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華成
(漁溪水務站 四川恩陽 636073)
恩陽區飲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質增效探究
白華成
(漁溪水務站 四川恩陽 636073)
筆者通過對恩陽區飲水安全工程的現狀與需求調查,對全區飲水安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規劃和管理建議均作了詳細的論述,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和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恩陽區;提質增效;飲水安全工程;“十三五”
巴中市恩陽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東靠巴中市巴州區,南抵南充儀隴縣,西鄰南充閬中市,北連巴中南江縣,距巴中市中心城區8km,幅員面積1156km2,耕地面積35.81萬畝。全區轄24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437個村(居)委會,253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58.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萬人。
(1)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大幅提高。全區共建成各類村鎮飲水安全工程6785處,供水人口達37.3752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77.87%;集中供水人口達31.7592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66.17%;自來水入戶人口達28.3854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2.56%;
(2)農村居民飲水質量大幅提升。全區農村供水工程均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狠抓飲水質量安全。一方面,針對不同的水源水質標準采取了相應的凈水處理工藝;同時,日供水規模達200t以上的供水廠全部配備了消毒設備。另一方面,狠抓水源管理,對千噸萬人以上的工程劃定了水源保護區,設立了警示標志,落實了轄區的水源保護責任,實現了從“有水喝”到“有干凈衛生水飲”的飛躍;
(3)建設管理機制突破創新。工程建設中嚴格執行了工程建設的各項制度,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總投資20萬元以上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格實行“四制”(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通過招標確定有一定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承建,并委托有資質的監理部門和質檢部門負責施工監理和質量監督、檢測,工程建設單位嚴把質量關,實行質量終身制。并實行“六制”即規劃建卡制、社會公示制、報賬制、材料設備集中采購和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和受益農戶跟班監督制、明確工程管理責任和水價制。以“先建機制,再建工程”機制為引導,全面“輿論宣傳、技術準備、建立協會、競爭立項、規范建設、協會管理”的“六步工作法”,建前明確建設管理主體、投資工程產權、水價。建中體現“競標”,建后落實管護責任。重點“抓兩頭,保中間”,突出“取水源頭”和“入戶龍頭”工程建設,保障“中間”輸水管網建設。嚴把工程驗收關,確保工程質量優良,實行工程質量終生責任制;
(4)加快推進了以“巴山新居”、“幸福美麗新村”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步伐。飲水條件的改善,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推動了養殖、種植和加工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生產發展。恩陽鎮高店子村、合治寨村,柳林鎮鐘家壩村、玉金村、七星寨村、七顆石村,下八廟鎮鳳凰村、錢庫村、安居村,西南村等25個村的農戶走上了“井、池、園、機配套,種、養、加、運結合”的發展路子,一大批“水興百業旺”、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新農村競相發展。
(1)水源工程少且蓄水量嚴重不足,水源可靠程度低。①由于我區現有的水庫水源工程少、調蓄水能力差、分布不均,地表徑流不能得到充分利用。②由于區境地形地貌所致,山高水低也嚴重制約了對江河水的利用;對沿河農村、場鎮雖然利用泵站揚水等措施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但制水成本較高,加重了用水戶負擔和運行管理成本。③大部分高山區既無河也無庫,僅靠溪溝徑流攔蓄飲用,根本不能抗拒干旱災害。其根源是區境無已成且分布均勻的骨干飲用水水源工程作堅強后盾。④大部分村級集中式供水飲用水源與農田灌溉混合使用,水量開采較大,造成淺層不達標水回滲,形成漏斗,使水源受到二次污染。
(2)工程建設標準低、規模偏小,不能滿足人口劇烈增長的發展需要。按照《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設計年限按15年設計,隨著人口城鎮化和新農村發展的加快,中心鄉鎮場鎮、巴山新居、幸福新村等不可預計的機械增長人口較大且過快,致使設計供水規模與過快的人口增長需要不相適應。
(3)大部分工程水處理工藝簡陋,致使供水水質合格率低。特別是我區在2005~2010年實施的項目,由于工程十分分散且處理工藝大多數采用簡單加藥消毒處理方式,水質受降雨、干旱、環境等影響較大,加之管理技能又較低,致使水質合格率普遍偏低。
(4)部分工程輸水能力偏小,無法滿足水廠處理能力的需要。一方面,受水源水量不足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由于輸水管線較長,大多數輸水管又是PE塑料管,特別是在農業生產用水高峰時期,人為在沿途管道開口取水現象和破壞管道現象嚴重,致使這部分工程的輸水能力不足。
(5)部分工程配水管網嚴重老化,致使管網末梢水水質不達標。由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飲水資金緊缺,我區在建設時,重點以水廠建設為主,配水管網則以工程用戶增加,自然發展,未進行徹底改造,導致水壓水質都不達標。
