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蓉
(重慶市綦江區打通第二小學,重慶 綦江 4014430)
?
讓小學生快樂閱讀
但蓉
(重慶市綦江區打通第二小學,重慶 綦江 4014430)
摘要:要學好語文,往往得法于課內,成長于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的延伸和發展,它與語文課堂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形成目標、有系統的課外閱讀訓練體系,才能不斷提高閱讀的效率和層次。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找準閱讀材料與閱讀方法訓練的結合點,教給學生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方法,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教學;快樂閱讀
閱讀課文的理解與分析,學生常常在課堂上答非所問,對一個閱讀問題能做到言之有理的就那么幾個優秀的學生;在作文教學方面,學生能妙筆生花的少知又少,這些讓我是如此迷茫而無助。那天去聽了李大圣教授的講座,心中有豁然開朗之感。回校后結合我校的課題“拓展性閱讀教學研究”,反復咀嚼著李教授的話:要學好語文,往往得法于課內,成長于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的延伸和發展,它與語文課堂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形成目標、有系統的課外閱讀訓練體系,才能不斷提高閱讀的效率和層次。對呀,我何不借著我校課題的東風,乘風而行呢?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找準閱讀材料與閱讀方法訓練的結合點,教給學生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方法,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打下基礎。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雨”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就象我們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可你們知道下雨時天氣怎樣?風怎樣?雨水是怎樣的?莊稼又是怎樣等這些情景嗎?你們想了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不管學習什么知識,溝通與交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這種溝通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甚至也包括老師與老師之間。比如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們在同一個年齡段,有著接近的審美情調與欣賞能力,所以可充分利用這種情況,將班里的同學進行分組,讓各個組去搜集和整理他們認為優秀的篇章和讀物。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者的作用,要充分關注學生對每篇文章閱讀后的感覺,及時糾正學生理解的偏差,適時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學習探究的能力。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容。
朗讀是有聲的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內涵之后,才能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通過朗讀,能進一步加深對所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達到自我欣賞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課堂上也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機會,遇到劇本、小說等課文,我還會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語文語感,也使他們初步體會了語言的音韻美、節奏美,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特殊優美的文段或經典的語句,我要求學生背誦,讓他們達到銘記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瀆,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在生活中,有的學生愛好書法,有的學生愛好美術,有的學生喜歡小制作、小發明,有的喜歡旅游……我們語文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長,盡可能地創設條件,提供機會,讓學生收集、保存、應用有關學習資料,讓學生發揮特長,展示才華。讓充滿靈性的學生在收集中學習語文知識,表現自我,超越自我。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像一條小河,流淌著激情四溢的執著;似一株新苗,懷抱著枝繁葉茂的夢想?!泵恳粋€日子,平凡,每一道工序,瑣碎,但作為我,要在每一個平凡而瑣碎的日子里和我的孩子們同成長,共快樂,每天進步一點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