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陸軍公開日于每年10月的第一周舉辦。展品小到軍服、輕武器裝備,大到坦克、裝甲車、火炮、直升機,十分豐富;繩降、空降,模擬解救人質表演、模擬裝甲坦克渡河等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2015年陸軍開放日活動在距離首爾約170km的忠清南道雞龍市近郊的緊急備用飛機跑道上舉辦。
本文作者李俊杰,2008年移民韓國,他自幼酷愛軍事,尤愛各種槍械,本文是他對韓國陸軍公開日的一份詳細記錄,帶您感受鄰邦的軍情軍力——


韓國KH-179牽引榴彈炮后視圖。該榴彈炮為取代美國M114牽引炮而開發。口徑155mm,根據所用彈種不同,射程在18~30km之間。

韓國K-30飛虎自動防空系統。底盤直接采用了美國M113裝甲運兵車的,車體上方的兩門防空炮是瑞士KCB 30mm口徑自動火炮的韓國許可生產版,由S&T重工業公司生產。雷達部分由LIG Nex1公司開發。1999年開始服役,主要用來對付低空飛行的航空器。

駐韓美軍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美軍M109自行火炮于1963年開始服役,現裝備30多個國家。2002年5月初美國下一代XM2001“十字軍”自行火炮開發計劃被取消后,M109繼續承擔陸軍的非直射火力支援任務,期間為滿足未來戰場的作戰需求,M109持續進行了性能提升與改良工作,此次開放日上展出的便是M109的改進型M109A6帕拉丁。其主炮為155mm口徑線膛炮,采用扭力桿懸掛系統,最高時速61km/h,行走距離299km,射速4發/分,有效射程30km,可容納乘員4名。作為裝甲車輛其質量不是很大,單排履帶支撐著約30噸左右的質量。

展出的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的后方出入口是打開著的,可以進到里面去看看美軍現役裝甲車的內部。

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內部炮管尾部的閉鎖機構也是打開著的狀態。

韓國K9自行火炮,由三星Techwin公司開發。155mm口徑主炮根據采用彈藥的不同,射程在40~53km之間,射速為6發/分,車體質量57噸,發動機采用德國MTU公司的,行駛速度67km/h,采用油氣壓式懸掛系統,可容納乘員5人,1999年開始部署。國際上第一個引進K9自行火炮的國家是土耳其。2010年11月23日,韓朝延坪島炮擊事件發生時進行回應射擊的韓方武器正是K9自行火炮。

美國M109自行火炮的韓國許可生產版——K55。1980年代開始服役的“老將”,經過升級改良,現與K9一同仍是韓軍的主力自行火炮,產量達到了1000多輛。主炮口徑為155mm,時速56km/h,射速為4發/分,射程在18~24km,質量約25噸,采用扭力桿懸掛系統。

駐韓美軍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由BAE陸地系統公司制造,以美國陸軍著名五星上將布雷德利的名字命名。車體質量約27.6噸,采用扭力桿懸掛系統,6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驅動,時速可達66km/h。1981年服役以來不斷升級并發展出了幾款衍生型號,圖中這輛是升級型M2A3。主武裝是25mm口徑的M242巨蝮式機炮,還外掛了BGM-71陶式反坦克導彈。1990年代波斯灣戰爭期間,號稱被它擊毀的伊拉克坦克與裝甲車數量比M1坦克擊毀的還多,之后的2001年和2003年又投入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在正面戰場似乎怎么遭遇損失,然而在城市巷戰和巡邏任務中經常遭到RPG火箭筒偷襲和路邊IED炸彈的襲擊,發生車毀人亡的事件。目前除了美國外只有沙特少量運用。

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側面,沒有外掛任何反應裝甲。

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觀察窗。車體各處有很多這樣的觀察窗。

坐在布雷德利戰車的射手位置,感覺空間非常狹窄。

AH-64D長弓阿帕奇直升機的武器外掛能力比較強大,能混合搭載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Hydra-70火箭彈,以及AIM-92毒刺、AIM-9響尾蛇等空空導彈等。

軍迷們都很熟悉的美國AH-64D長弓阿帕奇直升機是目前美軍主力武裝直升機,號稱坦克殺手。該機型1980年代初量產并開始部署。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時首次投入實戰。之后的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出動阿帕奇直升機編隊摧毀了伊拉克雷達站等重要軍事目標,為之后的轟炸機掃清了障礙和威脅。除此之外,在對地面火力的攻擊行動中,據說阿帕奇擊毀了伊拉克T-72坦克等各種裝甲車800多輛。AH-64D直升機創造了如此輝煌戰績,但因當初它沒有考慮到沙塵環境設計,因此在嚴酷的沙漠作戰環境下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中東的細沙塵對機體部件的磨損非常嚴重,飛行數小時后就要進行一番大修和整備工作。AH-64D直升機的時速為265km/h,作戰半徑480km。雖然有人聲稱歐洲和俄羅斯的一些武裝直升機綜合性能比AH-64D更好,但該直升機參加實戰最多,是真正經過戰場考驗的機種,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美國外,AH-64D直升機還裝備英國、以色列、埃及、日本等10多個國家。韓國目前的主力武裝直升機還是老機型AH-1眼鏡蛇,2013年4月才決定引進數十架AH-64D的升級款AH-64E,據說2016年開始交付。

OH-6/500MD直升機,1960年代后期由美國休斯公司研制。主要執行戰場偵察任務,還能發揮攻擊能力,可外掛導彈和機槍等武器,韓國1976年開始引進該直升機并實現國產化。為了具有更寬廣的視野,該直升機駕駛艙的四面都采用玻璃結構。

