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毛利 彭娟娟
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研究①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毛利 彭娟娟
隨著“互聯網+”大時代的到來,傳統金融行業也加入其中,由此誕生出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領域。傳統小微企業一般都面臨著融資困難與成本高等問題,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會對其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進行了闡述,從小微企業面臨的傳統金融環境入手,分析了我國小微企業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困難,以及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最后總結出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的融資新途徑,以提升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
互聯網金融 小微企業 融資模式 生存發展
伴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云計算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浪潮,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既不同于直接融資的市場模式、也不同于間接融資的銀行模式的第三種融資模式,已經崛起并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了根本影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于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充滿著機遇也富有挑戰,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也是值得探討的一個熱點問題。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是時代與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將對金融產品與服務、企業融資業務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對于促進小微企業創業生存和擴大發展發揮了對于現有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為我國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金融大門。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創建了金融業務運營的新載體和新模式,其主要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互聯網金融的高效性
互聯網金融主要依托強大的計算機處理系統,業務辦理流程統一實現標準化,客戶不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辦理速度更快,客戶體驗感受更好。另外,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各種用于消費購買的支付平臺,有效地吸收全社會閑散的消費資金,從而能夠聚集既高效又穩定的資金流。
1.2互聯網金融的開放性和用戶個性化
互聯網金融突破傳統金融的時空限制,只要是網絡能夠到達的地方,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的方式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同時,互聯網金融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開放、共享、透明度高的特性,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深度挖掘并分析用戶的購物行為模式、資產信用狀況、理財投資偏好等重要信息,進而為用戶提供具有強烈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這是傳統金融業很難做到的。
1.3互聯網金融的低成本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完成整個資金交易過程,省去了實體網點辦理的各項費用,進一步降低企業獲得信息與資金的成本。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可以降低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對于用戶來說,用戶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臺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一定程度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省時省力。
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歷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15年,中國新注冊的企業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就占了96%。到目前為止,中國小微企業規模接近5000萬家,不但解決了我國人口的就業問題,還解決了六成的所得稅。目前小微企業受到資金、技術、人員的影響,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微企業的發展。
2.1融資難,融資成本高
首先,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個世界普遍性的難題。一般而言,傳統金融環境下企業面臨的金融支持方式主要分為銀行借貸、企業內部融資和民間借貸三種方式。由于小微企業經營規模較小,運營模式不成熟、普遍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和適當的其他資產作貸款抵押,所以能通過銀行借貸的機會就很小。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銀行可以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一定金額的貸款,但對于大部分地區的絕大部分小微企業來說,民間借貸融資和企業內部融資是它們最主要的融資途徑。
其次,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也使得小微企業經營負擔進一步加重。小微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不僅要付固定貸款利息,還要支付名目繁多的評估費、中介費等,這無形中給企業本身帶來了貸款的負擔。同時,如果使用民間借貸與內部融資,小微企業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
2.2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抗風險能力差
小微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研發投入不足,技術水平較落后,生產產品品種單一,生產規模較小,企業雇員人數少,企業本身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企業的生產經營主要依賴于市場,當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轉型困難,這就給企業的經營造成了很大的風險。此時外部不可預知的風險沖擊會引起企業資金鏈斷裂,進而導致企業關閉,增加了銀行信貸風險。
2.3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信用評價低
