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蘇 唐梓鴻 龍 萍 楊生艷 周榮敏 (六盤水師范學院 553000)
油畫藝術在六盤水旅游宣傳中的運用研究
高 蘇 唐梓鴻 龍 萍 楊生艷 周榮敏 (六盤水師范學院 553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不可缺少,旅游業也獲得快速發展。對于六盤水來說,提高城市的文化知名度,旅游文化宣傳是必不可少的。而油畫創作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六盤水旅游文化宣傳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有效宣傳模式,它有別于文字宣傳和廣告宣傳,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油畫;旅游;形象宣傳
六盤水坐落于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而有“貴州屋脊”之稱的韭菜坪景區也正坐落于六盤水。這里有舒適涼爽的氣候資源,全年平均氣溫為19.8攝氏度,被稱為“中國涼都”;這里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有“國家地質公園”的美譽;這里有成群的古銀杏樹,享有“世界古銀杏之鄉”的稱號。弘揚油畫藝術,宣傳和打造旅游文化產業,形成全新的六盤水旅游文化宣傳模式,使六盤水旅游產業邁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通過油畫藝術宣傳提高“涼都·六盤水”旅游業的知名度和認同感,以直觀的形式宣傳六盤水旅游形象,彰顯六盤水旅游的特色和精髓,使旅游者認識六盤水,了解六盤水。
縱觀六盤水的經濟文化發展,不難看出六盤水是一個工業成市。“江南煤都”是六盤水的歷史源頭。但是目前的城市發展告訴我們,六盤水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那就是經濟轉型,從傳統的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從“江南煤都”到“中國涼都”的轉變。
中國涼都六盤水作為一個新崛起的旅游城市,一個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給六盤水帶來了新的機遇。六盤水十二五規劃提出建設“國際生態旅游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可見政府對旅游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對六盤水經濟轉型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從六盤水本身的氣候資源來看,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平均19的氣溫。故有“19攝氏度的夏天,360度的激情”的美譽,體現了“中國涼都”六盤水是最佳的旅游休閑避暑城市之一。加上奇特的地質地貌構造了神秘的山地文化,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給六盤水的經濟轉型提供了巨大的資源保障。
從北向南,喀斯特自然風貌、古夜郎文化遺址、紅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間文化,猶如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烏蒙大地上。六盤水城區的明湖國家濕地公園、玉舍森林公園、盤縣的世界古銀杏之鄉。加之優越的地理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為展現六盤水豐富的旅游資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1.三線建設博物館
六盤水作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在六盤水城市文化旅游中,三線博物館保留了當年彭德懷指揮三線建設的辦公遺址、三線建設指揮部等建筑物。館內還收藏了三線時期具有典型特點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飲水思源,不忘歷史。通過三線博物館的歷史呈現,時刻提醒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旅游業發展注入了歷史的回憶。
2.盤縣歷史文化
通過文化旅游了解歷史,追逐歷史學會感恩,提升人們的時代認同感。在六盤水烏蒙大地上就有那么一個地方,可供我們緬懷歷史。盤縣妥樂村,素有世界古銀杏之鄉的美譽,風景迷人,物種齊全的生態館中保留著濃厚的歷史文化。還有張道潘故居、紅二紅六軍團會議遺址、盤縣大洞古人類洞穴居住地等。這些自然歷史文化資源給盤縣增添了古樸神秘的文化氣息。同時也傳承了歷史文化、名人文化、紅色文化等等,增添了六盤水地區的文化內涵。
3.六枝夜郎文化
六枝特區屬六盤水,平均海拔1200多米,被中外專家譽為“夜郎都邑之鄉”,據有關文字記載古夜郎國最早出現于戰國晚期。由于土著民族與古越民族的開創、形成與發展,多元一體的文化特色便顯現出來。六枝夜郎都邑文化遺跡,完好保留了夜郎文化,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藝術文化享受,因此油畫藝術在六盤水備受重視。不僅如此,政府也高度重視藝術的發展,并且在六盤水美術館多次舉辦各類畫展,在這些繪畫中油畫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力最強。油畫從題材上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動物畫等,六盤水油畫藝術主要是人物和風景。這些離不開六盤水本身所具有的地理文化環境,渾厚雄壯的地域特征、濃烈樸實的民族文化氣息,給創造者提供了多樣的創作題材。
六盤水屬云貴高原,油畫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本地風土人情,認真觀察自然的美麗景觀,運用嚴謹的造型法則和創作技法,創作出了許多具有本土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品。本土的地域文化為油畫藝術提供了獨特的題材。再加上六盤水師范學院對油畫藝術的重視,有一個雄厚的藝術創作群體,本地的油畫藝術創作氛圍濃厚。
隨著旅游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競爭層次的深入,各個旅游城市都在對自己的主題口號、旅游形象標識進行塑造和宣傳。然而“涼都·六盤水”應該有自己的旅游形象宣傳特點,將油畫藝術廣泛應用到我市各重大對外宣傳活動、各個旅游場所以及廣告牌、手提袋中,打破傳統宣傳模式,建立自身獨特的宣傳模式,借助旅游行業對六盤水進行大力宣傳,提高六盤水的知名度,讓更多的游客認識六盤水,了解六盤水。
通過油畫來宣傳六盤水的旅游文化,結合地方特色和油畫藝術特點,舉辦油畫畫展可以形象直觀展示六盤水的地域風光和民俗風情,可以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舉辦畫展是結合人們生活品味的需求,樹立一面藝術旗幟,選擇具有六盤水民間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的美術作品、生態旅游景點等作品來宣傳六盤水。既為六盤水提升知名度,又帶動旅游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旅游文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加快六盤水產業轉型,提升六盤水的知名度。“使江南煤都”迅速轉變為“中國涼都”,把六盤水推向國際,讓更多的人認識六盤水。采用創新的宣傳模式宣傳六盤水的旅游文化,多渠道宣傳六盤水旅游文化形象。通過油畫藝術宣傳六盤水的旅游文化,使來六盤水旅游的人更加形象、更加直觀地了解六盤水,了解六盤水的人文和風土人情。
楊生艷,(1992-)女,布依族,貴州省水城縣人,學生,藝術學學士學位,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油畫。
周榮敏(1995-),女,漢族,貴州省貞豐人,教師,藝術學學士學位,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油畫。
高蘇(1989-),女,漢族,貴州盤縣人,學生,藝術學學士學位,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油畫。
唐梓鴻(1986-),男,回族,貴州盤縣人,學生,藝術學學士學位,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油畫。
龍萍(1992-),女,苗族,貴州松桃人,學生,藝術學學士學位,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