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曹維國 何洋
【摘 要】昌江核電主電源GIS設備由江蘇中興創元高壓電氣有限公司制造,開關站采用3/2接線,保證了經濟性和安全性,共6組出線,其中兩組為備用;此次主電源倒送電,GIS是主要設備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關鍵詞】主電源;GIS;3/2 重要性
1 調試項目
以下調試試驗項目未按調試先后順序進行書寫,由于本次GIS調試內容較多,以下只列出了部分主要的試驗項目。
1.1 各氣室的密封性試驗
采用局部包扎累計法測試:試品局部用塑料薄膜包扎,經過一定時間的累計后,測量薄膜內SF6氣體濃度并計算其泄漏率以判斷是否符合規范;本次調試是用靈敏度不低于1*10-6(體積比)的檢漏儀進行檢查,未報警視為合格。
本次試驗是在SF6氣體額定運行密度下進行的。
包扎時間:12小時以上;
試驗壓力:0.6MPa;
判斷標準:40PPM。
1.2 各氣室SF6含水量測試
GIS氣室中的SF6氣體含水量測量應在GIS充氣48h后進行。用微水測試儀測量GIS氣室中的SF6氣體含水量,應符合:斷路器氣室小于150μL/L;其它氣室小于250μL/L。GIS任何氣室每次充氣后,都應對該氣室進行SF6氣體含水量測量。
本次調試,所有氣室SF6含水量均符合要求。
1.3 測量主回路絕緣電阻
當GIS安裝完畢后用2500V兆歐表測量主回路(包括母線、斷路器、隔離開關及接地開關)對地絕緣電阻,其值應大于2000MΩ。交流耐壓試驗前后應測量絕緣電阻。
1.4 測量主回路導電電阻
GIS各元件安裝完成后一般在抽真空充SF6氣體之前進行主回路導電電阻測量,測量主回路導電電阻,可以檢查主回路中的聯結和觸頭接觸情況,本次調試采用直流壓降法進行測量,測量電流為100A。現場采用回路電阻測試儀測量。為了便于與工廠測量的數值相比較,測量回路要和工廠內的測量回路相同。試驗時閉合待測回路上的斷路器(CB)、隔離開關(DS)和接地開關(ES),去除接地開關端子上的接地板,給每一被測試區間部位通入100A直流電流,測量回路兩端之間的直流電阻,測量值應不超過工廠試驗測量值的1.2倍。
注意事項:試驗時測試區間應在SF6或空氣中進行,但不能為真空;電流與電壓夾避免重合,并使電流夾在內,電壓夾在外,以免將測試夾電阻帶入;測量時注意開關盒接地板狀態,避免出現分流現象;注意記錄環境溫度。測量回路電阻時的測量點取自接地板處。
1.5 220KV GIS斷路器試驗
(1)測量分、合閘線圈直流電阻
用FLUKE萬有表測量分、合閘線圈直流電阻,其值與產品出廠試驗值相比應無明顯差別。
(2)測量分、合閘線圈絕緣電阻
用1000V兆歐表測量分、合閘線圈絕緣電阻,不應低于10MΩ。
(3)測量分、合閘時間及三相同期性
固有分閘時間概念:由發布分閘命令(指分閘回路接通)起到滅弧觸頭剛分離的一段時間。
合閘時間概念:由發布合閘命令到最后一相主滅弧觸頭剛接觸為止的一段時間。
三相同期性:不論分閘或是合閘,單次操作的各相時間差的最大值。
用開關測試儀測量分、合閘時間及三相同期性。測試應在斷路器額定操作電壓下進行,實測值應符合:分閘時間≤30ms,分閘同期性≤5ms,合閘時間≤100ms,合閘同期性≤5ms。
(4)操動機構試驗
控制線圈端鈕電壓在80%、100%、110%額定電壓下斷路器應可靠合閘,在65%、100%、110%額定電壓下應可靠分閘,30%額定電壓下分閘不動作,分別操作3次,每次操作結果均符合要求。
1.6 隔離開關、接地開關、快速接地開關試驗
(1)檢查操動機構線圈的最低動作電壓
檢查操動機構線圈的最低動作電壓,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2)操動機構的試驗
控制線圈端鈕電壓在80%、100%、110%額定電壓下隔離開關、接地開關、快速接地開關應可靠分、合閘。額定控制電壓下連續進行分、合閘操作5~10次,操動正常。
(3)測量分、合閘時間
用開關測試儀測量分、合閘時間。測試在額定操作電壓下進行,隔離開關、接地開關實測值符合:分閘時間<1s,合閘時間<2s;快速接地開關:合閘時間<8s,分閘時間<8s。
1.7 電流互感器試驗
(1)測量二次繞組的絕緣電阻
