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征
【摘 要】突發事件往往對社會有很大危害,電力應急指揮工作極為重要,而應急系統作為其核心部分,必須不斷完善,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發揮。在此先對應急指揮系統的設計做了分析,然后結合實例分析了其應用。
【關鍵詞】電力應急指揮系統;安全;突發事件
0 引言
電力在當前社會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今用電量驟增,線路越來越長,加大了電力企業的供電壓力。尤其是在突發性事件或自然災害來臨時,往往會帶來重大損失,這時就需發揮應急指揮系統的作用,盡量減少損失。電力應急指揮系統以B/S或C/S為可擴充框架平臺,具有調度管理、DTS監視、天氣預報、視頻會議等多項功能,需要有較快的響應速度,確保信息順暢,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所以如何構建穩定高效的平臺顯得無比重要。
1 電力應急指揮系統設計分析
1.1 整體設計
作為應急系統,必須有完善的硬件軟件設施、極高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以及優越的各項性能,能夠滿足現場視頻播放,并在第一時間進行決策調度的要求。其整體架構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終端/主機結構。這里存儲有大量共享資源供用戶使用,數據處理工作由主機負責,終端主要負責輸入命令,然后顯示相關結果。可見,主機的任務重大,起著關鍵作用,必須具有極高極強的性能和極快的反應速度,才能保證數據處理的準確度和效率。隨著數據庫信息量的增加,主機負載也隨之增加,應當滿足越來越高的要求。相比之下,終端則較為簡單。第二,客戶端/服務器結構,即常說的C/S結構。這是一種分布式計算機模式,客戶端負責用戶的服務請求,把用戶要求和所需信息發送到服務器。工作流程為:管理用戶接口,根據用戶所提的要求轉化為數據信息,經過邏輯處理后,發送至服務器數據庫,在接到服務器響應后將信息顯示在客戶端。服務器負責數據庫的處理,接到來自客戶端的服務請求后做出響應并發送處理結果。一般來說,客戶端的執行結果為前端處理,服務器則為后端處理。第三,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即常說的B/S結構。C/S結構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兩層結構,而B/S結構則有客戶端、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三層結構。
1.2 功能設計
應急系統工作量大,涉及諸多方面,其功能模塊往往又包括很多子功能。比如,系統要能夠進行文檔管理,具體來說,則要具備預案列表、輸入、發送、審批等功能;相關信息需要借助網站展示,具體又可分為系統公告介紹、預案分類、檢索等功能;應急系統是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必須具備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可細化為預警、信息采集、信息處理、查詢等功能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有突發事件發生時,會及時發出預警,并對現場情況和事件嚴重程度做出初步判斷;發布預警信息后,需在第一時間成了應急小組,從專家庫中挑選合適的成員,將其組織在一起;接著系統會根據事件發生的區域和周圍環境自動進行資源調配,包括物資準備、車輛安排等,通過音視頻系統下達命令,確保命令的準確和及時;調配工作結束后,即是事發現場處理工作,車輛上安置GPS裝置,可幫助監控指揮中心隨時了解處理進度;在這個網絡媒體發達的時代,一旦有重大事件發生,必然會有許多新聞報道,應急系統還包括新聞處置模塊,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新聞編寫;最后是對事件進行評估,并向相關部門匯報結果。
1.3 安全設計
首先,要保證網絡安全。因為要聯網,而網絡具有開放性,很可能會受到各種攻擊,比如,病毒傳播、黑客入侵等。另外,也面臨著網絡內部的攻擊。所以,必須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機密性。通常會設置安全認證,并有防火墻和病毒防護裝置,同時加強安全檢測和訪問控制,提高安全服務水平以保證網絡安全。
其次,要保證數據庫安全。數據庫是應急指揮系統的重要部分,為防止數據丟失或被篡改,除了加強安全保護,還要時時做好各種備份,比如,異地檔案備份、日常脫機備份等。
2 電力應急指揮系統的應用和啟示
2.1 案例分析
某市于2015年9月14日18時26分至23時37分遭受暴雨襲擊,為近3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暴雨,降雨量達36.5mm,過程中還伴有大風,幾近12級,每秒風速31.4m。這次暴雨直接導致市電網大面積停電,重災鄉鎮82個,75座變電站被毀,斷線3萬余處,直接經濟損失6280萬元。
在當天17時左右,省電力應急指揮系統發出氣象預警,對該市將出現的惡劣天氣提前發出警報,該市供電公司隨即啟動應急系統,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有關干部,以及縣鄉級供電站站長實行24小時值班,監視電力受損情況。當暴風雨來臨前,應急指揮中心直接通知當地的煤礦集團停止況礦下作業,2千名礦工及時安全撤離。21時左右,某礦區發電多條線路出現故障,應急指揮中心通過視頻會議方式,智慧抗災搶險部在現場展開搶修補救,100多名專業維修人員經過一夜努力,完成任務,避免了一場礦區安全事故。9月15日,近4000人加入抗險救災隊伍,各縣鄉則利用網絡視頻時時匯報現場情況,應急指揮中心根據各自實情進一步商量對策,并及時發放相應物資。
在2015年年終大會上,當地政府對本次突發事件進行了回顧分析,總結了教訓,并出臺相關條例,使得電網安全進一步完善。
2.2 啟示
加強應急管理預防工作。將應急管理工作納人日常工作中,建立常設機構,做好事故可能發生的預測工作,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有效防范事故的發生,這是確保安全生產、減少損失的關鍵。
重視縣供電企業應急體系的建設。加強縣供電企業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和應急裝備的投入,充分利用和整合多種技術資源,規劃和建設覆蓋面廣、功能強大的技術支持系統。
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威脅電網安全運行(包括電力員工人身安全)的各種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搶險和緊急處置體系,真正做到考慮周全、準備充分、應對有力。
3 結束語
電力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今社會各方面都離不開電,這也使得電力安全更加重要,極易擴大為社會公共風險。從近些年來看,各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說明電力應急指揮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我國電網結構薄弱,在今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參考文獻】
[1]劉林.電力應急指揮系統平臺研究與優化[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22(3):35.
[2]李翼銘.省級電力公司應急指揮應用系統建設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1.
[3]鄭泉.電力應急指揮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4.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