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華,馮仁海
(十里泉電廠,山東棗莊277103)
?
燃煤電廠給粉機出粉不均的原因分析及處置措施
楊守華,馮仁海
(十里泉電廠,山東棗莊277103)
摘要:針對十里泉發電廠#5鍋爐因給粉機出粉不均,嚴重影響機組機安全經濟運行和正常接帶負荷的問題,通過對該異常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系統設備和運行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剖析,并結合現場實際采取有效措施,使該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關鍵詞:給粉機; 出粉不均; 處置
十里泉發電廠#5鍋爐為上海鍋爐廠制造SG—400/13.73-M413型,為單汽包自然循環,具有中間再熱、懸吊全露天儲倉式煤粉鍋爐,于2014年5月完成低氮燃燒改造,汽輪機組實現高背壓、雙低壓轉子互換,高背壓循環水供熱。該鍋爐為四角切圓燃燒,共設置有16臺葉輪式給粉機,分4層布置,為配合低氮燃燒改造,將原燃燒器改造為水平濃度分離型,實現分級燃燒。配置兩套制粉系統,為中間儲倉、乏氣送粉,每套配置一臺低速鋼球磨煤機和一臺離心式排粉機。
1.1給粉機出粉不均的主要表征
自2015年5月以來,#5爐的部分給粉機先后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出粉不均現象,出現出粉不均的給粉機主要集中在丙3、丁3和丁4三臺粉機,其中丙3給粉機的一次風由甲排粉機供給,丁3和丁4給粉機的一次風由乙排粉機供給。
當給粉機出現出粉不均時,在排粉機出口風壓、給粉機轉速保持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其一次風壓較其它下粉正常的給粉機(如丁2)波動較大,且不出粉時一次風壓比正常出粉時一次風壓降低約410Pa左右,出粉正常時給粉機的一次風壓變化不大,該變化是因給粉機轉速或排粉機出口風壓發生變化影響所致。(如圖1所示)。
若將排粉機出口風壓自動控制解除,給粉機間斷出粉,會導致排粉機出口風壓產生較大波動。當鍋爐主汽壓力控制方式為“自動”時,即依靠調節給粉機轉速來實現跟蹤主蒸汽壓力設定值時,給粉機間斷出粉會造成投自動的給粉機轉速波動大,使主蒸汽壓力、汽溫及爐膛負壓等運行參數會隨之出現大幅波動現象,在較短的時間內主汽溫度會從額定汽溫545℃降低至506℃,波動達42℃;爐膛負壓上下波動達203Pa,主汽壓力波動1.42MPa。(如圖2所示)
就地觀察出粉不均給粉機其對應的燃燒器出口,煤粉氣流濃度、著火點位置及出口處的煙溫變化大。當給粉機不出粉或出粉較少時,燃燒器出口處的煤粉氣流濃度明顯降低,使著火推遲、煙溫降低,當再次出粉時,又恢復正常,且頻繁重復出現。
1.2給粉機出粉不均造成的主要影響分析
因部分給粉機出粉不均,會導致“自動”方式的給粉機轉速、機組的主汽壓力、主再熱汽溫等參數出現大幅波動現象,給鍋爐的穩定燃燒和經濟運行構成嚴重威脅。當給粉機轉速快速升高接近其最高轉速(臨界轉速)時,會使給粉機出粉量大量減少,而影響煤粉氣流著火遲延、甚至出現脫火現象,嚴重時可能造成爐膛滅火。主再熱汽溫的大幅波動,會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產生威脅。同時,主汽壓力的變化,還會影響汽包水位的大幅波動,若給水“自動”控制性能不良,就會導致因汽包水位異常觸發鍋爐MFT保護動作。
若多臺給粉機同時出現下粉不均,該異常出現疊加時,會使以上影響結果進一步加劇,在機組穩定運行的可靠性大幅降低的同時,還會使機組的接帶負荷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在部分時間段,機組被迫偏離調度給定的負荷計劃曲線運行。
因送風機無法實現“自動”調節,當給粉機不出粉或出粉較少時,送風量調整不及時導致氧量升高且頻繁波動,造成脫硝系統入口NOx濃度升高,為確保機組煙氣能夠達標排放,就需要增加脫硝系統的噴氨量。
針對#5鍋爐部分給粉機出粉不均的問題,主要從系統設備、運行方式及入爐煤質等方面進行原因分析。
2.1系統設備影響
可能影響給粉機出粉不均的主要設備有給粉機、煤粉匯合器和煤粉倉等。
(1)一次風管中煤粉匯合器因運行長時間,其中的隔板沖刷磨損嚴重,會出現密封效果變差,使一次風通過缺失的隔板空間經下粉管道反串至給粉機下部,阻止煤粉的正常向下流動,導致給煤機出現出粉不均。
