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厚連
(貞豐縣水車田水庫工程建設管理處 貴州省貞豐縣 562200)
淺淡水車田水庫水土保持
楊厚連
(貞豐縣水車田水庫工程建設管理處 貴州省貞豐縣 562200)
貞豐縣水車田水庫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供水等的綜合利用工程。加強水庫管理是確保水庫運行安全的基礎,強化管理職能能夠有效提高水庫綜合效益。管理規范化、自動化對水庫安全監控觀察,能夠有效避免水庫設施遭受破壞,確保水庫安全運行。
水庫;運行管理;灌溉;防洪安全;綜合效益
水車田水庫位于貴州省貞豐縣域西部的龍場鎮境內,距貞豐縣城20km,河流水系屬珠江流域北盤江二級支流者塘河上流挽瀾河,擁有水庫大壩一座,壩型為雙曲拱壩,壩的上下游為預制混凝土塊。水庫是一座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城鄉供水等的綜合利用的綜合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其灌區涉及龍場、挽瀾、連環、白層四個鄉鎮,四個鄉鎮共有國土面積362km2,其中耕地面積6267hm2,涉及人口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萬余人,農業總產值9100萬元,水庫灌溉設計面積4.2萬畝。保護下游沿河兩岸7500畝良田及下游居民免受洪水襲擊,為下游3.46萬人,0.82萬頭牲畜提供飲水水源,對改善貞豐縣的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使當地人民群眾逐步擺脫貧困奔小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相關意見,水車田水庫水土保持監測的原則:①全面調查與重點觀測相結合。全面調查是對水庫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進行核實,并對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在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確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監測的重點區域,并確定相應的觀測方法。②定期調查和動態觀測相結合。對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地刑地貌、地面組成物質、植被種類、覆蓋率等變化隨主體工程兌體布局與施工業度變化而變化需通過定期調查獲取。對土壤侵蝕形式、降水量、徑流量、泥沙量、工程實施進展與防治效果等因子根據工程不同階段地面變化情況,采用不同的觀測方式“已行動態觀測。除了調查和觀測外,還必須進行不斷的巡查,制定巡查計劃和工作記錄表格,現場填寫表格,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匯報和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建設單位在省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下,根據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以保證水土保持監測時效[1]。
(2)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復核劃分成果》等相關規定,工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水土流失應適時進行監測監控,以了解工積建設和運行中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掌握水土流失發生的時段、強度等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為水庫工程的水土流失預測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據。積累水土流失預測的實測資料和數據,為確定預測參數、預測模型等服務。為水庫工程的水土保持專項驗收提供依據。通過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監測說明施工、建設、生產運行口、防治水土流失效果。
根據《貴州省貞豐縣水車田水庫復建灌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新增措施布局具體目標為:①擾動土地整治率達到95%以上;②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5%以上;③土壤流失控制比大于1.0;④攔渣率98%以上;⑤林草植被恢復率97%以上,林草覆蓋率27%以上。
(1)摳紐工程區主體工程已設有具備水土保持作用的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方案新增了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攔河現植物措施,在攔河壩不布設植物措施。臨時措施,防雨布1060m2,臨時土袋攔扣一擋360m3。渠道工程區主體工程已設計有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方案只對其植物措施進行全面設計,同時增加臨時措施。
(2)渠系建筑物,植物措施,綠化面積0.68hm2;其中種草0.55hm2,灌木面積0.13hm2,設計種植小葉女貞266株,小葉黃楊266株。臨時措施,臨時防護工程措施為:防雨布3966m2,臨時攔擋256m3。
