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高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山東青州 262500)
任職教育院校中青年教員培養問題研究
薛建高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山東青州 262500)
任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受訓者的崗位任職能力,對教員的能力素質有著特定要求;中青年教員是任職教育院校教學的主體,對院校實現教學目標、創造學校品牌、形成教學特色具有重要作用;中青年教員的培養應圍繞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提高展開。
任職教育;教員培養;研究創新
任職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向性,承擔任職教育教學任務的教員不僅應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我國任職教育起步較晚,承擔任職教育教學任務的院校多由學歷教育轉型而來,無論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組織形式等方面與現代任職教育要求都存在差距,突出問題是教員從事任職教育觀念落后、能力欠缺、對用人單位需求缺少必要了解,造成院校教學與社會用人兩張皮現象。所以,提高任職教育院校育人水平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員整體素質,從院校建設長遠發展來看,對青年教員培養尤為重要。
1.1 青年教員實踐教學能力不強
青年教員是院校教員隊伍的基本力量,盡管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教學基本功不斷提升,專業理論知識不斷豐富,但與“教得好”還有較大差距,教學質量提升還有很大空間。尤其在任職教育院校中青年教員的技能水平偏低問題突出。
1.2 青年教員教學研究能力不強
相對于學術型的科研活動,教學研究活動更側重于解決實際問題,落腳于破解發展難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強,教員研究的重點是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而目前任職教育院校多數青年教員受制于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真正下功夫對教學進行研究的較少,沒有形成對本專業、本領域教學活動規律的深刻把握,沒有發揮出教員在教學研究方面應該發揮的作用。
1.3 青年教員崗位適應能力不強
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不能適應院校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多數還停留在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實踐教學的傾向,理論教學中還沿襲過去形成的基礎理論、專業基礎、專業技能的教學思路,在實踐教學中開展的實踐項目與崗位需求不符合,操作技能過于單一,起不到觸類旁通,一專多能的效果。②不能適應社會對培養人才多樣化需求,存在著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教非所學,學非所用的現象比較突出。
2.1 把握需求,堅持一專多能
青年教員不能急于求成,從一開始工作就應該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專上一定下足功夫,要清楚自己的強項和優勢在哪里,努力在自己的強項上有所作為;另一方面,要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主動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爭取盡早成為一專多能型人才。
2.2 理實結合,實現教做一體
任職教育的職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特征決定了其從業教員應該是“雙師型”的?!半p師型”教員的重要標志是教學過程的理實結合,即具有進行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圍繞教學開展的研究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2.3 厚積薄發,夯實發展后勁
任職教育院校的青年教員一定要具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發展境界,注重夯實教學基本功,多方面寬領域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實踐證明年輕教員浮躁,研究問題不深入,工作精力投入,滿足于工作現狀是影響自身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院校來說要按照有利于專業和技術的綜合,有利于交流和流動的要求,注重青年教員的梯隊建設,優化組合,為青年教員創造各種更新知識的機會和條件,按照統籌規劃、保證急需、擇優選送的原則,選送表現優秀、實績突出、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員深造學習,通過崗位培訓,代職交流等途徑,夯實發展后勁。
3.1 強化核心教學能力
青年教員的教學能力永遠是教員能力體現和長遠發展的核心,通過教研室定期組織業務學習活動,組織青年教員坐在一起,觀摩有教學經驗老教員的示范課,共同研討教學藝術與方法,安排青年教員參加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基本功的培訓,組織教員之間的教學競賽等活動都對教員教學能力提高非常有幫助。作為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員要定期參加與專業有關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競賽,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實踐教學水平,促進教員的自我提高。
3.2 練就實踐教學絕活
在實踐教學中,教員專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實踐教學效果,教員掌握過硬的專業實作技能,有拿手的絕活,學員會十分敬佩,求知欲會更強。絕活的練就可通過有計劃的安排教員參加技術培訓、技術應用等活動,讓教員深入工廠、企業、社會,利用校內實訓中心開展教員職業技能競賽,來實現提升教員的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
3.3 提高教學研究素質
實踐證明通過“帶、送、下、引”是提高教員研究素質的良好途徑。“帶”就是堅持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點帶面,利用學科帶頭人的優勢輻射帶動青年教員做研究;“送”就是選拔優秀青年教員到資深教育機構和院所深造進修,了解新學科、新技術、新理論,防止教學和實際相脫節;“下”就是教員要經常下基層、到社會進行調查研究,研究人才需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引”就是定期邀請在教學研究方面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家學者開展講座與研究交流,借助他人的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研究素質。
3.4 注重拓展發展空間
青年教員的培養離不開教員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青年教員應主動地進行知識更新和“充電”,結合教學工作崗位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善于根據教學的需要,開拓知識和思維視野,豐富思想,適應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把握不同層次教學對象的需要,成為學員獵取知識的引路人。青年教員要具有創新精神,通過參加重大課題研究來提高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教學內容創新能力、科研教學相結合轉化能力,要注意博覽群書,適應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要注意學習本學科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掌握先進的教學訓練方法,及時進行知識更新,防止閉門造車,閉門做學,教學和需求相脫節。
E251.3
A
1004-7344(2016)08-0025-01
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