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淮陽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周口 466700)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監測的意義
張艷梅
(淮陽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河南 周口4667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監測的意義,為臨床醫生診斷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可靠依據。方法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來淮陽縣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為研究組,選擇同期74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變化及研究組中不同NYHA級別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變化。結果研究組腦鈉肽水平、肌鈣蛋白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不同NYHA分級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均不相同(P<0.05)。結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腦鈉肽及肌鈣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嚴重,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越高,臨床醫生可將其作為診斷及評估病情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等原因導致的心肌損傷,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和體潴留,是臨床較常見疾病之一,如果治療不當會導致患者死亡[1]。目前臨床一般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判斷病情,但是其評定準確性較低,且受到臨床醫生經驗限制,易出現誤診、漏診。有報告顯示,檢測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能診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2]。為觀察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監測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對來淮陽縣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檢測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并與健康人群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來淮陽縣人民醫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為研究組,選擇同期74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男42例,女32例;患者年齡49~85歲,平均(59.3±6.2)歲;體質量指數(BMI)17~31 kg/m2,平均(24.6±3.4)kg/m2;NYHA分級中,I級24例,Ⅱ級21例,Ⅲ級12例,Ⅳ級17例。對照組中男43例,女31例;年齡47~88歲,平均(60.1±6.6)歲;BMI為18~29 kg/m2,平均(25.1±4.2)kg/m2。兩組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發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3]中的相關標準,并根據患者的心臟病史、臨床癥狀、心電圖等進行診斷。排除標準:合并急性心梗者;急性肺動脈栓塞者;影響肌鈣蛋白I水平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3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在空腹下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測定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腦鈉肽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檢測,其檢測所需腦鈉肽試劑由杭州浙大迪訊基因工程生產提供,嚴格按照試劑操作說明步驟進行檢驗。肌鈣蛋白Ⅰ水平采用上海酶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的肌鈣蛋白Ⅰ試劑盒,根據試劑操作說明書和微粒子酶聯免疫法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測。
1.4觀察指標統計血漿腦鈉肽水平,肌鈣蛋白Ⅰ水平;統計研究組不同NYHA級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變化。

2結果
2.1兩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研究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變化比較±s,ng/ml)
2.2研究組中不同NYHA分級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變化NYHA Ⅰ級患者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均明顯低于NYHA Ⅱ級、Ⅲ級、Ⅳ級(P<0.05);NYHA Ⅱ級患者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均明顯低于NYHA Ⅲ級、Ⅳ級(P<0.05);NYHA Ⅲ級患者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明顯低于NYHA Ⅳ級(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中不同NYHA分級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過負荷,使心臟功能下降,心臟排血量減少引發的多種臨床癥狀,也是導致我國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具有難治愈、病情長、易反復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臨床主要以早期干預以提高預后效果。目前臨床醫生一般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判斷病情,但這受限于醫生的臨床經驗,所以準確性不高。如何找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科學判斷依據,對于臨床醫生分析病情發展、制定治療方案意義重大。血漿腦鈉肽能調節血壓、血容量,改善心功能,擴張血管,利尿作用明顯。研究指出,血漿腦鈉肽水平變化與NYHA分級有明顯相關性[4]。肌鈣蛋白是存于心肌細胞中的蛋白,其能調節心肌舒張收縮。由于其特異性存于心肌中,患者血漿該蛋白含量升高可反映心肌出現損傷,已經成為臨床診斷心肌急性梗死的主要指標。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會明顯升高,這是因為腦鈉肽是心臟的激素類物質,當心臟負荷增加時,心室的細胞牽拉導致腦鈉肽的分泌增加,進而增加血液中腦鈉肽的含量。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為心肌細胞缺氧,細胞膜的通透性變化,導致肌鈣蛋白Ⅰ會穿透細胞膜進入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肌鈣蛋白Ⅰ水平升高。通過本研究還可以看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越嚴重,腦鈉肽水平及肌鈣蛋白Ⅰ水平也越高,說明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能反應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嚴重程度。
綜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腦鈉肽及肌鈣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嚴重,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Ⅰ水平越高,臨床醫生可將其作為診斷及評估病情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劉桂華,鄧贊章.血漿腦鈉肽和肌鈣蛋白Ⅰ對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評估的價值[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5,36(2):52-53.
[2]韓鵬飛,桂藝芳,鞠傳余,等.聯合檢測H-FABP和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及危險分層中的作用[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5,(4):478-481.
[3]原永明,王慧,尹良平,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BNP、hs-CRP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2015,30(6):591-592.
[4]李小莉,邱春光,韓戰營,等.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輕中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2):33-35.
【中圖分類號】R 541.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97
(收稿日期: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