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徐攬
(1.西安通信學院 陜西西安 710000 2.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陜西西安 710000)
中日關系及影響分析
李穎1徐攬2
(1.西安通信學院 陜西西安 710000 2.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陜西西安 710000)
中日兩國于1972年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從此,中日關系翻開了新的一頁。多年來,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關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中日間各項潛在矛盾因素還沒有得到消除,有的摩擦隱患甚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對侵略歷史的認識問題,臺灣問題和釣魚島問題等。中日關系的發展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國際因素的影響。其中如何正確認識和正視中日關系是是讓其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我們相信,只要雙方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正確地認識和對待歷史問題,就一定能夠開辟中日關系美好的未來。
正確界定中日關系;歷史認識;態度觀點;未來期待
因果關系是制約事物發展的必然因素,一定的原因必然會引起一定的結果。這不禁讓我們看到中日關系現在的狀態局勢絕對是與昔日中日的歷史相關聯的。中國和日本都是在東亞必不可少的一員,兩國的經濟也直接在國際經濟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中日關系不僅值得中日關注,也是值得各國關注的。
如今國際格局已不同以往,因此中日關系也必須要有新的改革與發展,不能停留在以往的關系中。最近兩年,中日關系在這一層面上已經出現了良好轉機。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另外還有些中日間潛在的并未解決的一些矛盾因素更或者說是隱患摩擦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中日雙方不得不做出方案決策以避免這些矛盾與摩擦威脅到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大局。
未來中日關系的發展良好與否,絕大多數取決于中日兩國間是否可以結束以“各國威脅論”為表現的互相防御和不信任的劣勢循環,從而改變為建立彼此信任,達成利益共識,建立穩定的雙邊制度。從政治格局多元化和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的角度看,中日關系無非是一種利益關系。當一國損害另一國利益時,兩國交惡。反之,友好。因此,中國可以改變對日本的策略為防止戰略對抗,緩解彼此信任。來為中國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周邊環境。還有需要雙方共同努力解決的近幾年在風口浪尖的臺灣事件和釣魚島事件。
(1)日本軍國主義曾對中國惡略侵犯刺殺的行為是千真萬確不容置疑的,但日本有一部分人卻始終不愿承認和正視這樣的史實,更甚至有人試圖為日侵略行為美化罪行。他們的這種態度令中國國人寒心甚至憤怒。這種行為也必然不利于兩國的感情向好發展,嚴重影響了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
(2)臺灣問題
權威人士認為日本在臺灣上問題上的對待態度是:①經濟利益是否安全。日本以臺灣海峽是其重要的海外運輸通道為由,在其所謂的“周邊事態”是否涉及臺灣這一問題上采取了含糊不清的戰術。②“臺灣情節”。這種情節歸于日本在其對臺的殖民統治時期的留戀以及最近幾年臺灣出現的親日派媒日的做法不謀而合。③“中國威脅論”。日本有些個別試圖阻撓中國順利實現和平統一的破壞勢力加速崛起。
綜合以上的種種問題中日間的關鍵問題是:日本假借“周邊事態”的美名站在美國一邊對我呈現出用武力解放臺灣干預的姿態。因此這將使中日關系變為“表面是朋友,實則是敵人”的尷尬局面,日本甚至有可能在美軍對臺灣進行武力干涉的問題上對美軍進行支援工作。中國要堅持要求日本對“周邊事態”不包括臺灣這一問題上顯明明確的立場態度,同時堅持向國際社會包括日本在內講清楚:像臺灣獨立和外部勢力干涉的情況可能會致使臺灣爆發戰事根源,因此,我們把這種根源杜絕在外才是保持臺灣和平的根本之策。
(3)釣魚島問題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的歸屬這一問題上存在這著不同的意見,但從總體部署來看,當年兩國締結友好條約的情況下,各方當時領導人意見是把這問題暫時閣下。但事實上,日本右翼分子曾多次在釣魚島問題上進行干涉挑唆。
以上三個問題是阻礙中日關系友好發展的主要因素。另外還有經貿摩擦問題、經援政治化問題等一系列因素,這些因素都阻礙了中日關系向更高層次的發展。而追根揭底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日本,只有日本自身愿意吸取教訓,打消否認和歪曲歷史的意圖,才能真正掃除中日關系發展障礙。
從“勢力”這個角度來分析的話,日本目前并不能對我國的國家安全造成武力上的威脅,日本更為擔心的其實是我國對它的威脅。所以便想用臺灣問題、人權問題、在中國威脅論上弄風波,以達到和中國平衡的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保持冷靜態度,因為我國的實力還不允許輕易動用武力。這也是我們的外交政策的原因所在。因為:①日本對我們提供的資金和技術是我們的利益所需,一旦我們和日本撕破臉皮,將使我們處于不利地位。②覺得受到威脅方不是我們。
中國有不斷前進的進取之心,在國際上所處的形勢大同小異,這就導致了中國和日本的這種關系。然而只要美國有毒霸世界的野心,那么中國和日本想要在國際社會中謀求獨立自主的國際地位就會受到來自美國的制約,所以要在一個利益上互相爭奪,包括在亞歐的主導地位,國際的社會地位以及經濟利益上的矛盾沖突,尤其是經濟利益問題上的沖突是最主要的。基于這種內外因素,我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防止那些想利用日本來壯大自己的軍事強國地位的國家。他們可能會假裝給日本提供一些名義上的利益來讓日本與他們連成統一戰線來達到對我國的威脅。
現在世界發展方向是朝著多極化的潮流驅動的,當不存在兩極分化時國家的主要關注點是國家是否安全問題。因此各國出于利益需要所要涉及到的交際領域也會更加廣泛,這就使各國家對于利益協調這一問題出現困難。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相互合作和相互發展,自己單打獨斗的思想已經不能適應世界發展潮流。所以作為在亞洲或者說世界上都有較大影響的中國和日本在未來應呈現出友好相交,互幫互助,肝膽相照的鄰里關系,互相在科學技術方面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為亞洲地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釣魚島之爭的歷史脈絡與中日關系.東北亞論壇.
[2]東亞合作與中日關系的互動:困局與對策.外交評論(外交學院評論).
[3]未來十年的中日關系與中國對日政策.日本學刊.
[4]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中日關系.世界經濟與政治.
D822
A
1004-7344(2016)11-0310-01
201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