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鈕小靜 劉寶學 劉翠娟 李超
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的發展現狀及需求分析①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鈕小靜 劉寶學 劉翠娟 李超
近年來,鄉村快遞業的發展滯后已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發展。因此,應加快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的發展,推進快遞企業進農村、進社區,使城鄉之間的貨物、信息流動起來,不斷挖掘農村網絡消費潛力,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本文首先分析了國內鄉村快遞業的發展現狀,探索鄉村快遞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其次,研究了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的發展現狀。最后對河北省鄉村的特點和鄉村快遞業需求進行分析,為進一步研究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奠定基礎。
鄉村快遞 發展現狀 需求分析
大城市的網購市場已經逐漸趨于飽和,鄉村市場正在成為電商的下一塊“蛋糕”,同時也成為很多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據統計數據顯示,淘寶農村消費所占比例不斷地提升,2015年國內鄉村居民網購消費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96%。并且隨著“互聯網+農業”持續升溫以及國家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村電商迎來高速發展期,逐漸成為政府和電商企業謀求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然而,廣大農村地區的快遞業發展較城市相對落后,農村居民認為快件收件不方便等主要原因降低了農村居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即便政策屢屢推動“快遞下鄉”,但因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企業運作成本太高等諸多問題的存在,造成快遞公司“下鄉”意愿不高,最終導致“快遞下鄉”難,嚴重阻礙了電商在鄉村的發展,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快遞與傳統的郵政業務有著較大的差異,傳統郵政業務的主要運輸對象是信函,而快遞則更多的是實物。但快遞與物流有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相對于物流而言,快遞所運輸的貨物重量輕、體積小、種類多、速度快。當今社會的發展,時間對于個人或企業的利益和成敗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正是基于時間要求,快遞業才發展起來。快遞業更能滿足普通居民對物品的供應要求,更適合商品的小批次、多種類、短時間的流通。可見,快遞業是區別于傳統郵政和物流的一種新的行業。鄉村快遞是相對于城市快遞而言的概念,是指快遞企業為鄉村居民提供門對門的物流活動,兼具了速度快、安全、準確、便捷等特點。
目前,我國快遞企業競爭格局較為復雜,按照企業性質和規模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外資快遞企業,代表企業有FEDEX、DHL、TNT、UPS等,這項外資快遞企業的優勢在于管理經驗豐富、資金充足、網絡發達;第二類是國有快遞企業,主要有中國郵政、中鐵快運、民航速遞等企業,它們具有背景優勢、網絡布局完善及網點多等特點;第三類是大型民營快遞企業,企業發展迅速;第四類是小型民營快遞企業,經營靈活但管理較混亂。
雖然我國鄉村快遞業的發展起步晚,但近幾年發展迅速。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鄉村經濟迅速增長、外資快遞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尤其國家近期多次出臺多項重要文件以及政策鼓勵支持“快遞下鄉”,2015年中央政府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促進快遞業發展的總體部署,其中包括“快遞下鄉”,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為搞活流通促進農民增收部分再次提出“快遞下鄉”工程。各快遞公司紛紛響應號召開始搶占農村市場,提前布局并開設各級網點,進一步提升了從城市到鄉村的快遞網點覆蓋率和快遞服務水平。但是,也有些因素制約著鄉村快遞業的發展。快遞是由多個要素組成的一個系統,各個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現有的法律法規大多都不是針對快遞領域而制定,在運用法律時就會“肢解”各個要素,并且快遞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往往涉及多級政府或多個部門,阻礙了制定快遞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鄉村信息技術相對于城市而言比較落后,快遞企業由于資金等方面原因,在進行網絡布局、訂單跟蹤、數據處理等方面還有所欠缺,嚴重影響了快遞配送的時間和質量。國內的鄉村快遞企業目前主要分三類:郵政快遞、民營快遞、當地的地方快遞組織。郵政快遞網絡布局、基礎設施各方面相對其他快遞企業更完善,但是快遞所收取的費用較高。民營和地方快遞組織,政策支持力度較小,網點少、人員素質得不到保障。隨著國家各項利好政策的出臺,許多民營快遞和地方快遞組織紛紛下鄉,部分鄉鎮已設立快遞網點,但管理薄弱、行業不規范、從業人員素質低等現象普遍存在。
2.1河北省農業現狀
河北省不僅擁有種類繁多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還有豐富的水產品。河北省“十一五”期間農村經濟發展大幅提升。201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595.2億斤,肉類、奶類、蔬菜、果品與2005年的總產量相比,分別增長5.4%、28.8%、9.4%、21.9%。其中板栗、梨的產量居全國第一,酸棗、山杏、蘋果、桃、石榴等有一定的產量。許多果品全國聞名,如遷西板栗、昌黎蘋果、趙縣雪花梨和神州的蜜桃等。除此之外,政府還推進建設了標準化農家店39354個。河北省農業的迅速發展,為其發展鄉村快遞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2.2河北省鄉村信息化建設現狀
截至2010年,河北省建成涉農網站850多個, 90%以上的行政村通寬帶,擁有移動電話的數量在2007年~2011年間從每百戶的68.48臺增長到每百戶的193.17臺,2011年計算機的擁有量是2010年的2.64倍。河北聯通將實現寬帶網絡覆蓋到村、人口覆蓋率超過95%。河北移動已經實現20000多個重點高流量農村和鄉鎮的4G覆蓋,截至2015年5月共規劃建設農村4G基站16000個。信息化的建設,為鄉村快遞搭建信息網絡平臺提供了重要保障。
2.3河北省人口經濟分布特點
