申報力度,使我市更多的建制鎮被列為國家和省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從而得到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②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小城鎮建設。各縣區也按照一定比例拿出相應的配套資金,專項用于小城鎮建設。各縣收取的城市維護費應全部用于小城鎮建設,嚴禁截留挪用。小城鎮集體存量土地收益,除應上繳縣區財政的部分,應全部留給小城鎮政府,專項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方引進資金和項目,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吸引到小城鎮來,形成聚集效應。同時,加快小城鎮各類市場的建設,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小商品批發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積極發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詢、交通運輸、餐飲、旅游等第三產業。④充分運用市場機制,不斷拓寬小城鎮建設融資渠道。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通過采取獨資、合資、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小城鎮住宅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2.4 深化體制改革,增強小城鎮發展活力
①深化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勵先富起來的農民,帶資金到城鎮建房、買房落戶,辦廠經商。凡在小城鎮有固定住房和有穩定生活來源的農民,均可根據本人意愿轉為城鎮戶口,并在子女人學、參軍、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同時,要正確處理進城農民與承包地和宅基地的關系,對進城落戶農民,可根據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鼓勵其有償轉讓承包地的使用權。②合理安排城鎮建設用地,在保證縣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小城鎮建設用地需求。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放開搞活土地二級市場,實行“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使土地收益成為城鎮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在堅持土地有償使用和嚴格用途管理的前提下,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通過轉讓、出租、入股等方式直接進入城鎮土地市場。同時逐步實行農民宅基地的有償轉讓。根據小城鎮建設的需要,建議市級規劃及土地管理部門適當下放審批權限,對一定限額內的小城鎮建設用地可由各縣負責,并將城郊村鎮規劃審批權下放到區上或授權各區進行審批,以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區級政府建設小城鎮的自主性。借鑒大通縣城新區開發建設等成功經驗,對城鎮存量土地和其它存量資源實行有償開發,采取多種形式盤活土地資產。同時,通過改造舊鎮區、土地整理、開發利用荒地和廢棄地等工作,真正做到既節約土地,又能促進小城鎮建設。
2.5 堅持建管并重,加強小城鎮管理
①完善小城鎮管理體制。健全小城鎮規劃管理機構,重點鎮要設立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一般建制鎮要有專職人員進行管理。②全面加強城鎮管理。從治理臟、亂、差入手,依法加強城鎮管理,著力創造環境優美、優良秩序、搞好優質服務,提高城鎮文明程度,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鎮意識的教育,發揮群眾建設管理城鎮的積極性。③制定加強小城鎮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城鎮管理規范,逐步把小城鎮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2.6 建立健全小城鎮建設協調和激勵機制
市、縣區要建立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協調、調度和督查制度,研究有關政策,及時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規劃建設部門與交通、土地、水務、環保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在土地、市容、交通、治安、社區管理方面搞好綜合協調,特別是要加快建立市容環境管理機制。建立小城鎮建設綜合評價體系,實行縣區、鎮二級小城鎮建設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加強對小城鎮建設工作的評比考核,激勵各級黨委、政府創新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
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管理,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的重要實踐,是建設青藏高原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戰略選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實施擴市提位戰略。要抓住機遇,加強管理,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1]馬建新.科技發展與小城鎮建設[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06):56~57.
[2]趙明綱.正確認識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的問題[J].消費導刊,2007(08):23~24.
[3]張協奎,舒剛柏.當前內地小城鎮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S1):78~79.
TU98
A
1004-7344(2016)17-0320-02
2016-6-1
余萍(1975-),女,工程師,主要從事規劃建設管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