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國 (云南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 678400)
高職類美術專業套色木刻創作教學的思考
蘇軍國 (云南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 678400)
筆者通過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類美術專業中開設套色木刻創作教學課程的重要性,但是相關的教學研究比較缺乏,從而筆者由此出發,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歸納了幾點教學意見,供各位套色木刻創作教學教育工作者分析參考。
高職教育;美術專業;套色木刻
雖然在我國文化領域,木版畫的創作歷史隨著我國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但是版畫這一屬于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才被作為一個新的藝術名詞引入我國的藝術領域,把之前的木版畫也就是現在的版畫作為一項藝術形式進行創作。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國藝術在版畫領域走上了創作的道路。作為一個藝術家,套色木刻版畫的創作其實是一場凝煉概括與細致刻畫的過程,其顏色不必過多,在畫面內容上有著豐富細膩的要求,從而需要藝術家從凝煉概括出發,在細致刻畫中描繪,將顏色歸納,將畫面制版。
當代版畫的創作過程是首先通過藝術家構思形成藍圖,然后通過制版和印刷而產生最后藝術作品。當代版畫的種類比較多,套色木刻是數塊色板印制而成的木刻版畫中的的一類。套色木刻通過豐富的色彩擴展了版畫的藝術語言,并且其精美絕倫的藝術形式十分引人喜愛。套色木刻根據印刷顏料和所用的紙張的不同又分油印套色和水印套色兩種,這兩種套色木刻各有的特色。在色彩上版畫不同于,所以套色木刻既不同于油畫,又不同于中國畫。一般而言,版畫的色彩偏精煉、概括,追求的是通過最少的顏色套印出最豐富的畫面效果,簡單的講就是套色木刻是在單純簡潔中追求豐富的藝術形式。
版畫是視覺藝術中一個重要門類,高職類美術專業對套色木刻創作的教學,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并且開設這門課程是將繪畫和木刻結合起來,對開闊學生藝術創作的眼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方便了學生理解和體會不同藝術形式的差別,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木刻藝術,不僅僅與雕刻相關,更與顏色的歸納,畫面的凝練,對細節的雕琢等藝術創作都息息相關,通過這門課程,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相關的藝術知識,更會促進學生對其他藝術形式的理解,從而對提高學生藝術鑒賞和創作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鑒于高職類美術專業套色木刻創作的藝術特點,結合教學實踐經驗,特總結以下幾點教學方法,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分析參考。
1.激發創造性學習動機,及時引導啟發,促進創新
套色木刻創作的教學中,教師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行開發。在藝創作中,創造力和想象力對完成一個優秀的作品十分重要。學生的創造力是學生潛力的一種,指的是學生在一定的目的下,運用自己的藝術手段和一切能獲取的資源,發揮創造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作品的能力。創造力可以說是目前套色木刻創作教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創造力的提高是創作好的藝術作品的動力。這就要求套色木刻創作的教師在基礎教學階段重視對學生創作意識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在課程上設定一個固定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能力,而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藝術創作特點進行指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保證自己的個性和創造性。因為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地域,受到過不同的藝術教育,文化的底蘊也參差不齊。在教學中,對于那些了解木刻藝術較少的學生,要多給予木刻方面知識的指導;對于套色藝術知識不足的學生,要多給予這方面的練習。并在此提高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適當地時候擴展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時應盡力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境下,將非常有利于創造意識的培養,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效果
專業套色木刻創作教學過程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可以將顏色渲染,版畫藝術等相關知識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并且有些名作比較珍貴,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講解。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得課堂教學不至于太單調,從而有助于調動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記憶。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多媒體優美的圖文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專業套色木刻創作的興趣。以往的教學,往往以老師講解或者演示為主,學生參與程度較低,很容易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并且高職專科學校的學生更加追求自己的個性,從而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學效率會比較低。使用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配合視頻,更容易促進學生的想象,從而使得作品和學生的情感之間的聯系的建立變得簡單,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接受。
3.充分培養學生的藝術個性,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專業套色木刻創作的教學不僅僅是一門課程一門技藝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學生審美觀念和藝術修養的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發揚學生的個性,引領和促進學生人生觀、自信心、創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升華。所以在專業套色木刻創作的課程上,除了需要教會學生的基本操作和其他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學生的藝術個性。這種藝術個性和學生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人生觀、價值觀等主觀因素息息相關,它將會幫助學生形成獨到的審美感受和藝術構思。對學生未來在藝術之路上的發展,以及我國藝術的多樣化,傳統文化的傳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目前高職類美術專業開設套色木刻創作教學的專科學校還比較少,但是隨著促進傳統文化傳承的文化改革不斷推進,這方面的教學課程會不斷增多。從而需要各教育研究工作者,加強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促進木刻創作教學水平的提高。
[1]周雅.套色木刻教學中草圖的重要性[J].《陜西教育:高教》, 2011(9):26-27
[2]胡麗娜.凝煉概括與豐富細致并存——對套色木刻版畫創作的思考[J].《青春歲月》, 2015(13)
[3]羅秋帆.絕版套色木刻的原創者及其藝術成就——記我國已故版畫名家羅映球[J].《美術大觀》, 2009(3):26-27
[4]趙雙華,史銀紅.高職高專美術教育專業教學方法探討[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5):112-113
蘇軍國,本科學歷,單位:云南省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