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腐爛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核桃,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但核桃樹如果管理不當,會發生各種病蟲害,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同時給核桃種植戶帶來損失。
核桃腐爛病一般主要危害枝干樹皮,不同大小的樹和感染部位的不同,其發生癥狀也不相同。一般大樹干感染病菌后,初期不太明顯,隱藏在樹干皮層內部。有時還表現出其他癥狀,多個小病斑互相聯接,黑色液體從皮內溢出,病斑周圍有大量白色菌絲體,嚴重時,病斑能發展到30 cm左右。而小樹主干和側枝感染病菌后,發病部位呈暗灰色、微微腫起、水浸狀,用手指壓病部流出帶泡沫、有異味的液體。病斑上的黑色小點則是病菌分生孢子器,而空氣濕度較大時,孢子器內還會流出粘膠的絲狀物,病斑沿核桃樹干縱橫向發展,到后期時發病部位會縱向開裂,流出大量黑褐色液體,當發病部位包圍樹干一圈時,常常會引發側枝或整株死亡。成年樹因樹皮較厚,當發現黑色液體流出時,往往發病已較嚴重,切開皮部會發現較大的腐爛面,相對細些的側枝感染后,枝條由缺乏營養輸送,會漸漸失去綠色,最后失水死亡。觀察核桃腐爛病發生部位,一般同一棵樹上的發生部位,以枝干創傷處或剪口部位、樹干分杈部位和樹干陽面較多。而在同一片核桃地塊,掛果、生長力弱樹、早實核桃品種發病率較高,而沒有掛果、生長旺盛、晚實品種則發病較輕或不發病。
核桃樹腐爛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其分生孢子器埋于木栓層下,并在病樹上越冬。第二年春天樹液流動時,病菌孢子借助各種媒介傳播,從樹體各個傷口部位侵入并蔓延。當空氣濕度較大時,病菌會快速分生,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這種分生感染機制一直持續到入冬前才能停止。春秋兩季是腐爛病發病的高峰,四、五月份危害尤其嚴重。從發病地塊上看,一般是疏于管理、土壤貧瘠、樹體生長勢弱、排水不良或樹體受到凍害的地塊易感染此種病害。
3.1管理粗放,對病蟲害不夠重視。分析核桃腐爛病的發生原因,最主要的是疏于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核桃腐爛病大面積發生的機會不大,但多數果農管理粗放,不注意進行田園清潔,尤其是修剪時不注意消毒,修剪后不清理枝干和樹葉。冬季不涂白,造成樹體凍傷或涂白不涂加殺菌劑,給腐爛病病菌留下了可乘之機。管理粗放還會造成核桃樹營養不良,生長勢弱,也為病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還有一個原因是腐爛病發生比較隱蔽,如果不注意觀察很難發現,再加上許多農戶并沒有見過相關癥狀,因此會延誤了治療腐爛病的最佳時機。

3.2氣候因素的影響。在冬季低溫天氣來得早的年份,一部分品種因樹葉沒有落完,沒有進入休眠期,會引發枝條受到凍害,特別是一些小樹或當年新發育的枝條,如果第二年春天嫩芽剛發育時再遇到持續的低溫天氣,枝干凍傷情況會更加嚴重。在遇到春季降水較多的年份,還會由于降水多造成樹體水分過大。低溫凍傷和濕度大兩大因素綜合作用,會使腐爛病病菌繁殖更快,從而為腐爛病大面積發生創造了條件。
4.1加強管理。要加強對核桃樹的管理。特別是土壤結構不良、比較貧瘠的核桃地塊應增施有機肥,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地塊周圍要挖好排水溝等,做好排水措施。提高地力,提高核桃樹抗病能力。在秋季落葉前要對密閉的樹冠疏除部分大枝,生長期間疏除背生枝及老弱傷枝,為樹體節省營養。修剪后要對剪口用1%的硫酸銅消毒,減少病菌感染機會。
4.2病灶部位處理。在腐爛病高發季節,要多進行觀察,一旦發現腐爛病危害,要立即采取措施。可用刮除法先刮除病斑,刮治面積一般比病斑組織大一些即可。一般病灶刮如果沒有爛透只需削去表皮。如是病灶深達木質部就要刮去一部分木質部。刮后用5波美度左右的石硫合劑涂抹2次,涂抹時要均勻并全將刮除部位全覆蓋,以促進新皮快速生長。刮下的樹皮一般集中填埋或燒毀。
4.3預防措施。核桃樹落葉后,要結合施有機肥深翻土壤。對核桃樹的主干及大枝進行涂白。配方為生石灰、硫磺、動物油、食鹽、水按30∶1∶1∶2∶100的比例配制,防止日灼和凍害,兼有殺菌、殺蟲等作用。還可在春季核桃發芽前、7月份和9月份,在主干的中部及下部噴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050400河北省平山縣林業局崔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