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屹玫
(貴州省荔波縣林業局 貴州荔波 558400)
淺析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
楊屹玫
(貴州省荔波縣林業局 貴州荔波 558400)
對于林業工程建設而言,林業病蟲害的發生令其造成較大的損失,不但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利,還對林區生態環境產生了破壞,在生態效益方面受到了損害,因此,為了降低林業病蟲害的產生,必須通過防治技術與方法進行解決。本文主要從林業病蟲害的現狀及特點入手,對其防治技術和方法進行詳細探討,以期為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提供可靠科學的參考依據。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參考依據
林業病蟲害是我國森林的主要災害之一,不僅具有水災、火災那樣嚴重的危害性和毀滅性,還具有生物災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長期性、艱巨性。林業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林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對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林業病蟲害防治,對保護林業資源和提高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共同重視下,通過人民群眾和林業部門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林業資源保護設施獲得了全面的提升,可是因為各種相關因素的影響,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仍然不容樂觀,部分非常緊迫的問題需要馬上解決。根據長期的調查,我國林業病蟲害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2.1 不確定性
林業病蟲害無法根除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其不確定性,病蟲害的出現具有突發性的特點,在出現前無法預測。我國幅員廣闊,暴發情況時常出現,林業部門無法做到檢測的全覆蓋。此外,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的害蟲有楊二尾小舟蛾、蝗蟲等不少品種,每一種病蟲的防治方法都有其特點,故無法做到預防的全面性。
2.2 物種進化速度快
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殺蟲藥物陸續研制成功,讓之前不少難防治、為害大的病害蟲都進行了有效控制,但也為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種下了隱憂,即生物在不斷的藥物使用過程中,抵抗力和適應力都持續提高,抗藥性逐漸變強,這就給林業病蟲害防治造成一定困難。
2.3 地域廣泛性
林業病蟲害出現時,一般都不是局部的,一個縣的病蟲害影響面積就可達到六千多公頃,再加上我國林業種植集中的特點,若在林區內種植單一樹種,病蟲傳播的速度極快。在南方,很多人的生活環境就是林區,森林面積大,茶樹、板栗、多種果樹等各類經濟樹種產量豐富,林業工作為重中之重,但隨著林業面積的擴大,近年出現病蟲害的森林面積也在逐漸增加。
3.1 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點
3.1.1 運用多樣化種植技術
種植物種多樣化可以利用生物特征達到抑制與預防林業病蟲害的目標,因此在林區工程建設中要結合當地的植物種群關系,以水土和氣候條件作為前提,充分利用環境中防治病蟲害的有利因子,形成相互扶持、共同穩定的樹種體系和生態系統,使有益細菌微生物、病蟲害天敵得以繁衍和擴大,在抑制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同時,深層次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關鍵與細節。
3.1.2 合理應用抑制技術
抑制技術的出發點是通過各種手段抑制和限定林木過快的生長,避免因林木增殖過快而引發的生態危機和平衡,使相生物種和資源通過充分發展,共同構成具有修復能力和防治功能的生態鏈條。應用抑制技術應該以具體的樹種和目標林業病蟲害為切入點,以抑制技術的應用控制森林過快、過大的增長與增加,要通過合理林業生態和結構的建設,預防林業病蟲害。
3.1.3 全面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林業病蟲害一般都有天敵,科學引入林業病蟲害天敵是生物防治技術的核心。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應該合理而全面地運用生物防治技術,將林業病蟲害防治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針對性的個體,利用天敵無污染、無消耗、高效率的特點,有效預防林業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
3.1.4 合理運用化學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技術雖然在效率和成本具有獨特的優勢,但由于化學藥劑具有殘留和廣譜的特點,因此,要慎重選用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運用化學方法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使用的時期,要在關鍵時間迅速應用化學藥劑,避免出現對環境和其他生物過度影響。在化學防治方法應用中還應該注意藥劑使用的輪換化要點,避免長期噴施一種化學藥劑,預防林業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在化學防治林業病蟲害技術中要把握時機,噴施的時間要避免與陰雨天交叉。
3.2 加強林業病蟲害的監測預防工作
