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用水總量控制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環節,本文以濱州市為例,分析了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的必要性,針對用水總量控制中存在的用水總量超計劃情況普遍,用水浪費情況突出,水資源管理水平落后三個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即嚴格水源供給,把好“開源關”;節約用水,把好“節流關”;以及加快水資源管理方式轉變。
【關鍵詞】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總量控制;需水管理
為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國務院以國發〔2012〕3號印發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用水總量控制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環節,為此,意見明確中國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力爭到2020年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到2030年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這為我們加強用水總量控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依據。濱州地處黃河尾閭,屬于資源性缺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賴于黃河客水資源,如何控制用水總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成為了應有之義。
1 濱州用水總量控制必要性分析
1.1 濱州用水現狀分析
濱州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屬于水資源極度匱乏區,地下水因鹽堿化難以利用,年均降雨565毫米,民間素有“十年九旱”之說。該區客水資源主要有黃河、漳衛新河、徒駭河、小清河等過境河流, 除黃河外其它河流不僅水量較小, 而且污染嚴重, 利用價值極小。黃河水作為濱州市唯一的客水資源,目前共建有引黃涵閘14座,設計引水能力516立方米每秒,引黃灌溉面積580多萬畝,受益人口360萬人,占全市人口的95%,黃河水在濱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2 黃河水資源特性
黃河水資源總量少,河川徑流量僅占全國2%,卻承擔了占全國15%耕地面積和12%人口的供水任務,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根據預測,2020年黃河河川徑流量將比目前減少約15億立方米,2030年將減少約20億立方米。黃河水資源日趨減少,但流域用水需求旺盛,消耗量已超過黃河承載能力。為此,黃河水利委員會從2010年起開始實行最嚴格的黃河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確保黃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 濱州用水總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 用水總量超計劃情況普遍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濱州引水情況,下表分別對上級下達的年度水量控制指標和濱州當地實際引水量進行對比(表1):
從表格數據來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濱州當地引用黃河水量逐漸增多,且基本都是超計劃引水,這給控制用水總量帶來了壓力。
2.2 用水浪費情況突出
超計劃引用水往往跟水資源浪費密不可分。濱州市屬典型農業區,農業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7.7%,農業用水約占全市總用水量的80%以上。由于灌區技術落后,農民節水意識淡薄,仍是采用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造成了大量水資源浪費嚴重。工業用水方面,由于生產設備陳舊,使得工業單位產品耗水率高,且水的重復利用率也較低,僅在40%~50%之間。而美國、日本、原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就高達75%以上[1]。
2.3 水資源管理水平落后
在水資源管理方式上,傾向于通過工程建設“開源”,主張增加水資源供給量,卻忽視了水資源的需求因素,在“節流”方面研究的太少,沒有有效利用經濟、科技、法律等手段綜合管理水資源,造成了水資源管理片面發展。例如水價調整,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非農業用水經過了五次水價調整,水價翻了40倍左右,而農業用水只調整了兩次,至今十五年一直沒有提高。農業用水基本屬于福利性供給,導致了人們長期不珍惜用水的不良觀念。
3 濱州用水總量控制對策
3.1 嚴格水源供給,把好“開源關”
3.1.1 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
濱州市用水供求矛盾突出,如果再行開發利用水資源,應加強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濱州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都應當與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對于未依法完成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建設項目,審批機關應不予批準,建設單位也不得擅自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
3.1.2 嚴格控制區域取用水總量
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對于超年度用水計劃引水的,黃河部門及時向市政府發函,告知相關情況,提出具體要求。如果確因特殊情況需追加引水的,應當由市政府向黃河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并嚴格履行審批程序,按照取水用途核增農業、非農業用水指標,避免用水隨意性的問題。
3.1.3 嚴格實施取水許可
黃河系統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的,產品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建設項目取水申請,審批機關不予批準。
3.1.4 服從上級水資源統一調度指令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黃河系統實行水量統一調度,制定了水資源調度方案、應急調度預案和調度計劃,對全流域水量實現了科學、合理、經濟的優化配置。濱州市地處黃河下游,應當服從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當地黃河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水量調度執行督查,對于不服從調度指令的,應采取關閘、停止供水等方式進行制裁。
3.2 節約用水,把好“節流關”
3.2.1 節約農業用水
濱州在引用黃河水中,有80%以上是農業用水,因此做好農業節水關系重大。因當地農業節水技術和農民節水意識單薄,導致了農業用水大量浪費。為此,必須全面實施農業節水技術,從引水工程、灌溉技術、引水計量等多個方面,提升節水技術,在農作物引水、穩產的前提下,盡力節約黃河水資源。
3.2.2 實施城市節水措施
非農業用水包括工業、生態和生活用水。下一步,應將節水措施與企業技術改造相結合,嚴格生態用水水費征收工作,并進一步加強宣傳和知識普及,倡導居民節約用水,全方位節約城市用水。
3.2.3 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節水
由于長期農業抵償供水,水費收入低于成本,水利工程管理和維修不能及時跟進,不利于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應發揮市場對水資源的基礎調控作用,適當提高農業用水價格,在保持農業農村穩定的前提下,提高農民節水意識,提高農業用水利用效率。
3.3 加快水資源管理方式轉變
在新時期,加強水資源管理,實現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才是出路。新型水資源管理應該由供給型轉向需求型,不僅注重水資源有效供給量的增加,而且更注重需求管理以供定需,通過提高水資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促進節約用水,達到水資源供給和需求的平衡。在具體管理過程中,應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對水資源實行全面的管理,形成以經濟技術措施為先導,以法律手段為保障,以水權管理為核心,充分發揮水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附之以有效的水行政管理,突出水管理的經濟性、效率性[2]。
【參考文獻】
[1]王文楷,劉荷芬,劉愛榮,王超,宋金葉.21世紀黃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1,20(2).
[2]常云昆,肖六億.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5(4).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