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 王媛媛
基于個人所得稅籌劃的工薪方案設計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 王媛媛
在個人理財觀念與稅收籌劃意識的驅動下,如何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減輕個人工資、薪金的稅收負擔,是工薪階層納稅籌劃的主要問題。本文首先對稅收籌劃的概念及其動因進行分析,然后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現狀、基本思路進行簡要說明,并結合當前主要的工薪籌劃手段進行方案設計,最后進行全文總結。
工資 薪金 納稅 籌劃
個人所得稅最早誕生于18世紀末的英國,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類應稅所得為對象而征收的一種所得稅,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開征的稅種之一。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是在1980年9月公布的稅法基礎上,先后經過6次修正形成的,采取分類征收模式,征稅范圍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11類。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個人收入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雖然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對工薪所得的月扣除標準、稅率表及最低級次的稅率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很多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但如何使稅后利益最大化仍是關系納稅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對個人工資、薪金的所得稅籌劃不但可以最大化員工的利益,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符合國家有關節稅的政策導向。因此,本文以個人最為普遍的工資薪金所得為研究重點,對個人所得稅的籌劃進行方案設計。
2.1稅收籌劃的概念
最早的稅收籌劃概念可追溯到1935年英國上議院湯姆林爵士對“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其做出的有關稅收籌劃聲明至今仍為法律界所認同:“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依據法律這樣做可以少繳稅。”目前,國際上對稅收籌劃概念的描述不盡相同,如印度稅務專家N.J.雅薩斯威在《個人投資和稅務籌劃》一書中寫到,稅收籌劃是納稅人通過安排財務活動,充分利用稅收法規提供的包括減免在內的一切優惠,來享受最大的稅收利益。而美國華盛頓大學斯特溫.J.賴斯教授則認為,稅收籌劃是通過挖掘現行稅法中的理論漏洞并設計自己的交易行為以利用這些漏洞的過程。納稅籌劃這一概念從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我國以來,在理論界的認識和理解也不相同。如宋獻中等認為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為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權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在既定的稅收環境下,對多種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的一種理財活動。蓋地在《企業稅務籌劃理論與實務》中將稅收籌劃定義為納稅人依據所涉及的稅境,在遵守稅法、尊重稅法的前提下,以規避涉稅風險,控制或減輕稅負,有利于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對策與安排。可見,這些概念都認可稅收籌劃在降低納稅人稅負上的目的性,并強調應以合法性為前提,在政府的稅收導向下開展理財活動和安排。
2.2稅收籌劃的動因
目前,世界各國的財政收入一般包括稅收和規費兩類。對納稅人而言,其所負擔的“稅”與“費”在感知上是有差異的。首先,付費性質不同。稅收是對“公共服務”付費,而規費是對“個人服務”付費。其次,受益對象不同。稅收的納稅對象具有普遍性,其“受益”與“支出”無直接對應關系,而規費是針對特定受益者的支出。因此,納稅人會更愿意支付與其享受的特定服務有關的收費,而不是為那些公共服務付稅。即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納稅人總是希望盡可能的減輕自己的稅收負擔,多享受公共服務。此外,根據經濟學理論,作為理性人,在信息不對稱時,納稅人有動機利用其掌握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尋求稅收利益。可見,組織行為學理論和經濟學理論都為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動因提供了理論解釋。
3.1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研究現狀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是個人理財的核心技巧之一,在西方發達國家幾乎已家喻戶曉,而在我國,尚處于初始階段。在以前人們認為納稅籌劃是消極的或不正當的行為,是進行巧妙偷稅、逃稅或騙稅的行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納稅籌劃逐漸被接受,人們開始考慮如何才能獲得最大收益。于是進行納稅籌劃的稅務代理機構應運而生,但由于納稅籌劃在我國出現的歷史很短,其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理論和實踐的探索。
3.2個人所得稅籌劃的基本思路
美國南加州大學Meigs博士在《會計學》中指出:“人們合理合法地安排經營活動,以盡可能繳納最低稅款的方法可稱之為納稅籌劃。少繳稅和遞延納稅是稅收籌劃的目標所在”。具體的個人所得稅籌劃基本思路如下。
(1)利用納稅人的身份差異。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需就其境內外所得納稅,而非居民納稅人只就其境內所得納稅。因此,納稅人的身份差異為納稅籌劃提供了空間。
(2)考慮影響應納稅額的因素。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由計稅依據和稅率決定,其中計稅依據是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它由個人取得的收入扣除成本、費用等后的余額來確定,稅率分為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并有加成、減征。在累進稅率下,費用扣除越多稅率越低;在比率稅率下,若將所得進行合理歸屬,可適用較低的稅率。因此,要降低稅負,就要找到合理合法的方式來減少應納稅額或適用較低的稅率。