森林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快、危害大,科學監測害蟲的動態極有必要。當地要落實好林業病蟲害的監測工作,設置專人應用高科技,將全方位及時精確地掌控林業病蟲害作為首要目標。目前,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省市縣重點測報點的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技術手段的增強,應達到管理科學規范、技術先進、儀器設備現代化,讓測報和監測能力可以適應防治工作的要求,對出現林業病蟲害的區域開展跟蹤治理,最好應打破病蟲害的傳播源頭,防治危害的增加。堅持將病蟲害的預報預測工作放在首位,設立完善、健全的預報預測網絡體系,應對轄區氣象氣候、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等情況進行全方面的把握,保證初期森林病蟲害動態預測預報工作的全面性、準確性、及時性,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3.3 提高林業病蟲害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人員應當具備充足的工作經驗,如此才可以盡快發覺病蟲害的問題所在,并且可以及時通過有效措施進行補救,從而縮短病蟲害發病的范疇。但目前,我國在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經驗較少,需要提高對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增強工作人員對病蟲害防治的認識,為林業病蟲害工作的運轉提供有力保障,從而降低病蟲害形成的損失,這不僅有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還有利于促進現代化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下文僅以貴州省為例,對林業病蟲害技術進行詳細探討和研究:
4.1 實例概況
由于貴州省獨特的高原山區地理環境和森林植被類型多樣復雜的特點,導致不同地方和不同林區小氣候變化多樣,使其森林病蟲鼠害呈現出發生種類多、分布范圍廣、集中連片面積小、具有比較穩定的常發為害分布區,而且突發性害蟲發生頻繁、來勢迅猛、為害嚴重但持續時間短的總格局。2015年6月底,貴州省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為199萬畝,預計今年全年發生面積將突破200萬畝,為去年的2.67倍,如不進行有效防治,將造成減少林木生長量36.6萬m3,折合經濟損失達7320萬元,林業生態建設將受到嚴重威脅。
4.2 林業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貴州今年森林病蟲害發生呈以下特點:①松毛蟲、松葉蜂等常發性病蟲害發生面積居高不下;②松點尺蛾等偶發性病蟲害在局部地區持續暴發成災;危險病蟲害呈繼續擴展蔓延之勢;③經濟林木病蟲害損失繼續加重;造成樹木死亡的鉆蛀性害蟲種類增多、面積增大。
4.3 林業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目前,該省雖然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開始重視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但在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該省的林業建設和發展起步較晚,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上缺乏必要的經驗,再加上一些工作開展不到位,使整個省的林業發展蒙受了較大損失。除此之外,該省相關部門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工作人員缺少必要的管理和防范措施,使得很多樹木遭受到了病蟲害的影響。
4.4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對策
4.4.1 從態度上重視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提高對林業病蟲害防范工作的重視度,推廣相關的病蟲害防范技術,并將這些措施切實落實到位。隨著貴州省林業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大,要將病蟲害防治的焦點放在病害品種的研究上,加強前期的預防工作,盡量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損失和負面影響,提高種植經濟效益。
4.4.2 加強對林業病蟲害工作人員的培訓
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和辨別病蟲害,還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對病蟲害危害范圍的有效控制。因此,要加強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的培訓,完善其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促進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邁向新臺階。
4.4.3 加強林業病蟲害的檢測和宣傳工作
加強網絡病蟲害監測系統建設,并做好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經驗的宣傳,緊抓相關林業病蟲害防治報道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積極在一些重點期刊雜志上發表文章,在與全國同行積極交流的同時,將本省的經驗和做法作相應的宣傳介紹,將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宣傳工作落到實處。
病蟲害的科學預防和全面控制是林區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林區管理與技術工作的基礎環節,新時期的林業病蟲害出現了發生規律、發展趨勢上的新特點,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必須加以轉變,要認識到林業病蟲害的危害性,從技術運用的技巧和經驗入手,探尋林業病蟲害預防和治理的新模式。
[1]吳道念.淺談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魅力中國,2014(1):293.
[2]陳國清.淺析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辦法[J].農業與技術,2016(6):90.
[3]曾繁喜.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法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5,35(22):98.
S763
A
1004-7344(2016)18-0205-02
2016-6-7
楊屹玫(1973-),女,水族,貴州三都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為森林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