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學的隸書作品整體干凈雅致,用筆厚重中透露出靈活,取法張遷碑,同時融入了一些何紹基隸書的感覺,說明作者有著比較扎實的基本功和較強的書法領悟力。這件作品的書寫水平在本屆巡展征集作品中本屬上乘,但遺憾的是,個別字的錯誤使用,影響了這件作品的脫穎而出。作品的內容是杜甫詩《江南逢李龜年》,問題出在第一句“岐王宅里尋常見”的“里”字。“里”字簡化前有兩個字形“里”和“裏”,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里”表示鄰里、鄉里及路程單位“里”,“裏”表示里外、里面,“裡”則是“裏”的異體字。這句詩“宅里”的“里”應寫為“裏”,“裡”亦可。另外,“節”字上部處理成篆書寫法,沒有錯,但最好還是用隸書的常規寫法為好。
繁體字在生活中不常見,孩子不能正確運用可以理解。但既然學習書法了,就要學點文字學常識,勤查字典,勤找資料,盡量避免錯誤。現在有些集字作品字帖在選字方面也是錯誤頻出,請謹慎使用。
從此作品中,能看出小作者具備較好的楷書功底,基本筆畫較為到位,能夠做到筆筆交代清楚,字字結構平穩,足見小作者平日在顏楷中下了不少工夫。從整幅作品的章法看,正文和落款也是比較合宜的。
提幾點建議:1.部分單字結構顯得較為局促,如“水、外”等字捺畫可以再舒展一些;“山”字的左右兩豎,也可再做些呼應,做到開合有度。2.個別筆畫筆力較弱,如“今”字的最后一豎,有些突兀,破壞了整幅字的美感。3.作品中豎鉤較多,如“亭、間、水、自、竹、外、時、有”等字,在創作時可稍加些變化,不用一味地“鋒芒畢露”。4.從內容上看,上句的“自古今”應為“自今古”,其實從押韻中也能發現這個問題,希望作者在后面的創作中能夠更加嚴謹一些。
總體來說,小作者的創作能力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相信通過努力,一定可以到達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