河北省是一個農業人口眾多的大省,雖然城鎮化進程加快,但相對其他省而言,鄉村人口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大。人口分布不均衡,三分之二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區,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壩上高原地區,壩上草原等地區的人口居住比較分散,人口分布密度較小,交通和信息技術等狀況相對比較落后,各種資源匱乏,因此,人們生活比較貧困,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也比較低。河北省鄉村的地理條件和人口特點等因素,也是鄉村快遞業發展推進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2.4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發展現狀
2.4.1快遞公司
盡管鄉村快遞市場目前尚不成熟,但都深知這個市場的潛力巨大。中國郵政依托其龐大的網絡、發達的網點資源以及人力資源,在部分鄉村建設了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以及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順豐也開始布局鄉鎮市場,主要是通過內部員工代理的模式運營。三通一達、全峰、宅急送則通過加盟的模式在農村布局。
2.4.2電商企業
農村電商的發展離不開鄉村快遞,對于電商企業而言,快遞已經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大障礙。因此,電商巨頭也開始加入到發展鄉村快遞的隊伍中。例如,電商企業阿里建立了縣鄉兩級線下運營體系,縣級運營中心作為商品的分撥階段,村級服務網點作為提供村級一站式服務的節點;電商巨頭之一——京東為完成其配送站至鄉村推廣員的配送環節,進行了無人機送貨測試,此無人機體系不但縮短了配送時間,同時還降低了對相關人員的要求;蘇寧易購開設了蘇寧易購服務站,這些服務站不僅承擔售前、售后等業務,還承擔最后一公里送貨業務,目前鄉鎮一級的送貨時間能夠48小時送達。
2.4.3供銷合作社
河北省供銷合作社是實現城市與鄉村商品雙向流通的重要紐帶。供銷社在農村經營數十年,其商品流通體系比較完善。依托其遍布各個農村的網點優勢,發展了小超市、連鎖超市等多種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特點的經營模式,使鄉村的產品流通有了明顯地改善。但是,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供銷社的功能也存在欠缺,比如:很多農村主要是夫妻店、食雜店,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優質的服務還未能享受;交易方式比較落后,商品流通信息化落后,大多沒有電子交易設備;供銷社的發展跟不上市場的需求變化。
2.4.4鄉村快遞組織
鄉村快遞組織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代理商形式的快遞組織。快遞企業在鄉村市場選擇合適的代理商并委托其按照企業的價格和條件代理各種快遞產品,代理商則按比例收取一定的費用。第二種,中介形式的快遞組織。中介主要是個體戶、農業站等,中介快遞組織承接鄉村居民的快遞業務然后外包給快遞企業,或者從快遞企業承接快遞業務在鄉村間進行貨物配送。第三種擁有自己配送系統的快遞組織。這種快遞組織有屬于自己的配送系統、設置了自己的網點和配送網絡等,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其用戶群主要定位于最終的消費者。
第一,農業生產資料方面。隨著河北省鄉村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從事農業生產的優惠條件越來越多,農業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會越來越大,科技進步促使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鄉村對農業生產資料的種類、數量等方面要求越來越多,如各種農作物的種子、各類化肥、各種農業機器及其零配件等的需求。有些生產資料使用周期較長,有些使用周期短的生產資料則需要經常性地采購,這些需求為鄉村快遞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第二,農產品方面。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渠道主要有專業的批發市場、集中收購、各類農貿市場批發貨零售。通過這些渠道的農產品存在價格低、流通時間長等問題,甚至有時某些農產品出現滯銷現象。近年來農產品網上交易成為了一種趨勢,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將農產品銷售出去,還能隨時準確地掌握產品價格形勢。近年來城市居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如食品的安全度、新鮮度、營養度等有了更多的關注。開展鄉村電子商務能夠將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與快遞業緊密聯系起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和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極大地增加了鄉村對快遞業的需求。
第三,鄉村居民生活消費方面。一方面,全省鄉村人口接近一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鄉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欲望也隨之增加,消費需求業出現個性化特點。另一方面,信息網絡不斷普及,家家戶戶都可以上網,大部分家庭還配有電腦、筆記本等,除了上網查閱資料、打游戲、看電視劇和電影,網上購物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再者,在外上學和打工的農民經常為家人郵寄各種物品。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工都不愿再外出打工與家人分離,“快遞下鄉”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機會, 這些都為鄉村快遞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1] 周曉莉.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背景下快遞業發展探討[J].企業經濟,2012(05).
[2] 劉蘊,汪傳雷.民營快遞農村業務拓展模式探索——電商物流一體化[J].現代商貿工業,2014.
[3] 王秀榮,劉照軍,劉承秀.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的構建與推進建議[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09).
[4] 袁楊.湖南鄉村快遞業的網絡布局及發展推進策略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5] 鳳凰網[EB/OL].http://www.ifeng.com.
F127
A
2096-0298(2016)11(b)-120-02
①本文為2016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民生調研專項課題《河北省鄉村快遞業的發展推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6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