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臺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措施
河北省邢臺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農作物秸稈主要來自小麥、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全市2015年玉米種植面積540萬畝,年產秸稈324萬t;小麥種植面積530萬畝,年產秸稈310萬t;棉花種植面積200萬畝,年產秸稈84萬t;加上谷子、花生及其它果樹修剪廢棄物等秸稈50萬t,全市共計年產農作物秸稈約768萬t。
目前,邢臺市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秸稈直接還田;二是秸稈能源化利用;三是秸稈青貯。
1.1秸稈直接還田。目前,邢臺市用于機械化直接還田的秸稈主要是小麥與玉米秸稈,棉花秸稈粉碎還田處于示范推廣階段,數量很少。小麥與玉米秸稈還田作業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水平也已十分成熟,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接受。截止2015年底,全市小麥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率穩定在95%左右,玉米秸稈粉碎還田率穩定在80%左右。
1.2秸稈能源化利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做好農村沼氣和農村能源清潔開發利用工作,積極爭取、利用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補貼推廣高效清潔燃燒爐具,抓好秸稈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廣煤改電、煤改太陽能、煤改地熱和煤改氣等多種清潔能源替代模式。
1.3秸稈青貯。隨著近幾年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國家實行禁燒、禁牧政策以后,市場對秸稈的需求量增大。2015年以來,全市新增青貯窖(池)規模達9萬m3,現有秸稈加工企業3家。全市飼料化利用160萬t左右。
2.1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加大對秸稈焚燒的監管力度,研究制定鼓勵政策,調動農民和企業利用秸稈的積極性,對現有的秸稈利用單項技術進行歸納、梳理,堅持秸稈還田利用與產業化開發相結合,鼓勵企業進行規?;彤a業化生產,引導農民自行開展秸稈綜合利用。
2.2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根據各縣(市、區)種植業、養殖業的現狀和特點,秸稈資源的數量、品種和利用方式,合理選擇適宜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行推廣應用。在滿足農業利用的基礎上,合理引導采取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氣化、工業利用等方式,逐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益。
2.3依靠科技,強化支撐。加強技術集成配套,建立不同類型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模式,強化技術支撐;推進科技入戶,進行技術培訓,創建科技項目,推廣簡捷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促進技術普及應用。
2.4政策扶持,公眾參與。統籌考慮國家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扶持政策情況,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和扶持發展農機協會、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大力開展以機收、機播、機耕和機械化秸稈還田為主要內容的農機作業服務,大力發展農機跨區作業、合同訂單作業和耕種收“一條龍”作業。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不斷提高公眾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識,使禁燒秸稈成為了農民的自覺行動。
054001河北省邢臺市農業局李曉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