針對以上原因,組織對存在該異常現象給粉機的煤粉匯合器進行割管檢查,結果發現丙3給粉機的煤粉匯合器上隔板靠近左側和下隔板的迎風面磨損嚴重,使上下隔板之間密封隙變大,密封效果較差(如圖3所示)。當打開給粉機下部的檢查孔檢查時,發現一次風通過該處向外噴出的風量較大,也進一步證實該煤粉匯合器密封效果變差,于是對該煤粉匯合器進行了同類型更換,通過對其它煤粉匯合器檢查未見異常。
(2)給粉機的葉輪、轉向及其上部的下粉插板開度等,均會對給粉機的正常出粉產生影響。給粉機葉輪、撥板的磨損或斷裂,會影響煤粉的正常輸送;因給粉機上部的撥板帶有約30°的傾角,若轉速不正確,即使在相同的轉速下也會影響給粉機的下粉量;給粉機上部的下粉插板實際開度過小,同樣影響給粉機的下粉量。
通過對下粉異常給粉機停運后的檢查,給粉機葉輪、撥板均正常,給粉機對應的下粉插板關動作正常,實際開度與顯示一致。通過與相鄰給粉機的轉向對比發現,丙3和丁4給粉機轉向與其它相反,聯系檢修人員對其轉向進行切換調整。
(3)煤粉倉密封不良時,正常運行中保持負壓狀況的煤粉倉會漏入溫度相對較低的冷空氣,使煤粉溫度降低、受潮產生結塊,煤粉的流動性變差。機組停運后煤粉倉內未被燒燼的少量煤粉堆積在其內部,或因機組停運時間較長,當機組再次啟動前未對粉倉進行徹底清理,使這部分煤粉因受潮后出現貼壁現象。
通過咨詢,在該機組上次停運后未對粉倉進行全面清理,且機組停運近1個月時間,結合以前的檢查經驗,判斷在煤粉倉局部出現了煤粉結塊、掛壁現象。為消除因粉倉密封不嚴產生漏風的影響,組織人員對粉倉人孔門、給粉機法蘭等處的結合面及給粉機檢查孔進行封堵,對粉倉裸漏的外壁面等進行保溫處理,杜絕或減少粉倉漏風,減緩煤粉溫度的降低速度。
為消除因受潮已產生結塊煤粉流動性變差的不利影響,組織對出現出粉不均的給粉機,通過其上部的檢查孔進行人工放粉,清除粉倉下部壁面及給粉機腔室內的積粉,直至煤粉的溫度和流動性恢復正常。通過放粉發現,這些給粉機存在煤粉結塊、粘性大和流動性較差的現象。
2.2系統運行方式影響
系統運行方式可能對給粉機出粉不均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磨煤機出口溫度和排粉機出口風壓等。若磨煤機出口溫度保持偏低,就會降低煤粉在煤粉倉內的保存溫度,增加煤粉結塊的風險,使其流動性變差。排粉機出口風壓(即一次風壓力)保持過高,因煤粉匯合器的密封效果不良,通過該處向上竄入下粉管的一次風量增加,增大煤粉的流動阻力。
針對該影響因素,對照運行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發現磨煤機正常運行中出口溫度保持偏低,基本控制在65℃左右,而對應粉倉的煤粉溫度在46~62℃左右,尤其是粉倉上部溫度會更低些。同時發現兩套制粉系統運行時間存在較大差別,甲側制粉系統基本保持全天運行,而乙側制粉系統每天平均運行只有2.5h左右,但乙側粉倉對應的給粉機出力遠大于甲側,為滿足該運行方式下的煤粉需要,就通過輸粉機從甲側向乙側煤粉倉輸送煤粉,因輸粉機保溫性較差,該過程使煤粉產生5℃左右的溫降,進入乙側粉倉的粉溫會進一步降低。發現出粉不均的給粉機也多是布置在乙側煤粉倉。
結合生產現場實際,對磨煤機運行方式進行合理優化,提高磨煤機出口溫度,控制在68~70℃,減少輸粉機使用時間,增加乙側磨煤機運行時間。
為減少一次風壓過高對給粉機正常下粉的影響,在確保一次風管不發生堵管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排粉機出口風壓,由原2.5kPa降至2.2kPa左右。
2.3入爐煤質變化影響
煤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會影響煤粉的流動性能。當煤粉中的水分、灰分含量升高時,會使煤粉的流動性變差,對給粉機出粉的均勻性產生不利影響。
通過對給粉機出現出粉不均現象前后的入爐煤質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入爐煤的水分和灰分含量較之前升高較多(見表1、表2),對煤粉的流動性影響較大,也是導致給粉機出現出粉不均的原因之一。

表1 給粉機出粉異常前入爐煤主要指標

表2 給粉機出粉異常時入爐煤主要指標
針對以上分析結果,及時聯系燃料專業對入爐煤摻配方案進行合理優化,調整不同煤種的摻配比例,力爭使入爐煤的主要指標接近設計煤種,且要求長期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出現較大范圍的偏離設計值。