金融機構在批準貸款的時候要求企業必須有良好的財務水平和較高的信用級別,因此有一些小微企業為了從銀行貸到資金,往往采取隱瞞不利于貸款的負面信息,放大有利于獲得貸款的信息,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就會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結果就會造成傳統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普遍較低,這對于那些創新型小微企業而言就不公平。另外,如果小微企業的經營者的管理能力不高,缺乏現代管理理念,且企業內部財務制度不明確,財務信息披露意識差,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監督,致使信息不對稱,銀行會對其的監管難度加大,這就降低了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的意愿,從而加大其向銀行的貸款難度。
隨著互聯網信息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可以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等主動獨立地完成信息查找、匹配和交易,無需中介介入、無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對于小微企業的服務是24小時開放,這就意味著小微企業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易,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企業交易的時間成本、交易成本。同時,小微企業可以在開放透明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快速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金融產品,更省時省力。互聯網金融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可以避免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成本,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可以依托互聯網的大數據平臺海量的數據信息,對有效的信息進行辨別和篩選,可以進一步降低銀行和金融機構獲得信息的成本,也可極大地減少企業的操作成本。
3.2可以提高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小微企業因為自身資金及規模等原因,在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發生變化時,往往會發生轉型困難,研發不足,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導致企業倒閉的風險。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企業可以先通過調查消費者購物需求,有針對性地研發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同時,在資金層面可以利用創意與產品優先籌集消費者資金,然后進一步投入生產,有效地提高小微企業經營抗風險能力。如淘寶眾籌模塊,很多富有科技及創意的產品都會從消費者手中眾籌到初始目標的幾倍資金,有效解決企業生產資金及產品銷售等問題,有利于小微企業創業生存與發展,降低其經營風險。
3.3可以克服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融資難問題
由于傳統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掌握的各種信息有差異,所以小微企業信貸往往受阻。而互聯網金融可以借助大數據挖掘和處理技術,獲得豐富的、真實準確的市場信息和客戶信息,并可以適當地篩選目標客戶,從而有效解決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3.4可以滿足小微企業多樣的融資需求
目前,互聯網上眾多的融資平臺可以提供大量的差異化的融資產品,能夠滿足小微企業各種規模、各種期限的融資需求。第一,互聯網融資門檻相對較低,一般不需要固定資產抵押,小微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自行選購適合的金融產品,滿足其生存發展短期的資金需求。第二,眾多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中介服務,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可以直接溝通,進一步商定融資協議,靈活性大大增強。
4.1P2P融資模式
P2P即person-to-person,譯為個人與個人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專業金融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并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小微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自行發布借款信息,包括企業信息、借款原因、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實現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據小微企業發布的信息,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貸。P2P網貸平臺的出現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比傳統的民間借貸更透明、更便捷,緩解其在生存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難題。通常情況下,小微企業只需要在P2P網貸平臺上進行相關的信息認證和評估,就可由網絡借貸平臺自動匹配交易,雙方協商完成后都能快速到賬、完成交易。
4.2眾籌融資模式
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科技與創新的特征,是以互聯網為平臺,由發起人通過網絡發布其融資籌款所需要的資金。對于小微企業來說,眾籌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門檻,小微企業可以在平臺上融到資金的同時對其產品又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并進一步解決了產品銷售的問題。小微企業能夠利用互聯網這個開放式的平臺引起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關注,通過眾籌的融資模式,解決融資難的困境。
4.3大數據融資模式
大數據的融資模式指的是利用小額貸款公司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大數據融資模式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搜集大量的信息和數據,通過互聯網對信息進行分析和加工,評價企業償還貸款能力,然后進行信貸。阿里巴巴集團就是基于大數據的融資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阿里巴巴集團為小微企業提供了小額貸款公司服務。基于大數據融資模式下,對小微企業的要求相對較少,并且小微企業可以從融資平臺快速獲取資金。
互聯網金融利用自身信息技術優勢,搭建符合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對于解決小微企業面臨著的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抗風險能力差以及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信用評價低等諸多問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出現的P2P融資模式、大數據金融融資模式、眾籌模式等互聯網金融模式,進一步提高了小微企業融資的效率,為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助力。
[1] 劉琪.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新思考[J].金融視線,2015(1).
[2] 顧芳睿.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2).
[3] 穆紅梅.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的發展機遇與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6(2).
F832.2
A
2096-0298(2016)11(b)-025-02
①江蘇省教育廳2015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創業與持續發展模式研究”(2015SJB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