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波
摘 要 廣電行業數字媒介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了,主要依據再網絡技術的支持下,把需要采集的資源整理歸類,從數字媒介到云媒介,再到云編輯的運用,信息時代IT技術的發展與廣電行業已難舍難分,廣電行業的發展需要云技術的支持,云編輯在廣電行業中促進了媒體編輯工作模式的轉變,打破現有模式,更加靈動的操作,使得編輯工作較為方便完成。本文首先說明了云編輯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云編輯的特性,最后詳細闡述了云編輯技術在廣電行業的實現。
關鍵詞 云編輯;廣電;數據存儲;應用架構;非編系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1-0109-01
1 云編輯的概念
云編輯屬于云技術的一種,也是在以網絡技術為前提下,可按照操作者的編輯思想和要求,來獲取或分類組織,編輯加工云資源中的信息,可對產品進行動態的更新和全面的維護管理。它已經成為一種媒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云”派生詞匯中繼“云電視”“云新聞”“云出版”后的又一個廣電行業新概念。
2 云編輯技術的特點
2.1 數據儲存與處理能力
近幾年,數字IT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廣電行業,數字媒體的內容與應用結合后,在媒體行業內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創造力。但在繁榮興盛的背后,也是媒介人員大量心血的付出,毋庸置疑,數字媒體的到來加重了工作編輯量。而云編輯技術的橫空出世便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云編輯技術仍然致力于內容與技術的有效對接,不同的是,我們在使用個人計算機進行編輯的同時,后臺成千上萬的高配置服務器也在同步協助你進行編輯,這就使得個人的編輯量大為減少,并且在個人由于各種條件限制無法獨立完成編輯工作時,云計算可為你在其強大的資源庫中找到合適的資源和信息,以供個人參考和使用。
2.2 多樣化的執行終端與內容展現
如果想要在個人計算機的本地軟硬件設備上存儲大量的信息資源,那么無疑會對本地軟硬件的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云計算技術則是通過網絡將大量的存儲在個人計算機中的數據資源轉移到“云”中,這便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本地軟硬件存儲內存,我們從云計算的理論出發,所有的信息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存儲在“云”中,而用戶終端僅需扮演顯示桌面的角色,這一創造性的技術也使得新媒體的發展有了多種多樣的可能性,其中最為顯著的表現便是互聯終端形式的多樣性,在當前,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視機都可以作為優良的云計算的互聯終端,從而實現數據交互的功能。
2.3 強大的網絡協同作業隨時更新
毋庸置疑,云計算技術擁有十分強大的計算能力,突出表現在云端服務器的即時更新和協同作業能力,云端服務器能夠將用戶與“云”間的交流狀態記錄下來,需要注意的是,狀態的記錄與連接設備的屬性關系不大,而更看重的是端口用戶身份的驗證。簡單的講,如果是同一個客戶端登錄云服務器,那么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樣的終端和設備,何時使用,這個客戶端內的任何數據資源都可以調出來。
3 云編輯技術在廣電行業的實現
熟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人都知道,非編系統是廣電節目制作業務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整個廣電節目制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非編系統與云編輯技術的結合是廣電節目制作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這也是本文接下來要闡述的重點。筆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認為要實現非編系統與云編輯技術的有效融合,基于現有的節目制作系統架構,至少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入手。
3.1 不改變現有應用架構的實現思路
如果在不改變現有應用架構的條件下,而想要直接將非編站點中的應用資源全部遷移到云編輯虛擬環境中,從目前的技術現狀出發考慮,是較難以實現的,當前缺乏的是完整的技術驗證,沒有可靠的技術驗證體系,就無法確定這種遷移是否存在可行性,以及遷移完成后是否能夠滿足非編業務的實際需要。但是純軟非編的遷移被證明還是可行的。芮然不改變現有應用架構條件下的非編應用遷移是難以實現的,但是這個方案的提出卻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現有節目制作系統的穩定性,而又為云計算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前景。
3.2 較小改變現有應用架構的實現思路
與上文的不改變現有應用架構不同,如果較小的改變現有的應用架構,則可提供一種較為開放的實現思路。
若要把非編系統和云編輯更好的結合運用在一起,非編系統需要主要其無法虛擬化的應將設備,就比如視頻IO卡等,這些設備無法虛擬化的情況下,可將這個設備單獨拆分下來,由相應的實體機平臺來支持應用。這種模式可以在現有的系統架構模式上做一些較小的調整,對于非編業務來說,業務形態有可能會因為設備上是否能虛擬化而發生較明顯的變化。
3.3 完全改變現有應用架構的實現思路
如果在完全改變現有應用架構的前提下,則可實現云編輯技術與非編系統的融合,最優的實現思路是,按照業務對現有非編系統進行功能上的拆分,在向云環境中遷移的時候要注意分階段實施。遷移業務之后,要依照云編輯系統的應用架構要求,重新對非編系統進行架構,拆分的思路和實現思路是其中的重點和關鍵,本文將做如下闡述。
拆分思路:
1)進行合并要素工作,一般情況下會將用戶、資源、權限、流程和參數管理這些要素進行合并,合并成一個服務來提供。
2)資源的采集和輸出合并成一個獨立的服務來提供,資源編輯這項也作為一個獨立的服務來提供。
3)渲染、回顯等特效啊,字幕啊之類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服務系統來提供。
4)非編客戶端最為桌面應用部署到VDI中。
實現思路:
1)通過BS架構和流媒體服務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管理。
2)資源編輯僅僅是對元數據進行的操作,因此可以通過BS和流媒體服務來完成操作。
3)渲染和回顯需要通過存儲鏈路到實體機上來完成資源數據的管理和其他性能的才做,渲染和回顯可以有獨立的服務接口。
4)采集和輸出數據會通過IO板卡來完成,有可能會涉及到實體機的操作,也就是說這一流程只要控制好控制層的服務就行了,但是如果沒有基帶上載要求或者輸出要求等,在需要保證文件間能夠傳遞基礎上,采用文件安全傳輸網關的設計思路以此來實現改變現有應用架構。
5)非編客戶端可以采用BS架構運行到VDI環境中或者由配置較低的實體機上運行的CS程序來與后臺服務通訊。
4 結論
綜上所述,云編輯技術的優越性和強大性上文已做粗淺的闡述,云編輯技術與廣電節目制作非編系統的融合也是未來云計算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未來需重點關注云編輯技術的部署和規劃問題,將云編輯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為人類造福。
參考文獻
[1]樂媛.云技術在電視媒體中的運用構想[J].媒體時代,2012(6):59-61.
[2]宋迪.云服務促媒體迎接移動互聯新機遇——訪江蘇聯著公司董事長王楠博士[J].中國傳媒科技,2012(Z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