(3)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國家為了實現稅收調節功能,一般在稅種設計時都會設立稅收優惠條款。因此,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享受節稅效益。
(4)合理歸屬收入期間。現行個人所得稅在征稅時間上根據收入的性質不同,分別實行按月、按次和按年課征。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根據納稅人收入和支出時間對收入進行合理歸屬,能按月課征的不按年(次)課征,以達到節稅目的。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實踐中有納稅主體籌劃、稅率籌劃、稅基籌劃等多種廣泛使用的方法,它們利用納稅人的身份、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轉化、稅基遞延等找出籌劃節稅空間。在具體稅收籌劃時,不僅要注意方法的合法性,還應考慮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因此,在方案設計中,要保持企業或員工中一方的獲利不變,再看哪種方案對另一方更為有利。
4.1月薪與一次性年終獎的稅收籌劃方案設計
根據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規定:按月發放工薪(簡稱月薪)采用的是超額累進法,即以納稅人超過前級次的工薪為基礎計算應納稅額的累進稅率,按年發放的一次性獎金(簡稱年終獎)采用全額累進法,即以納稅人的全部工薪為基礎計征稅款的累進稅率。因此,當月薪收入應納稅所得額從一個級別進入另一個級別時,應納所得稅是連續遞增的。而年終獎收入應納稅所得額從一個級別進去另一個級別時,在稅收級次臨界點處將發生中斷,全部收入進入一個較高稅率級次。
因此,為使工資、薪金收入滯留在費用扣除項目和較低稅率的區間,可采取:(1)將工薪收入盡可能的平均;(2)利用月薪的超額累進和年終獎的全額累進計算方法差異進行適當調節。具體分析如下。
若全年“工資+年終獎”共計42000元,則從稅收籌劃的角度分析應將其薪酬設計為:平均月薪3500元,年終獎0元,此時應納稅額為0。
若全年“工資+年終獎”超過42000元時,如提高到48000元,此時薪酬設計方案對比如下:(1)平均月薪400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4000-3500)×3%×12=180元;(2)平均月薪3500元,年終獎600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6000×3%=180元;(3)平均月薪3000元,年終獎1200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12000×3%=360元。可見,方案(3)沒能充分利用免稅額能帶來的稅收減少。
若全年“工資+年終獎”超過60000元時,如72000元,此時薪酬方案對比如下。(1)平均月薪5000元,獎金額1200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12×(5000-3500)×3%+12000×3%=900元;(2)平均月薪6000元,獎金額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12[(6000-3500)×10%-105]=1740元。
綜上,不同的月薪與年終獎分配方法會對應納稅額產生影響,基于同樣的思路,在薪酬方案設計中對月薪盡量保持平均,可以保障各月應納稅額保持均衡,避免個別月份進入更高的稅率級次,而月薪與年終獎將應納稅額的計稅差異,要特別考慮稅率級次分界點對應納稅額的影響,避免收入相差一元,所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稅收負擔相差過大。
4.2利用遞延工資發放的稅收籌劃方案設計
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說,在較長的時間內進行考慮其稅收負擔是可變的。那么,未來稅率的變動趨勢及企業和員工投資收益率的差異對于工薪發放時間的選擇將會產生影響。
假設將當前支付的100元工資(稅前)遞延支付,tc0是企業當前的邊際稅率;rcn是企業在n年期內進行邊際投資的年稅后投資收益率;Dn是第n期企業支付的報酬;tcn是企業在n期的邊際稅率。那么,當遞延支付100元工資時,企業當前稅后節約了元的工資支付。n年后,企業從稅后遞延工資支付中取得的累積收益為。而在第n期,考慮稅前扣除因素,稅后員工的實際支付成本是。我們令,即固定了企業的支出。
考慮員工的稅收影響。假設員工當前的稅率為tp0,n期后的稅率為tpn,員工的稅后投資收益率為rpn,那么員工需將現時稅后工資積累n期后的收益與n期后的遞延報酬進行對比,若,則立即發放要優于遞延支付。
在企業日常的工資薪金發放過程中,會遇到直接而有效的方式進行合理節稅,看似節省的金額不大,但對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構建和諧的工作環境至關重要。
[1] 稅法——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2] 蓋地,企業稅務籌劃理論與實務[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3] 宋獻中.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4] 賀謙.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基本原理與思路[J].財會通訊,2009 (11).
[5] 鄒瑩.淺議個人所得稅之工資薪金納稅籌劃[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0(6).
[6] 王傳奇.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D].北京大學,2005.
[7] 孫甜.企業薪酬設計中的稅收籌劃——以A公司為例[D].西南財經大學,2010.
[8] Scholes M S,Wolfson M A.稅收與企業戰略[M].張雁翎,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9] 顧瑞鵬,陳響,潘岳.基于稅收籌劃談企業職工薪酬制度的設計[J].價值工程,2011(20).
[10] 牛軍,王凌.新個稅政策下我國工薪階層納稅研究[J].會計之友,2011(8).
[11] 李穎.個人取得獎金稅務籌劃研究[J].財會通訊,2011(7).
F812.42
A
2096-0298(2016)11(b)-169-02
王媛媛(1987-),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碩士研究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主要從事財務審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