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萍
(重慶市忠縣移民資產管理中心 重慶忠縣 404300)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思考
譚文萍
(重慶市忠縣移民資產管理中心 重慶忠縣 404300)
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是不同的,它的行政職能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無法完全的市場化,所以其財務管理工作也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本文主要闡述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以及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幾點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金;預算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并且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出資者提供的資金不具有營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
出資者就是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供給者,包括納稅人、受益人、捐贈人等廣大人群,他們提供的資金原則上成為基金。基金的特征是按出資者的意愿完成一定的任務,實現社會效益。行政事業財務管理首先表現為基金管理,要能反映各項基金按預算運用的結果。行政事業的出資者與企業投資者不同,不要求投資回報和投資回收,但要求按法律規定或出資者的意愿把資金用在指定用途上。在這些單位中不僅像固定基金、留本基金、專用基金、撥入專項基金等具有特定的用途,就是經費撥款,事業基金等實際上也都有嚴格的具體用途,不能移作他用。
資本金的增值性體現了企業投資者的權利,而基金的限制性則體現了行政事業出資者的權利。為此,行政事業財務管理要按不同的項目核算基金的使用情況,盡管對各項基金不一定要按有關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等項目進行管理,但必須提供各項基金的收支結余情況,以便考核各項基金的使用效果。
1.2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不進行盈虧核算,著重核算有關資金的收支結余
行政事業單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單位預算的收入和支出通常是不存在直接的配比關系的。其收支差額不反映經營成果,只反映資金使用的余缺。所以一般不核算成本,不計算盈虧。至于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有的有較緊密的配比關系,有的則并無嚴格的配比關系.而且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業務支出還不能足額補償,只能在一定意義上實現收支相抵,因此,事業單位也不進行盈虧核算,只進行收支結余的核算。
1.3 預算管理的主導性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中心就是預算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是通過預算對財政資金進行分配的,并且財政部門通過對單位預算的管理,將單位取得的包括財政撥款在內的各項財務收支,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從行政事業單位本身來看,單位的財務收支主要是通過預算進行管理的。年初單位需要編制年度預算,單位預算按照一定程序報經批準后,作為年度各項財務活動的重要依據,各項財務收支管理都要按照預算執行。年終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可以說,單位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圍繞單位預算展開的。所以說,預算管理是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中心,起著主導作用。
1.4 涉及范圍的廣泛性
行政事業單位涉及地區多,并且涉及到的單位是比較多的,這些單位從事的業務工作,既涉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又涉及國家政權建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緊密相連。行政事業財務管理是為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業務活動和完成工作任務服務的,其涉及范圍十分廣泛。
1.5 管理辦法的多樣性
為了適應行政事業單位業務特點各異、財務收支狀況不盡相同的特點,公共財政改革和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需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單位會計核算,財政部修訂發布了《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國家對不同類型的單位實行了不同的財務管理辦法。一是財務制度上,國家分別制定了適用于各類行政單位的財務制度同時,為了適應一些行業特點突出的財務管理需要,國家制定了科學事業單位、高等學校、中小學校、文化事業單位、文物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等分行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原《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會計科目設置相對簡單,核算內容不夠全面,例如,缺少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等科目,行政單位直接管理的一些資產未予核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造成資產價值不實;會計報表列示的項目和內容不鞠理,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收入和支出項目;
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對報表附注披露內容的統一規定,影響了行政單位會計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有用性。通過修訂《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進一步規范行政單位的會計行為,提高行政單位會計信息質量。
2.1 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對單位財務行為進行規范
財務制度是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基本依據和行為規范。財務制度主要包括預算、決算制度,收支管理制,開支標準制度,資金管理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制度,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制度等。我國現行的行政單位統一的財務制度主要是2014年1月1日實施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各行政單位可根據其制定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體系包括三個層次:①國家統一制定的財務制度,如2013年1月1日實施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②分行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如文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③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的確定,必須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為依據,緊密結合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客觀實際,按照國家關于制定財務制度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進行。各主管部門制定的財務制度,不能違背財政部門制定的財務制度。下級單位制定的財務制度,不能違背上級單位制定的財務制度。
2.2 強化預算管理工作
預算管理是單位完成各項事業計劃和工作任務的保證,是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科學合理地編制單位預算,并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是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中心工作,只有做好預算編制、執行工作,才能保證行政工作和事業計劃順利完成。做好預算管理工作,還需要將下面四個方面的關系進行合理的處理:①對預算內外資金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確保各項資金全部納入到單位預算中,加強內資金和外資金的結合使用;②對行政性支出和業務型支出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盡量對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進行保證;③對維持性支出和發展性支出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首先需要確保現有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運轉的維持性支出,接著需要將業務工作的需要的和財力為依據,對發展性支出進行合理的安排;④對重點性支出和一般性支出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需要嚴格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各項支出進行合理的安排,要分清楚主次,在兼顧重點的同時還考慮到一般性支出,對資金的效能進行充分的發揮。
2.3 加強收支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收支管理,它是單位預算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行政事業單位收入管理,主要是對收入項目、標準以及收入進度等進行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預算撥款和單位自身組織的收入。由于各行政事業單位及開展的業務工作的性質不同,其收入的取得方式、途徑和管理要求也不一樣。但是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努力拓寬收入來源渠道;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實行分類管理。支出管理,主要是對支出項目、范圍、標準所進行的管理。要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按照財務制度規定,正確進行支出分類,要優化支出結構,要及時掌握支出預算執行情況,保證各項支出按預算進度執行。
2.4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業務活動展開和行政工作任務完成的物質基礎就是國有資產,做好國有資產的管理,必須做好以下幾點:①避免出現重錢輕物的情況,不僅要對貨幣資金管理進行強化,還需要強化對各項實物資產的管理工作,將錢和物進行結合管理;②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產權登記進行辦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享有的所有錢進行明確;③科學合理地配置各項資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④是認真執行國家關于國有資產處置的有關規定,加強固定資產的報廢、報損、出售、轉讓等的管理;⑤是加強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的管理;⑥是加強資產管理工作。
2.5 加強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
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資金運用情況分析,財產物資的使用、管理情況分析等。行政事業單位須建立符合單位特點的財務分析體系,運用對比分析、因素分析、動態分析等多種方法,提高財務分析的質量。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是指單位根據國家有關、雄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對本單位及下級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審核、檢查的行為。財務監督主要內容一般包括: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收入和支出的范圍及標準、專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資產管理措施落實、往來款項的發生和清算、財務會計報告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監控、財務公示等制度,應確定專門機構或專(兼)職人員對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審查。單位的財務執行情況,應在一定的范圍、時期內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單位經濟活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單位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內部監控制度,防止財產、資金流失、浪費或被貪污、挪用。
[1]張建虹.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1):75~76.
[2]張家旺.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7(02):34~35.
[3]張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現狀與對策[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5(S2):86~87.
F810.6
A
1004-7344(2016)18-0269-02
2016-6-1
譚文萍(1973-),女,中級,大專,主要從事國有資產管理及相關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