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旭 (蘭州文理學院 730000)
淺談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
何 旭 (蘭州文理學院 730000)
美育教學是學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意象教學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對現實社會的正確認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美術教學中,通過滲透美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所以,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學校及老師應當注重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提升學生自身的美學修養,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本文從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的角度出發,簡要探討了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的必要性,分析了美術教學與美育教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且提出了將美育教學滲透到美術教學的具體措施,為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自身修養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美術教學;大學;滲透;美育教育
在當今教育中,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之外,同時還要注重對于學生的美譽教學,美術專業的教學也是如此。在美術教學的課堂教學中,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將美育教學滲透其中,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同時,通過美育教育的滲透,能夠在美術教學的課程結構及課程內容上進行一定的完善,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所以,在實際的學生美術教學中,學校及老師要注重美育教學的滲透,同時也要采取有效的實際措施,將其滲透到美術教育中,由此來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現實緊迫性
結合當前社會對美術專業優秀人才的要求來看,人才必須具備全面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能力。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學校對學生的美術教育就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將美育教學滲透到學術教學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促使學生時刻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來進行學習和工作。這樣的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受壓能力,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加有利于學生接受美術教育,這樣的話,在實際的美術教學當中,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前面發展。同時,結合現實的美術教學來看,其教學結構及教學實踐安排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降低了美術教學質量,阻礙了學生發展,影響了社會型人才的培養。在這樣的現實脅迫之下,將美育教學滲透到美術教學之中,能夠有效改善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弘揚美術教學,促進美術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保證美術專業的社會型人才培養質量。
(二)理論基礎的合理性
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并不是現在才提出來的,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首先是德國的赫爾巴特,早在十八世紀末期,他就提出了相關的理論觀點;其次是杜威,他在赫爾巴特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將美育教學分為社會教學和心理教學,使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之后的數十年里,還有更多的教育家、學者提出相關的理論,推動了美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其實本質上就是要通過滲透,將學生的客觀認知、情感、行為舉止與美術相結合,從而保證學生對日常生活、社會環境的健康審美,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的話,就能夠更進一步促進學生美術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也能夠推進美術教學及美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一)具體目標追求的不統一
美術教學與美育教學是相互契合,相互促進的,其教學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價值觀念。但具體來看,兩者在目標追求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的不同。高校對學生的美育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其教學的方式主要是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持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緩解學生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心理壓力,避免學生出現焦躁不安,壓抑恐懼的心理情緒。學校對學生的美術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及提升學生的審美思想和能力,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地方,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生活的認可度,幫助學生發展形成正確的“三觀”。所以,兩者的目標大致來說雖然是相似的,但是同時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在教學方式方面也會存在不同,如果不能采取正確的措施,在美術教學中合理滲透美育教學,就會是二者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矛盾,阻礙學校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價值導向上的錯位
在學生的價值導向方面,美育教學與美術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錯位。在美育教學方面,主要是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價值導向注重偏向于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在美術教學方面,主要是教師起到了主導作用,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位置來接受老師傳達的知識及審美思想,之后再通過這一系列的審美要求來規范自身行為,發展自身的價值觀念,其價值導向主要偏向于教師。
(三)保密性和公開性的沖突
在教學的原則性質方面,美育教學與美術教學也存在一定的沖突。美育教學注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對于學生的隱私保護做的非常到位,在性質上是表現出“保密性”的。而美術教學主張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美,保證學生的審美塑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需要學生在教學中主動表達自身的觀點和看法的,在性質上是表現出“公開性”的。
(一)觀念上的有機結合
要想有效地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思想觀念上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也就是說,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將一些美學觀點、美術觀念傳達給學生的時候,同時也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建設,重視美育教學的滲透,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為美術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審美的塑造及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重視美術教學對美育教學的影響,因為兩者的作用并不只是單方面的,而是相對的,只有從兩反面同時考慮,才能夠彌補在美術教學及美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到兩者的共同進步,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全面發展學生能力,保證社會型優秀人才培養質量。
(二)教學內容的調整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主要是圍繞教材開展的。這樣的課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應當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做出一定的調整。這樣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自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在美術教學的課程教學內容方面,首先要加入一些有關美育教學的專業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開闊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原有的教學內容要有一定的刪減,將一些理論性較強、概念較為模糊的內容刪掉,多增加一些切合實際、形象具體的內容,還可以在教學中多加一些實際的例子,讓學生在更加真實的環境中學習美術,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發展,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從教學方法來看,傳統的美術教學是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部分,重點突出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無法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應當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想法及個體間的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以及思想觀念的正確形成,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推動兩門課程教師隊伍的有機結合
要想有效的做到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還要注重二者在教師隊伍方面的有機結合。雖然兩者在一些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上存在差異,但是就整體而言,兩者還是存在很多的共同之處,課程教學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要加強美術教學及美育教學這兩門課程之間教師交流,定期舉行教師交流會,大家一起分享教學經驗,總結教學方法,或者可以組建一支綜合的教學師資隊伍,其中包含兩門課程的教師,學校加強對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做到課程知識、課程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當教師掌握了美術教學的專業知識以及美育教學的心理健康知識,使其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得以提升,就能夠更好的利用教學資源,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合理滲透美育教學,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促進學生人生觀念的正確發展,推進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最終培養出全面優秀的社會型專業人才。
我國教育事業正處于改革的新階段,對于社會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傳統的美術教學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事業發展所需,不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應當采取新的教學方式,應用合理的方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從而為美術教學打下基礎,促進美術教學與美育教學的共同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社會型人才。
何旭,性別:男,出生年月:1970.10,蘭州文理學院,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