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馥源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416000)
編舞的空間布置與情感啟蒙
史馥源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416000)
近期的編導課是第一階段的啟發練習,從開始的回作業指問題,到相互之間的了解是一個特別享受的久違的感覺,正式開始學習是從最基本的音樂感受來做起,從音樂構圖到音樂感受,再到即興抒發情感,從內心到肢體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編舞來說,舞臺布置到形象思維,對于舞蹈動作的編創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對于想象力準確性的開拓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我個人認為,舞臺的空間布置可提高立體想象思維,情感的寫實抒發可提高動作的肢體情緒,使得舞蹈更具有敘事性,虛實對比會更強烈一些,可提高觀眾對舞蹈的認同感和切身體會。
音樂構圖;情感抒發;舞臺布置;形象思維。
(一)選曲
從選曲要求來說,要求選取單一的樂器獨奏,目的是為了能準確把握單一樂器所能抒發的情感情節,樂器獨奏也可以使我能清晰的理解節奏和內涵,對于一個舞蹈的內容呈現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同樣也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感。
(二)構圖
采用八拍的形式勾勒每個小節的畫面,這個過程并非音樂的肢體感受,而是要形成一個基本的舞臺布置畫面感,同樣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思維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畫面的活躍感代表這音樂在人腦中是否可以形成音樂帶來的想象空間,不同的節奏和音調的變換可以勾勒出不同感受的畫面,那么還要將畫面有節奏的呈現,這是最關鍵的,畫面的節奏如同將要創作的舞蹈在舞臺上的節奏,畫中有人,人在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這樣的練習雖無肢體上的切身感受,但卻使舞者的頭腦更加豐富,能更深刻的表現音樂給觀眾及舞者帶來的感受,使舞者與觀眾的內心達到共鳴。
(一)傾聽音樂
這一部分我們選取了《鋼琴家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Ennio Morricone)這首曲子,雖沒有看過這部經典老片,但從音樂中可以清晰的體會到一個人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聽音樂、感受音樂,從這一部分可以讓我們真切的去體會一個完整的內心敘述,如果說聽音樂是一種享受,那么從音樂中體會藝術——這個可以讓人把內心真實的展現的門類,是每一個藝術創作者應該用心去體會的。
(二)文字敘述
文字敘述這一部分是可以鍛煉我們是否可以清晰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過程,如果只有感受而不能表達,那么在舞蹈的創作過程中也不會有內容,內心是自己的,而表達是傳遞情感的關鍵一步,肢體語言也是語言表達的一種,甚至可超越語言可以讓觀眾可以真實的感受到,所以,如果連語言都表達不出自己的感受,那么就更無法用肢體來準確表達語言表達不了的那一部分。
情感的表達是所有藝術最重要的來源,如何抒發情感,首先本身得有想要說的語言,這就是內容,之后才能用藝術來更充分的表達,這一部分的訓練,使舞者的內心情感得到充分和生動,可以更有調理的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將語言滲入肢體。以下是筆者在聽音樂的過程當中,結合自身的過往的親身經歷所得出的感受,以現代詩詞的形式描述了整個音樂的跌蕩起伏:
鋼琴家的傳說
我是一名鋼琴演奏者,寧靜的夜是我的世界,安靜的茶杯是我的生活,優雅的鋼琴是我的伴侶,獨處深夜,音調是我的心情,節奏是我的語言,我傾盡所有去感受這端莊的夜晚,這個世界屬于我,還是我屬于這個世界?此時此刻,我想這是屬于我的世界;
我是一名鋼琴演員,我渴望將我的世界與人分享,我渴望將我的波瀾用音樂表達,我渴望在浮躁的世界中留下一片寧靜,洶涌的熱情在音樂中爆發,快樂的時刻在音符中跳動,只有在此刻,我只屬于我;
我是一名鋼琴家,琴就是我的家人,鍵盤就是我的生活,經典的音樂耐人尋味,更有無限的音樂等著我,當我回首往事,過眼云煙的流逝讓我珍惜又感嘆,無法預料的未來讓我新奇又害怕,如果有一天我隨波逐流,希望音樂是我最后的世界。
從音樂欣賞中,我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三個層次,并結合自身去體會和感悟,那么在舞蹈中結構的層次也就慢慢顯現,這可以更好的樹立編舞的層次和提高情感的表達。
(一)環境與人
我在塑造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此時身處一個什么樣的客觀環境?我正在干什么?人們對這樣一件事情是否都深有體會?這樣的一個舞臺的布置是我之前考慮不周密的一個空白,對于“人”這個舞蹈的本體應當賦予更豐富明確的角色和性格,從前面的練習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想象力和感知都不一樣,性格更是色彩多樣,不同的色彩給了我們不同的活著的認知,所以,不同的環境也會給人以不同的色彩,這樣的一個舞臺布置可以給人以直觀的想象空間。
(二)人與環境
我做的這件事對我造成了什么?我的內心受到什么樣的情感沖擊?我接下來怎么辦?怎么將我的感受告訴人們?我將我置身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經過老師耐心的口述和動作示范介紹終于將人與環境和環境與人有了區別的認識,在舞臺布置中這是舞者通過肢體告訴觀眾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真實感受,使得觀眾從內心對這件事深有體會的一個過程,不可或缺。
所以,舞臺布置不僅僅要造“景”,還要造“境”,完整的舞臺布置可以讓人們與舞者共處一“景”,共感一“境”,這樣才可以真切的讓觀眾體會肢體,更能讓肢體也深刻的體會。
(一)角色塑造
抓住每個角色特殊的點,告訴人們自己所要表達的這個角色的感受,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表達此時屬于這個角色的感受,那么一個舞蹈角色的塑造也并非單純的雕塑式的直觀感,而是用肢體和情感表現去讓人們感受到現在舞者屬于哪一種人,這才是舞蹈的肢體魅力。
(二)動作塑造
對于這一部分的練習,我們做了即興編創,老師分別給我我們不同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大多都在注意直白的去告訴人們自己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而忘了自己的肢體展現和屬于這個角色的肢體感受,角色的表達有很多種,似有非有,若有若無,虛實關系的體現尤為重要,動作要建立在自己本身角色狀態的基礎上,要從角色眼中的世界來表達真正屬于角色本身的肢體感受,再將它舞蹈化,編創真正屬于這個角色的動作,而并非單純的形象展示。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必須做到有畫面想象力、有情感抒發的能力、有準確的舞臺布置和賦有形象感的動作和情感,才能進行舞蹈創作的起步,只有先把握了這些,才能更好鋪墊作品,是作品完整并有藝術感和想象力,是觀眾的思維跟著舞者的感覺往下走。
金秋.《舞蹈編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版,第122-136.
史馥源(1990.3--),男,漢族, 湖南吉首,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