采用500V兆歐表,測量各二次繞組間及其對外殼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值大于10MΩ。
(2)二次繞組的交流耐壓試驗
二次繞組之間及其對外殼的交流耐壓試驗電壓為2kV。
(3)檢查極性、二次繞組的直流電阻、變比
本次調試中,極性、二次繞組的直流電阻、變比及勵磁特性,均是采用CT分析儀進行測量的,測量結果與出廠值相符。
(4)測量勵磁特性
測量保護級二次繞組的勵磁特性,二次繞組通入電流,通入電流不超過二次繞組的額定電流,同時測量電壓,記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曲線。當電流互感器為多抽頭時,可在使用抽頭或最大抽頭測量。測量后核對是否符合產品要求。
(5)測量計量繞組的精度
電流互感器的精度測量均是由中試人員進行的,需要進行精度測量的CT為計量級CT。本次測量的CT在線路側。
1.8 電壓互感器試驗
(1)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
采用2500V兆歐表,測量一次繞組對二次繞組及外殼、各二次繞組間及其對外殼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值不宜低于1000MΩ。
(2)繞組的交流耐壓試驗
二次繞組之間及其對外殼的交流耐壓試驗電壓為2kV。一次繞組接地端N對地的交流耐壓試驗電壓為3kV。
(3)檢查極性
將1.5-3V直流電池經開關接在一次側端子上,在互感器的二次側端子上接一個指針式直流微安表或毫伏表。電池和表計的同極性端接繞組的同極性端。若合上開關瞬間指針順偏,斷開開關瞬間指針反偏,則互感器為減極性;反之,為加極性。極性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與銘牌和標志相符。
(4)測量繞組的直流電阻
采用單臂電橋測量一次繞組的直流電阻,與換算到同一溫度下的出廠值比較,相差不宜大于10%。采用雙臂電橋測量二次繞組的直流電阻,其值與換算到同一溫度下的出廠值比較,不宜大于15%。
(5)檢查變比
一次繞組施加電壓,測量二次繞組的電壓,記錄一次側和二次側的電壓,變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與銘牌相符。試驗時應斷開二次繞組接線端與外部的連接,防止二次繞組短路。
(6)勵磁特性測量
二次繞組加壓,施加的電壓不應超過二次繞組的額定電壓,同時測量二次繞組的電壓和電流,記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曲線。本次試驗母線電壓互感器及線路電壓互感器都進行了該項試驗,結果符合要求。
1.9 避雷器試驗
①外觀檢查。
②泄露電流:給避雷器一次側施加持續運行電壓159kV,檢查泄漏電流監測器上的電流讀數,結果小于1mA,符合要求。
③放電計數器動作檢查:用充好電的小電容器夾至避雷器放電計數器的兩側,每點擊一次,避雷器的放電計數器數值就跳動一次。
2 調試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第一串接線邊開關的電流互感器氣室C相出現壓力低報警。
故障描述:2014年4月11日,對主電源GIS進行送電前的最后檢查時發現第一串邊開關電流互感器氣室C相就地壓力表與本體之間的閥門是關閉的,于是巡檢人員打開閥門,聽見咝咝的聲音,初步判斷是漏氣,關閉閥門,聯系廠家進行緊急處理。
故障原因:經廠家現場觀察推斷,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因為當時充氣時漏充,C相沒有充進去SF6;第二種是C相漏氣。
解決方案:為了確定原因,檢修人員先用肥皂水在設備各接觸面上測漏,發現沒有漏氣現象;為了更準確的測量,決定進行SF6泄漏試驗,將各結合面用塑料膜包住,幾小時后用檢漏儀監測,沒有發現報警,初步判定是漏充;對該氣室進行充氣,標記壓力表讀數,幾小時后檢查讀數,沒有變化,最終斷定是漏充。
【參考文獻】
[1]DL/T 596-1996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S].
[2]陳天翔.電氣試驗.2[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