(6)安全管控手段落后,供水公共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除落實了行政責任、行政命令等手段來強化安全管控外,由于受投資規模的影響,水質在線監測、水源地視頻監測監控、沿途輸水管道監控的自動化程度十分低,水質常規自檢設施簡陋,水質常規檢測手段落后,無水質檢測中心,無場地,無人員,無資金,缺少技術,給供水安全帶來較大壓力。
(7)水廠制水成本高、管網漏損嚴重、水費回收率低,導致工程運行困難。村級供水廠供水管網分散,漏損量大,再加之制水成本增加,水費回收率低,難以維持正常運行,一旦工程出現故障就沒有資金修復,有的水廠因此而停產,導致國家投巨資新建的集中供水廠不能充分發揮效益。
(8)工程運行管理能力偏低。由于村鎮供水管理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專職運行管理人員又較少,為數眾多的村級供水工程大部分都是村社干部或有較強責任心的農民進行兼職管理,又無法對這部分人進行專門技能培訓,致使村級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水平低。
4.1 規劃建議
(1)統籌規劃城鄉全域供水工程,利用優質水源新建部份規模化水廠和小型村級水廠,改造好現有的場鎮供水水廠,使全區中心城鎮、街道、各村社區居民聚居點全部用上優質的自來水;居住分散的農村居民利用優質的井水和山泉水,通過興建部份小集中供水工程來解決村民的飲用水問題。啟動全區農村自來水入戶惠民工程,按照鎮(街道)、村(社區)引導,村民自愿的原則,采用“政府補貼、共建共管模式”,由村委會集中申報,分片實施工程建設和管理。
(2)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推進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劃定、防護設施建設和標志設置等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監測,強化供水水質檢測能力建設,千噸萬人以上工程配置水質化驗室,健全水質衛生常規監測制度,完善農村飲水水質監測網絡,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監管水平。加強工程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對集中式水廠負責人、凈水工和水質檢驗工等關鍵崗位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有條件的地方,試點開展工程運行及主要水質指標在線監測及水廠信息化建設工程示范,積累經驗后逐步推廣。
4.2 管理建議
(1)建立村級供水工程財政獎補制度
由于村級供水工程用水戶分散,管網漏損率大,水費回收率低,基本無效益可言,多數村委都不愿接手管理,致使部份工程不能充分發揮效益,甚至有的工程因無人管理而導致報廢。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對直接管理的村委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管理好的供水工程實行財政獎補制度。
(2)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社會化服務機構
建立縣、鄉、村三級工程技術服務組織。應以縣(市)農村供水管理總站、鄉鎮水務站、鄉鎮供水站或其他鄉鎮水務服務組織、村級用水合作組織為依托,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級技術服務組織。由縣、鄉、村三級工程技術服務組織實行定期巡查和檢驗、定點維修和服務收費,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提供技術咨詢、工程維修與養護、技術培訓以及藥劑和材料供應等服務。
(3)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驗與監測服務體系
完善社會化的水質檢驗,與監測服務體系。縣農村供水管理總站應建立農村飲水水質檢驗中心,適度規模的水廠應設化驗室,做好水質的常規檢驗。同時需要以較大規模的集中供水工程為依托,分片區建立常規水質化驗室,配置便攜式水質檢驗設備,對轄區內各集中供水工程進行巡回檢驗,并對農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檢驗飲用水水質。此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負責對全縣農村飲水水質實施常年監管。進一步加強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等其他形式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出臺優惠政策,創造發展環境,搭建服務平臺,實現公司(協會)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種形式的經營管理服務。
(4)積極引導,多渠道籌資
恩陽區農村人口分布不集中,且都是依山而傍,條件惡劣、施工難度大、工程建設費用高。為解決好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就必須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眾共同負擔,困難大的多補、困難小的少補等原則制定有效的資金籌措計劃。按照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區、鄉兩級政府要通過公共財政增加投入,各部門要密切配合,給予一定的扶持引導,確保飲水工程所需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受益群眾要積極支持,主動參與,投工投勞,采取一事一議,因地制宜的原則解決好青苗補賠償、勞動力缺乏等實際問題。還可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多方位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采取先建后補,先用后補或利用招商引資的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真正讓群眾受益。收稿日期:2016-3-26
S277
A
1004-7344(2016)11-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