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棚室越夏紅色彩椒品種篩選試驗

關鍵詞:紅色彩椒;品種;越夏栽培
彩椒,屬茄科辣椒屬,有紅、橙、黃、綠、紫等多種顏色,又稱七彩椒。20世紀90年代中期,自荷蘭、以色列、法國等國家引入我國。因其營養豐富、色澤艷麗,已經在國內得到迅速推廣,成為一種高檔蔬菜,深受消費者喜愛[3]。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氣候冷涼,是我國最大的越夏彩椒生產基地,但隨著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品種良莠不齊、品種退化、病蟲害防治不科學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當地彩椒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引進一些紅色彩椒品種,希望通過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適合張家口地區棚室種植的優良品種,實現當地紅椒品種的更新換代。
1.1試驗材料。供試紅椒品種:強舟(35-130)、太陽紅(35-132)、曼迪、紅蘇珊、瑪索等,以紅蘇珊為對照。其中紅蘇珊和瑪索為瑞士先正達公司引進,其余品種均引自荷蘭瑞克斯旺公司。
1.2試驗方法。試驗在張家口宣化縣宣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進行,3月9日播種,工廠化育苗,5月1日采取大小行定植,大行距90 cm、小行距50 cm,株距40 cm左右。試驗隨機區組排列,5個品種各設置3個重復。采用四蔓整枝,吊蔓栽培,田間管理采取最適和一致的原則。
1.3數據采集。采收期,每個處理隨機選取10株調查產量性狀和果實性狀。產量性狀主要包括單株果數、單果重、單株產量、始收期等,果實性狀為果實縱、橫徑、硬度、光澤度等。采摘期結束后統計不同品種間一級果率的差異,計算畝產量。
1.4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7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鄧肯新復極差法比較檢驗各處理平均值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1不同紅色彩椒品種產量性狀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5個紅色彩椒品種畝產在3516.5~4582.1kg之間不等,其中強舟產量最高,與其他品種均達顯著差異,比對照增產30.3%,瑪索、太陽紅兩個品種產量也較高,均比對照增產23%以上。不同品種間單果重差異明顯,太陽紅單果重最大,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較多的單株果數和較高的單果重是構成高產的關鍵因素。研究還發現,強舟、瑪索早熟性較好,比其他始收期提前5 d左右,早期產量較高,有利于提前搶占市場,具有較好的價格優勢。

表1 不同紅彩椒品種產量性狀調查
2.2不同紅色彩椒品種果實性狀比較。5個紅色彩椒品種果實性狀調查情況見表2。從果實縱徑看,太陽紅、瑪索兩個品種縱徑最大,但與對照相比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曼迪縱徑最小,均顯著低于其余4個品種;從果實橫徑看,對照紅蘇珊橫徑最小,與其他4個品種相比差異均達顯著水平。在硬度方面,紅蘇珊硬度較差,強舟、瑪索、太陽紅、曼迪4個品種均優于對照。彩椒經濟效益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一級果率的大小,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強舟一級果率最高,與其他4個品種相比差異均達顯著水平,瑪索和太陽紅一級果率也較高,也顯著優于對照品種紅蘇珊。

表2 不同紅彩椒品種果實性狀調查
張家口市氣候夏季冷涼、晝夜溫差大,崇禮、懷安、赤城等縣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設施條件,適宜種植越夏彩椒,,7~10月上市,彌補市場空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從試驗結果看,強舟和瑪索表現較為突出,均為早熟品種,產量高,坐果率高,果形周正,一級果率均達60%以上,并且果實色澤鮮亮,硬度好,可以作為張家口地區紅色彩椒生產的首選品種;太陽紅產量較高,果形大,周正,整齊度好,硬度高,一級果率達55%,也可作為張家口地區棚室彩椒越夏栽培的候選品種;曼迪產量較低,果形偏扁,生產實際中還發現,曼迪高溫時抗性較差,發病率高,不適合棚室越夏栽培;紅蘇珊單果重小,坐果率低,產量較低,生長后期頂部易產生木栓紋理,且硬度較差,影響外觀品質。
參考文獻
[1]李敏,孟祥霞,孫海燕,等.彩色甜椒果實發育及品質形成研究 [J].萊陽農學院學報,2002 (3):187~190.
[2]張志軒.荷蘭彩椒品種與栽培管理 [J].中國果蔬,2004(4):29~30.
[3]詹玉絲.彩色辣 (甜)椒四季高效栽培 [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075000張家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李鵬
馬全偉高華山

摘要:為篩選適合張家口地區棚室越夏栽培的紅色彩椒品種,對引進的多個紅椒品種進行了品種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強舟和瑪索兩個品種綜合表現最為突出,產量高,坐果率高,果形周正,一級果率均達60%以上,果實色澤鮮亮,硬度好,且熟期早,價格優勢明顯,可作為張家口地區紅色彩椒生產的首選品種;太陽紅產量較高,果形大,周正,整齊度好,硬度高,一級果率達55%,也適合當地越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