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龍
(沈陽化工大學 110142)
高校校園手機型APP設計概要
——以“沈陽云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掌上校園APP”為例
閆海龍
(沈陽化工大學 110142)
針對大學校園校園卡過多,容易遺失以及校園卡容易消磁等問題,我公司將運用APP平臺分別為教工和學生群體提供服務,通過使用手機軟件可以將校園卡簡單化,實現一機在手走遍校園的目的,將網絡平臺更加本地化從而擺脫了忘記帶校園卡的煩惱,也不會因為充值排隊等候或不能及時充值等問題困擾,真正的做到了簡潔方便有效。
方便;簡單;安全
作為繼大型機、小型機、個人電腦、桌面互聯網之后的第5個技術發展周期,人們正跑步進入移動互聯網新時代。我國移動互聯網從概念的出現到大范圍普及,短短10年間,卻已經發展為擁有驚人利潤,巨大增長潛力和穩定消費群體的新市場。移動互聯網是用戶以手機、手持設備(如PDA)等通過移動網絡接入互聯網,使用各類互聯網服務,如網頁瀏覽、定位、移動支付等,且這些服務均具有移動終端適配性的特點。通過此定義可知,移動互聯網提供的所謂“產品”,均具有“服務”的理念。手機服務型APP產品正是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誕生的,其從傳統的手機APP應用中脫穎而出,伴隨智能手機發展,正成為手機APP應用的潮流。校園一卡通在我國多年前就已經實現,尤其是南方城市更為明顯,但是北方城市應用的不是很多,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大量應用,軟件職能的加強,電子校園卡的發展勢在必行,而沈陽云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將會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走在最前沿將電子化校園帶向社會面向高校來填充這一塊市場空白,在項目的起初競爭壓力必然不會太大,市場前景相當可觀,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據API公司發布的2013智能手機用戶的APP行為調查稱,通過對覆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的手機用戶的調查,8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法脫離APP—哪怕一天都不行,“哪怕沒有水也不能沒有移動APP”。
“APP”是“APPlication”的縮寫,應用程序的意思,指的是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的應用程序。比較著名的APP商店有Apple的APP store,Android的Android Market,諾基亞的Ovi store等。政府APP作為一個全新的一站式政府移動資訊平臺,是在移動互聯網上以現有政府網站為基礎,結合政府門戶資訊和官方微博,整合了兩個移動互聯的應用,建立了新的移動互聯應用平臺,按移動門戶的內容和展現標準,對現有門戶網站的框架、欄目、信息進行整合,并同步到各類移動設備上。世界各國政府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政府也紛紛試水APP,其中美國、英國、韓國等國家在政府APP方面走在全球前列。我國對于app的國家政策也是大力支持。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是國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務。2012年發布的《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電子政務依托的信息技術手段發生重大變革,超高速寬帶網絡、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應用不斷涌現,深刻改變了電子政務發展技術環境及條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技術創新為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必須扎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至“十二五”末,政務部門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中央和省級應超過85%,地市和縣區分別平均達到70%、50%以上。
特點——科學、專業針對不同學校,不同狀況提出不同的特色校園軟件。
優勢——徹底取代校園卡,將校園卡的功能集中在手機上,取替原有的多卡、單卡模式,提高了項目的技術性和科學性,擺脫了原有校園卡單一、功能不徹底的弊端。
“因地制宜,分工明確”打破原有的校園卡模式,將手機的利用更具體化,簡單化。
“一切以服務為主”通過App所包含的功能將為新生入學,在校生找兼職、找教室,畢業生考研就業三方面為主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制造不同的職能。
“專用ID,安全保密”每一位軟件使用者都可以免費使用自己的學(工)號注冊,以安全為主建立專門數據,不會使個人信息外泄,做到安全保密。
以沈陽××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為中心,主要針對各大高校學生群體,分別針對新生、在校生、畢業生三種群體設置不同的軟件職能,特色在于將校園卡變成電子版取代原有校園卡,電子地圖GPS定位,兼職信息查詢,就業信息發布,考研題查詢等,從而加強校與校之間的交流,打破原來閉門造車的狀況。
局部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校園一卡通并不發達,但是電子校園的發展趨勢有勢在必行,不可遏制。APP取代校園卡也將成為一種現象,但從目前東三省APP帶替校園卡的市場仍是一片空白,僅有一些APP實現單一的校園卡功能還不如使用校園卡方便,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APP功能的越加完善電子校園卡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現有的校園卡必將被市場所淘汰。校園一卡通是基于校園卡管理與服務應用的應用整合平臺。以服務為導向,為校園卡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應用桌面,實現了校園卡業務的統一認證、統一管理、個性化應用及信息查詢的一體化管理。使用自己的學工號和校園卡查詢密碼直接登陸,未來也可使用統一身份認證登陸。通過校園卡電子服務平臺,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實現:銀行卡向校園卡轉賬、繳納網費、繳納電費、查詢校園卡基本信息、交易流水、查詢自己的校園卡的賬戶狀態、校園卡的掛失、修改查詢密碼平臺網站首頁上有查詢校園卡、失卡招領等快速通道,以及平臺使用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校園APP將隨著科技的進步走向學生市場,將代替傳統的校園卡服務大眾,享受國家政策支持,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1]孫福強.數字化校園與校園一卡通(第一版).中國電化教育,2008.
[2]竇亞琴.校園“一卡通”系統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及其效益探析(第一版).人文社會科學出版社,208.
[3]張焱林.淺談“校園一卡通”系統的發展與完善.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10).
TP311.5
A
1004-7344(2016)11-0258-01
201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