2.4采取的其它輔助措施
在采取以上綜合處理措施的同時,還在給粉機上部的粉倉壁上安裝了電動振打裝置,當對應的給粉機出粉異常時,可啟動該裝置對其進行振打,增加煤粉的流動性能和下粉量。
(1)經過采取以上措施和綜合處理后,給粉機出粉均勻性明顯改善,在給粉機轉速、排粉機出口風壓同步變化的條件下,原出粉不均的丁3、丁4給和丙3給粉機的一次風壓與出粉正常、相鄰的丁2給粉機變化基本相同,變化趨勢一致;一次風壓自行頻繁波動現象基本消除。(如圖4所示)。

表3 給粉機出粉不均前后汽溫、煙溫變化比較
(2)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主汽壓力、爐膛負壓及主再熱汽溫度等主要運行參數波動幅度明顯減小。因發生出粉不均的給粉機主要集中在主燃區的上層,對爐膛火焰中心位置高度及爐膛出口煙溫影響較大,所以在給粉機出粉恢復正常后,機組的主、再熱汽溫度得到較好改善,汽溫明顯升高,在鍋爐蒸發量等運行工況基本相同的條件下,機組的主汽溫度較之前平均升高6.23℃,再熱汽溫度平均升
高8.29℃,爐膛出口煙溫平均升高21.92℃,而排煙溫度影響不大。(見表3)。
華電國際十里泉發電廠針對#5機組部分給粉機出現出粉不均問題,及時組織生產技術人員結合生產現場實際,全面深入剖析異常產生的真實原因,群策群力,從系統設備排查治理、機組運行方式優化及完善入爐煤質摻配方案等多方面綜合治理,給粉機出粉異常現象得到及時消除,為機組的安全、經濟、環保運行和機組的正常接帶負荷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QW/04.17.00.0101-2014.140MW機組集控運行規程[S].
[2]黃新元.電站鍋爐運行與燃燒調整[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修回日期:2016-03-15
DOI:10.3969/J.ISSN.2095-3429.2016.02.005
中圖分類號:TK22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429(2016)02-0022-04
作者簡介:楊守華(1968-),男,山東棗莊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汽輪機以及電站鍋爐的經濟性運行;馮仁海(1972-),男,山東滕州人,本科,高級工程師,電廠集控運行主管。
收稿日期:2016-01-19
Cause Analysis of Uneven Flour From the Powder Machine and Disposal Measure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YANG Shou-hua, FENG Ren-hai
(Shiliquan Power Plant,Zaozhuang 277103,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uneven flour from powder machine which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unit and normal contact with the load in#5 boiler of the shiliquan power plant.By perform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in terms of system equip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s,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Combine the site conditions,the problems were resol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pulverized coal feeder; flour uneven; dispo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