OH-6/500MD直升機外掛M134米尼崗機槍。

韓國陸軍主戰坦克K1A2。其在K1A1的基礎上增添了網絡、敵我識別系統等。
1970年代,時任總統樸正熙獲得朝鮮方面大量裝備T-62坦克這一諜報后,就向美國要求在韓國建立M60巴頓坦克的生產線,但遭到拒絕。于是又找到德國豹2坦克的生產商克勞斯-瑪菲,并協議開發新型坦克。正當雙方簽好合同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美國拿出ROKIT計劃,又把韓國拉到自己那邊。K1坦克最初是由美國通用陸地系統公司開發,該公司于1982年將克萊斯勒防務公司收購,也就是當年設計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軍火商。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K1的外形與M1非常相似,然而從內部結構上看絕非照搬抄襲。首先,發動機就是與M1不同的德國水冷式MTU柴油發動機;K1的尺寸比M1稍小,質量約54.5噸,這比M1的后期升級型輕至少13噸以上。原來的主炮是英國皇家兵工廠的L7 105mm線膛炮,升級成K1A1后換成了貫穿力更大的M256 120mm口徑滑膛炮(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120的許可生產型)。復合裝甲的防護能力也從當初的400~500mm,加強到了600mm級別。針對半島的多山地形,采用了比較獨特的扭力桿-油氣壓混合懸掛系統。可向前后傾斜車身,提高了特殊地形下的機動性,也增加了有效攻擊范圍。而K1A2坦克又在K1A1的基礎上升級了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更適應未來的數字化作戰環境。

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由貝爾直升機公司研制,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武裝直升機。1967年開始服役。之后的第五次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AH-1在攻擊坦克裝甲車輛和防御工事等地面目標方面表現卓越。后來其作用被后續研發機種AH-64阿帕奇取代。目前仍有10多個國家在裝備運用AH-1武裝直升機,在東亞地區,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是主要用戶。在韓國,約有60架AH-1武裝直升機服役。

美國在1950~1990年代裝備的M48巴頓老式坦克,至今仍在韓軍中服役,不過,這是韓國版改良型M48A5K。其采用扭力桿懸掛系統,主炮是英國皇家兵工廠生產的105mm線膛炮。

CH-47支努干直升機。其是由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的多用途運輸直升機。在1960年代初期開始服役時,是當時飛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機。主要任務是部隊運輸、裝甲火炮調運和戰場補給。目前已銷往10多個國家,在歐美國家服役的直升機當中,為載重量大的機型之一。機身長30.1m,飛行速度270km/h。能容納30名軍人或運送24具擔架。最大起飛質量達到24.5噸,能吊起F-15戰斗機。

M270 MLRS(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其由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1983年開始服役,車體質量24噸,時速64.3km/h。其車輛底盤直接采用了M2布雷德利戰車的底盤。該火炮的特點是高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能發射多種火箭彈和導彈,有些彈種號稱一次性打擊面積達到1km2,打擊效果相當于集束炸彈。其在首次出征的波斯灣戰爭中大顯身手,目前在全世界十幾個國家中服役。1999年韓國引進該武器系統。2010年11月23日,韓朝延坪島炮擊事件后,11月29日韓軍就在延坪島部署了M27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幸好沒有開火。

展臺上還可以親手摸一摸來自當年朝鮮特種兵手中的武器。圖為勃朗寧大威力手槍。

美國斯特賴克(Stryker)輪式裝甲車。據說最初的設計來自瑞士的“食人魚”裝甲車和加拿大的LAV-3裝甲車。以該型號車型為基礎發展的車型非常多,有運兵車、偵察車、指揮車等等。圖中這輛是M1135 NBCRV(Nuclear, Biological, Chemical, Reconnaissance Vehicle)核生化偵察車,主要任務是在戰場上偵測土壤、空氣、江河中的化學成分和污染程度,以判斷敵方是否使用了生化制劑。其車體質量約16.5噸,時速能達到100km/h。1999年開始服役,產量達到了2400輛以上。

這是HK MP5A5沖鋒槍。相比早期型號,其機匣上方增設了導軌,護手部位也加裝了導軌。該槍配裝了戰術握把、激光指示器、光學瞄準鏡等。

展示中的勃朗寧M2HB 12.7mm口徑重機槍。
K4自動榴彈發射器發射管的膛線特寫

美國Mk19自動榴彈發射器的韓國版——K4自動榴彈發射器。
德國HK公司HK416自動步槍。該槍加裝了特種作戰必不可少的各種裝置——EOTech全息瞄準鏡、帶強光燈的休·費爾-M900握把、PEQ-15激光指示器、消聲器。銘牌上標有價格——420萬韓元——將近25000元人民幣。HK416的高價果然名不虛傳。

朝鮮戰爭結束后至今,朝鮮的特種小分隊多次秘密潛入韓國。這里展示的就是朝鮮方面潛入時帶過來,后被丟棄或韓方繳獲的個人裝備。為了偽裝成韓軍,不知從哪里弄來了當時韓國軍隊用的裝備。

圖中有RPG火箭筒筒、AK47步槍、M16步槍,以及望遠鏡、照相機等。
潛入韓國的朝鮮特種兵用的個人武器,有捷克Vz61蝎式沖鋒槍、CZ50手槍、FN Baby勃朗寧手槍都帶有消聲器。其中有一支朝鮮版捷克CZ75白頭山手槍,據說并沒有獲得捷克的生產許可,而是朝鮮山寨版,在朝鮮國內也是十分稀有的槍種之一,只少量配發給軍隊高官和特種作戰人員。還有一支看起來是早期型的蘇聯TT手槍的朝鮮版66式手槍。另有勃朗寧大威力手槍和美國柯爾特M1911A1手槍。
編輯/劉蘭芳