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瀅
這是一群好奇心和創造力爆棚的孩子,他們聚集在一起,觀察太空種子生長,進行機器人發明創造,可別小看了這群“小學生”,他們可在許多賽事都斬獲了獎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群孩子們,他們,就是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分校創客社團的“小創客們”。
科技滋養生活
——小小“創客”碩果累累
東城區史家小學分校的創客社團,作為學校科技活動的一大亮點,培養了一大批熱愛思考、熱愛創新的“小創客們”。創客社團成立于2015年10月,目前這屆社團由20位懷揣科技創新夢想的學生組成。社團本著傳承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興趣與創新能力的宗旨,開展多樣化的科技創學活動,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熱愛科學、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氛圍。本學期開始,社團的學生每個月都會進行自由結組,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創意作品的構思和制作,在合作中去學習、去探索、去成長。
史家小學的創客社團,就像是一棵剛剛萌芽的植物,雖然距離社團成立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但團隊中已有多人在比賽中有所斬獲:其中,在全國魔抓編程比賽中,1名同學獲得專項大獎;2名同學獲得北京市創品秀三等獎;5名同學獲得東城區創客馬拉松和創品秀獲得二等獎;2名同學獲得東城區創品秀三等獎;1名同學獲得數碼探科學比賽一等獎;4名同學參加第二屆北京市創客馬拉松比賽獲得三等獎;4名同學參加北京市的創品秀比賽獲得二等獎……
創客教育,需多元化交融
“培養‘全面發展+優秀品德+創新精神+突出特長的學生,使老師成為‘師德高尚+創新精神+教有特色的老師”,史家小學分校的辦學理念被深入貫徹到學校的創客教育中。紀宏老師是學校創客社團的發起人,是她最先發現學校里一些喜愛科技創新的“小苗子”們,因此,她發起了學校“創客社團”的建設。紀宏老師認為:“創客教育不僅僅是要發展針對科技創新的教育,而應該更加多元化,只有打破了各學科之前單一的壁壘,學生的創意思維才能打開。各個學科在創客教育中應該相互碰撞,才能激發出火花。”
創客社團取得的驕人成績,離不開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學校十分重視創客社團的建設和發展,專門配備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老師為“小創客們”做全方位的指導。紀宏老師認為,“創客社團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去完成。將不同領域的老師聚到一起,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創客不僅要與科技結合,它還包含了好多領域,藝術也算是創客的一部分。創客社團的老師需要有交叉點,比如美術老師和科學老師的思維相互交叉、相互碰撞,才能做出優質的創意作品。”
“小創客們”玩轉創客社團

? 同學們參加第十六屆東城區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合影
3D打印技術是創客社團中高年級的同學主要需要學習的創客技術。他們將自己的科學創意用3D打印機實現,做成形式各異的作品。
創客活動不但提升了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同學們的創造發明很多都來自日常生活的啟迪,把更多人的需求寄托在作品之上,設計出一些既有趣、好玩,又飽含人性關懷的作品。創客社團的同學們利用3D打印機,設計出一些既實用又方便攜帶的作品。比如社團的同學們在參加創客馬拉松的比賽時,當他們聽到比賽的主題后,集體討論得出一些創意設想。由于中國的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很多老人的自我防護意識較為淡薄,他們若聽到門鈴響就去開門,會給老人們帶來一定的人身危險,于是,同學們想為家中的老人做一個便于識別壞人的門鈴,因此有了“密碼門鈴”這個創意作品;六年級的柏渡同學,發現老師上興趣班的時候點名很不方便,于是利用編程技術和3D打印機設計出“智能打卡器”。
史家小學分校的創客社團中藏龍臥虎,五年級的吳雨洋同學已經是同學們心中的“小小工程師”了。他發現身邊的長輩們在過年期間,都喜歡在微信軟件上搶紅包,便運用自己所學的編程知識,結合傳感器等設備,設計了一款名為“搶紅包”的小游戲。在游戲中,他設置了5元、10元、15元的不同面額的紅包,傳感器會抓捕游戲者手臂張開和合上的動作,合上手臂就能抓到紅包,同時得到相應的加分。在規定的時間,哪個同學的分數多,就贏得了比賽。
在史家小學分校的創客社團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對科學創新的熱情。接下來,同學們準備去參加機器人創新大賽,學校的科技節也在火熱籌備中,讓我們祝愿同學們在未來的創客發明之路上,做出更多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