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航
(桂平市厚祿鄉農業機械化推廣站 廣西桂平 537221)
創新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建議
陸偉航
(桂平市厚祿鄉農業機械化推廣站 廣西桂平 537221)
本文主要闡述了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要地位,對基層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創新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建議,以供參考。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地位;問題;建議
農機推廣是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保證。只有做好農機的推廣工作,全面推進農業的機械化發展進程,才能夠為農業全面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進而推動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進步,最終增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1.1 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前提
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對于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言是重要前提條件,主要是因為,如果想要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必須依賴于農機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因此,農機技術的推廣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對于提高農產品商品率來說,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2 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
①農機技術的推廣,適應力糧食生產的實際需求,農業設施的發展,為農業經濟作物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而對于農副產品的加工、運輸等方面,也需要利用農機技術來實現;②農機技術加快了農村建設速度,提高了新農村發展水平與質量,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并發展;③農機技術的推廣,改善了農業生產結構,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使農民得以增收。
1.3 農機科技成果轉化依賴于推廣
在農機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只有運用到實際的生產與發展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必須深入基層,針對農民群眾采取有組織、有目的的試驗示范,將基層農機推廣部門,作為連接農業科研成果和實際生產的樞紐。
1.4 存進農機技術產品的二次開發與完善
基層農機的推廣工作,其實是將農機技術產品運用于實際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于農機技術產品的再認識。在基層農機的推廣過程中,如果發現農機產品存在故障問題,科研機構即可及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實際生產需求;另外,通過基層推廣還能夠幫助了解農民對于農機技術產品的革新要求,從而進行二次開發,加強產品的操作性、先進性。
2.1 政府不重視農機推廣工作
長期以來,政府部門對于農機的推廣工作并不重視,主要的體現在于:①缺少農業機械推廣資金投入。在國家農業的各項專業資金中,用于農機事業的資金比例很少,加上農民的實際收支不平衡,缺乏購買農機的能力,因而嚴重影響了農機的推廣;②缺少試驗示范基地。基層政府往往將主要精力投入工業、第三產業中,反而忽視了農業生產應有的地位,所以,相關部門對于基層農機的推廣工作并不重視,導致許多農機推廣方案難以實施,嚴重挫傷了基層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積極性。
2.2 農機推廣人員素質低
因為農機推廣人員本身的專業文化素養較低,所掌握的專業技術非常有限,并且缺少接受再教育和專業培訓的機會,導致相關的知識、技術等,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從而呈現出逐步的老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其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另外,由于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往往難以跟上農機發展的步伐。
2.3 推廣手段落后
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復雜性,所涉及的因素很多,為了能夠盡快適應新時期,農機推廣的具體要求,即便有些村鎮已經設置了相應的農業機械化推廣站,但因為農機推廣人員的數量不夠,且存在老齡化問題,影響了技術指導、培訓和服務等工作的開展,進而營銷了農機推廣的效果。
2.4 傳統農機推廣體制的滯后
在農業機械數量不斷增加,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機械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因為農機推廣的觀念、技術較為滯后,導致農機推廣體制無法跟上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步伐。例如,農機推廣早期,過于重視機械化發展,以及產前、產中或產后的粗加工,反而忽視了糧食生產全過程中的機械化,以及產后深加工的機械化發展。
3.1 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政府支持
為了做好基層農機的推廣工作,必須通過宣傳的手段,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籌集充足的資金,結合當地農業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做好農機的推廣,進而實現先進、高效、實用農機的推廣工作。通過符合當地實際與農民需求的實驗示范,向農民普及新技術、新農具,通過切身體驗的方式,增強農民對農機的興趣,從而增加社會對于農機推廣的關注。以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研究作為基礎,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當地農民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地的經濟支柱產業,研制并推廣農業機械。充分利用當地的生產條件,召開具備不同形式的農機作業現場會,邀請當地政府參與其中,做好參謀工作,及時掌握農機工作動態,進而認識到農機推廣對于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重要作用。
3.2 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素質
(1)對推廣服務主體進行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從而改善并推廣服務工作的力度與質量,通過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培訓課程多元化方式,實現對農機推廣服務主體的全員培訓。
(2)推廣相關部門應當緊密結合基層縣、鎮和村、組實際情況,對服務對象采取實用技術推廣引導,加大科技宣傳推廣的力度,并對推廣服務對象進行分類指導,以便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高推廣服務對象綜合素養。相關部門可通過推行“三級”(縣級、鄉級、村級)的宣傳推廣管理模式,提高推廣服務對象的科技水平與能力。
3.3 發揮國家財政補貼、購機補貼政策的作用
國家應當加大對于農機推廣資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改善農民收支不平衡、缺少資金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農機推廣補貼的方式,加大資金投入,為農機的優化發展創造條件,引導農機化發展,提高實際作業效率,最終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有些農機推廣,尤其是農產品產后加工機械化,可能改變農業生產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把握推廣工作的主動性,進行農機置補貼,從而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應有的作用。
3.4 深化體制改革,實現農機推廣和經濟的同步增長
農技推廣應當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意見》,深化推廣體系的改革,積極探索能夠適應新形勢的農機推廣模式。要將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改良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實際條件與方法,逐步構建起以國家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機構作為主導,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農機科技示范戶作為主體,實現具有農機科研、教育等單位和生產、流通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農機化的技術推廣體系。應當以實事求是為原則,依據我國農村現有的經濟狀況,對舊的農機推廣體質進行改革,制定切合實際的推廣體制,使農民能夠改變舊思想,實現農機推廣和經濟增長的同步發展。
3.5 健全市、鄉、村農機推廣信息網絡,創建示范基地
應當以各鄉鎮、街道作為基本單位,在各個農業產業中,建立農機推廣示范點,然后通過示范點,采集農機實際需求狀況,建立與農業協會相聯系的制度,通過互聯網,收集各個農機企業的最新信息,從而保持與農機企業之間的聯系。此外,還需要與農機研究院建立信息關系,從而將農機推廣部門、生產企業、用戶、科研單位結合為一體,以便及時獲取相關推廣信息。
[1]陳衛東,王昊.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6):2.
[2]李桂松.提高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素質是做好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要保證[J].當代農機,2010(07):68~69.
F323.3
A
1004-7344(2016)18-0200-02
2016-6-6
陸偉航(1976-),男,漢族,廣西桂平人,助理工程師,中專,主要從事農業機械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