(3)道路區,主體設計在道路區布設有支擋防護系統,水土保持方案在主體設計的基礎上新增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進場道路在進場公路兩側栽植行道樹進行綠化面積0,31hm2,設計種植楊樹930株。
(4)施工場地區,主體設計在施工場地布設有支擋防護系統,并且該區在工程竣工后處于正常蓄水位以下,屬淹沒區,水土保持方案在主體設計的基礎上只考慮臨時措施。其臨時措施為:臨時排水溝150m,臨時土袋攔擋60m3。供電系統臨時措施為:臨時土袋攔擋20m2。
(5)渣場區:工程措施總量為擋渣墻398m,截水溝755m,排水溝417m,綜合護坡面積2410m2,草種為黑麥草、三葉草。
(1)永久占地是工程建設單位為工程建設永久征地區域。水土保持監測過程中復核工程建設是否在紅線范圍內施工。它包括樞紐工程區的攔河壩占地、渠道工程區的干渠占地、道路區的進場道路及上壩道路占地、施工場地區的供水系統和供電系統占地、渣場區、淹沒區。臨時占地復核是否合法租用,租用后是否恢復原地貌狀況及原生地使用功能狀況。臨時占地包括樞紐工程區的圍地交占地,施工營地區的施工營地占地。直接影響區:直接影響區是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造成該區域水土流失的區域,監測過程主要復核工程建設影響工程周邊環境水土流失狀況。直接影響區包括樞紐工程周邊高填方區邊外五至十米,渠道工程兩側1~5m,道路兩側2~3m,施工營地區周邊3~5m,供水系統兩側1~2m,供電系統周邊1~2m,渣場區周邊5~10m。
(2)棄土棄渣動態監測:主要監測土石方開挖、回填利用、棄渣堆放情況,以及土石方開挖臨時堆放后防護措施及攔渣率,工程完工后監測工程開挖產生多余土石方堆放情況及防護措施實施效果以及堆放土石方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水土流失措施動態監測: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動態觀測主要定針對試運行期開展監測工作,監測內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狀況監測、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動態監測和水土流失危害監測。
(4)水土流失狀況監測:主要監測工程區內土壤侵蝕類型及形式、水土流失面積。根據該工程所在地區實際情況,工壤侵蝕的類型主要有水力侵蝕及重力侵蝕,其中,水力侵蝕形式分為溝蝕和面蝕。此項監測內容業包括水土流失面積的的監測。
(5)土壤流失量動態監測:針對各個防治分區,不同地表擾動類型的水土流失特點,采用簡易水土流失觀測地、侵蝕溝樣方測量法進行多點位、多頻次監測,經綜合分析得出不同擾動類型的侵蝕強度及水土流失失量。運行期土壤流失量動態觀測主要包括運行期水土流失因子監測及土壤侵蝕量的監測。監測方法包括調查監測是指定期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通過現場實地勘察,采用GIS信息儀傳會主體設計提供的地形圖、照相機、標桿、尺子等工具,控分區測定不同工程和分區的地表擾動類型及不同類型的面積。填表記錄每個擾動類型的基本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情況。
(6)設置固定監測點:本工程項目,總干渠及左干渠均為石山,幾個主要棄渣點雖有棄渣點雖有棄石方,但均在利用開挖石方進行砂石、料加工,沿渠線棄渣量少,不宜布置固定監測點,右干渠為土方,根據項目持點,對渠系作了調查,選擇在右干渠下側棄土地面設置插樁監測點,在左干渠施工便道設置侵蝕溝監測點,面過固定監測點監測土壤侵蝕量[2]。
(7)面積監測:采用于持式GIS地理信息儀進行。首先對調查區域按擾動類型進行分區,加堆渣、開挖面等,同時記錄調查點名稱、工程名稱、擾動類型和監測數據編號等。然后用手持GIS地理信息儀沿場地邊界或沿線走一次,在GIS手薄上就可以記錄所測區域的形壯,然后將監測結果輸入計算機,通過計算機軟件則可顯示監測區域的形狀和面積。
(8)植被監測: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作為標準地,標準地的面積為投影面積,要求喬木林20m×20m、灌木林5m×5m、草地2m×2m。分別取標準地進行觀測并計算其郁閉度、草地蓋度和類型區林草的植被覆蓋度。
在水車田水庫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中,采取了水土保持措,其中工程措施有:M7.5漿砌石擋土墻215m(M7.5漿砌石109m3),排水溝650m(M7.5漿砌石160m3,M10砂漿抹面378m2),土地整治2.25hm2;植物措施有:綠化總面積5.95hm2,其中種植李樹3550株,播撒草種0.3hm2(草種用量28kg),種植篁竹草0.55hm2,種植爬山虎600株,自然恢復2.65hm2;臨時措施有:臨時土袋攔擋85m,臨時排水溝1250m。經過長期運行驗證,該水車田水庫的水土保持措施收到了較好的防護效果。
[1]王艷敏.水庫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J].科學與財富,2015,7(Z2):182.
[2]王興坡,關林,張新亮,等.火炬松在板橋水庫水土保持治理中的作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9):48.
TV213.4
A
1004-7344(2016)36-0188-02
2016-12-9
楊厚連(1968-),男,貴州貞豐人,工程師,大專,從事水車田水庫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