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雨 李建 周留青 夏麗雙
(1.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駐馬店 463700 2.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駐馬店 463700)
試述畜牧養殖業對環境污染的風險及其防制對策
郝大雨1李建1周留青2夏麗雙2
(1.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駐馬店 463700 2.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駐馬店 463700)
雖然,我國的畜牧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并且開始從畜牧大國向畜牧強國邁進。但是,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隨著畜牧養殖規模越來越大而不斷提高,人們和社會開始對特色畜牧村、養殖小區及規模化養殖場所引起的環境污染風險高度關注,并且我國把環境工作重點長期以來也放在工業污染防治上,因為不夠重視農業污染中的畜禽糞便的污染防制,使得畜禽糞便污染治理嚴重滯后,導致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本文就對畜牧生產對環境的污染情況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出相應的防治策略,促進我國畜牧業更好地健康、穩定發展。
畜牧養殖業;環境污染;風險;對策
世界上畜牧業的生產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在近些年來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問題,而且對畜牧業大量產出的要求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發的,畜牧業工作人員不容忽視的責任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分析和總結污染問題,而且還要使畜牧業從業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同時政府也應該對相應的政策采取,對畜牧業環保工作與相關措施鼓勵加強,并且還要在后期排放物處理的投入與獎勵力度加大,同時進一步鼓勵畜牧業從業人員多學習科學知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畜牧業給生態環境施加的污染源的問題時爭取用科學方式與技術,對無公害的畜牧業生產環境營造,而未來畜牧行業的必經之路就是努力推動畜牧業生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1.1 空氣污染
規模養殖場會有大量畜禽糞便產生,或畜禽糞便簡單堆積,從而造成空氣污染。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①動物的呼吸及其消化。在動物消化道內消化食物時,就會有一定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產生,而且在微生物分解下腸道內的食物會有臭氣等氣體產生;②在外界環境中動物的糞便長時間暴漏,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其會對大氣具有污染性的污濁氣體和浮塵等產生;還有就是在外界溫度和濕度條件影響下,用于畜牧飼養的飼料也會在相關酶的催化下有異味的氣體產生;③大量的大氣漂浮物在飼料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以及動物糞便儲存過程中,在表面風干以后經風吹而產生,而大量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等就存在這些大氣漂浮物中,從而對外界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1.2 水體污染
①在畜牧生產過程中,為了使動物產生的糞便處理,大多數養殖場會將其直接排入水體中,而在水中這些未經處理的糞便溶解,從而就會有有很強污染性的物質如氮和磷等產生。如果水體中這些物質有大量的存在,就會使得水體負營養化,從而造成水中氧氣逐漸較少,導致水中生物最終大量死亡,使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打破。②隨著水將動物產生的糞便和廢棄物滲入到地下時,就會使得地下水受到嚴重的污染,從而給某些致病微生物創造生存環境,以水為傳播媒介,使其對人類和動物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1.3 土壤污染
當前一部分養殖場對傳統的方式處理動物的糞便采用和廢棄物仍舊存在,即隨意將動物糞便和廢棄物混合在一起進行堆放處理,而對土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嚴重的污染,一旦土壤受到污染,就會使其性質與結構受到嚴重損害,就會大大降低自我進化作用,土壤中大量增加的有機質會,不僅不能對土壤中的寄生蟲和有害微生物有效殺死,還會使土壤中的溫度改變,在寒冷的冬天以致一些有害蟲卵會孵化,繼而大量繁殖,使農田的生產效益受到嚴重威脅。
1.4 農產品污染
