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德本 周文忠
?
“菌菇王子”陳忠
□嚴德本周文忠

工人們正在分揀包裝秀珍菇
秀珍菇,美名“味精菇”,蛋白質含量比一般蔬菜高3~6倍,含17種以上氨基酸,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
位于海安縣南莫鎮鄧莊村,占地75畝的海安閩徽食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是一家生產這種菌菇的企業,從2014年年初正式投產以來,來自上海、南通、鹽城、泰州等地區的訂單不斷,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和產量最大的秀珍菇工廠。近日,我們探訪了這家秀珍菇“王國”和它的主人——“菌菇王子”陳忠。
陳忠,福建寧德人,他從21歲開始就在上海從事菌菇種植工作。7年前,陳忠在上海閔行區華漕鎮承包了20畝土地,專門種植秀珍菇,因效益頗好,于是尋思擴大生產,但上海寸土寸金,要擴大生產談何容易。他決定將產業從上海轉移到海安里下河,投資1600萬元,在南莫鄧莊村建立了閩徽食用菌工廠。
走進生產車間,一股冷氣迎面撲來,車間內霧氣彌漫,一組組鐵架子整齊排開。每個架子上有百多個方格子嵌著菌包,秀珍菇向外探著“身子”,密密麻麻,煞是壯觀。幾名工人正嫻熟地將已成熟的秀珍菇采摘到籃內并運送至冷庫。
為了實現秀珍菇的高產,每個廠房內配有一組制冷機,菌包開始出菌蕾后,通過制冷機制冷,每天保持10小時的3℃低溫和90%左右的濕度,其余時間溫度保持在30℃,經過48小時,就可以收獲第一批菌菇。陳忠介紹說,目前企業日產菌菇可達12噸。
給菌包接種的技術活兒由誰來完成呢?陳忠帶我們來到了接種室。接種室內,幾名婦女正戴著白口罩、穿著白大褂,忙碌地將秀珍菇的母種接到菌包里。
要保持秀珍菇的新鮮與營養,需有極高的采摘要求,長到3厘米左右必須采摘,因此,需要大量的工人24小時輪班操作。而企業周圍居住著許多無固定工作的家庭婦女,她們大多為了孩子和家庭,在家附近干零活。陳忠將她們招到企業,每月工資1800~3000元,不僅解決了她們的就業問題,也為企業菌包接種找到了工作人員。
去年初,公司組織30多名工人去上海基地參加了菌包接種培訓。目前,企業已吸納海安當地工人120多人。生產高峰期用工達到200多人,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700多萬元。
為保證企業在生產菌菇過程中不產生污染,陳忠還巧妙地利用桑樹條,變廢為寶。菌包里70%的成分是木屑,木屑由桑樹條打碎制成,每年能消耗周邊地區幾千噸的桑樹條。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完成“使命”的菌包又可以被用作鍋爐燃料。同時,菌包內的石灰起到殺菌消毒作用,整個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藥劑,不造成環境污染。
目前,陳忠的食用菌生產項目已成功申報2014年江蘇省高效設施農業項目,產品秀珍菇申報注冊“青墩”商標。同時,南通市、海安縣已確認海安閩徽食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縣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