畜禽糞便中因為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其蟲卵、重金屬、農(獸)藥等會存在在農產品(包括畜產品、水產品)中,因為長期滋生或蓄積,就會使農產品受到污染,從而危害食品安全。有的地方對雞糞喂豬片面提倡,豬糞喂魚,謂之加以推廣“立體養殖”,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在生物體內產生蓄積作用就是一些重金屬物質和農(獸)藥等有害物質,不僅會對畜(水)產品造成垂直污染,使食品安全危害,同時也使的長期滋生病原微生物,使疫病擴散極易引起,從而給當地的動物疫病防控帶來一定的難度。
1.5 傳播“人畜共患病”
①畜禽糞尿在未經無害化處理就會有蚊蠅孳生,從而增多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種類,并且使數量增大,進一步蔓延擴散病原菌和寄生蟲。②造成病原微生物蔓延擴散的就是因為畜禽糞尿直接進入農田或排入水中或將病死動物尸體隨意扔入河道。這兩種狀況都有可能使人或動物疫病的擴散流行引起,發生“人畜共患病”。
單純依靠終端治理方法解決畜牧養殖業對環境的危害難度較大,不管是經濟上、土地上和技術上都不堪承受,且也有很大的管理難度,必須對《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進行依照并依法治理。針對畜禽糞尿形成的特性,從養殖環節入手,對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三原則遵循,通過科學治理綜合的手段,使廢棄物的肥力、能量資源充分發揮和利用,開拓一條綜合治理、資源開發和廢棄物處置相結合的道路。
2.1 增強養殖(場)戶的環保意識,依法管理
使畜牧生產對環境污染問題降低的又一大重要措施就是使畜牧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管理有效加強。在對飼料種類選擇時,養殖廠人員要注意合理搭配,使動物腸道內飼料發酵時間和氣體的產生等盡量減少。同時還要對禽畜圈的衛生經常打掃,對禽畜所產生的糞便和廢棄物等及時清理,使養殖場的良好通風環境得以保持,在養殖場必要時可以噴灑除臭劑,使有害寄生蟲的生存率有效降低,以使畜牧養殖水平提升,使其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降低。
2.2 運用生物工程技術養殖動物,科學使用獸用添加劑
高效、無毒副作用和環保型的飼料添加劑就是飼用酶制劑。目前應用最廣泛最成功的酶種就是植酸酶,它已成為環保型飼料不可缺少的酶制劑。在畜禽養殖中對飼用酶制劑應用不但能使飼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又能使畜禽排泄物中氮、磷的排泄量減少,使水體和土壤免受污染得到保護。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在養殖動物上應積極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如“發酵床”養豬,可以使臭氣和污染有效地減少。養殖場應對獸用添加劑科學使用,對獸用添加劑和抗生素禁止濫用。
2.3 改善畜禽養殖業的飲水方式和糞便收集方式
當前使畜牧生產對環境污染降低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對有效的生態養殖方式的實施,當前隨著深層次發展的集約化畜牧生產方式,這為生態養殖方式的有效發展進一步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在畜牧養殖廠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五大行業是具體的實踐,從而使一個系統性、穩定的生態養殖方式進行構建。可以在淡水養殖和種植方面,充分利用動物的糞便和廢棄物進行資源化處理,對畜牧生產的糞便和廢棄物有機利用,對農業生產鏈建立。此外還可以對沼氣池建立,從而發酵處理動物的糞便和廢棄物,還可以將產生的沼氣和沼渣等物質作為種植業的肥料,從而更好地為人類生活、生產服務。通過生態養殖方式的建立,不但能使畜牧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有效降低,還會使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
2.4 合理選擇畜牧生產的場地
對畜牧生產的場地合理選擇是要想使生態養殖方式實現而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因此在對畜牧生產的場地選擇時,對選擇距離城市、工廠較近和人口密集的地區盡量避免,應對距離農田、魚塘及林地等較近的地方重點考慮,以便更好地對生態養殖基地建立。
2.5 廢水的處理
首先要對用水量控制,對雨污分離、清污分流,減少污水的形成要嚴格。當代生物技術雖然完全可以將畜禽養殖廢水處理到排放標準,但是一般養殖場由于費用太大是無法承受的。然而對一些凈化系統因地制宜地采用,是非常經濟可行的,如穩定塘、水生物塘及土地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為了使動物與人類的和諧發展得以維護,使永久的生態平衡實現,相關部門要對畜牧生產對環境引起的污染問題高度重視,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對合理防治措施積極采取,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畜牧業的良好發展。
[1]黎樹式.欽州市發展生態經濟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5).
[2]高登寬,干篤慶.榆林地區畜禽結構與飼料資源調杏[J].中國水十保持,1989(1):41~43.
[3]丁炎湖.工業氟污染對畜牧生態環境及家備健康的影響[J].農業環境保護,1991,10(4):165~168.
F326.3
A
1004-7344(2016)08-0229-02
2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